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94)
2023(19925)
2022(16230)
2021(14782)
2020(12449)
2019(28212)
2018(28029)
2017(53678)
2016(28822)
2015(31908)
2014(31761)
2013(31477)
2012(28601)
2011(25553)
2010(25538)
2009(23945)
2008(23855)
2007(21898)
2006(19203)
2005(17149)
作者
(81766)
(68827)
(68281)
(65009)
(43192)
(32587)
(31096)
(26706)
(25936)
(24399)
(23104)
(22944)
(21609)
(21578)
(21191)
(21029)
(20603)
(20301)
(19759)
(19624)
(16910)
(16872)
(16663)
(15826)
(15488)
(15333)
(15259)
(15173)
(13767)
(13744)
学科
(127180)
经济(127046)
(107716)
管理(91037)
(88713)
企业(88713)
方法(54492)
(52390)
数学(44686)
数学方法(44172)
业经(40658)
(36145)
农业(34707)
中国(33599)
地方(25548)
(25116)
(24341)
技术(24292)
财务(24289)
财务管理(24243)
企业财务(23004)
(21777)
贸易(21763)
(21158)
(21143)
理论(20391)
(19962)
(19424)
产业(18899)
(18891)
机构
学院(413222)
大学(406174)
(174695)
经济(171322)
管理(166083)
理学(143116)
理学院(141711)
管理学(139439)
管理学院(138659)
研究(131747)
中国(104018)
(84381)
科学(79580)
(79080)
(77177)
(64898)
(64040)
中心(63386)
业大(62704)
财经(62584)
农业(59238)
研究所(58617)
(56751)
经济学(53046)
北京(52141)
(50569)
(50329)
师范(50043)
经济学院(48079)
(47317)
基金
项目(275628)
科学(219387)
研究(203425)
基金(201171)
(173984)
国家(172405)
科学基金(150334)
社会(132231)
社会科(125316)
社会科学(125285)
(110229)
基金项目(106708)
自然(95457)
自然科(93328)
自然科学(93306)
自然科学基金(91677)
教育(91507)
(90158)
编号(83033)
资助(80253)
成果(65785)
(61285)
重点(61217)
(61024)
(60271)
创新(56648)
课题(55463)
国家社会(55289)
科研(52459)
(52169)
期刊
(197676)
经济(197676)
研究(114585)
中国(80485)
(76719)
(64012)
管理(63881)
学报(60397)
科学(58496)
农业(51786)
大学(47415)
学学(44913)
(39558)
金融(39558)
业经(38679)
技术(38613)
教育(36793)
财经(30857)
经济研究(29890)
(28014)
问题(26818)
(26660)
技术经济(23120)
(20868)
统计(20508)
科技(19995)
商业(19917)
(19741)
现代(19528)
世界(19524)
共检索到613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晓红  王晓宇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研究农村数字化、农民创业与乡村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农村数字化与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循环累积效应且形成了良性互动,但二者与农民创业之间的协调关系还有待加强;从区域内部来看,东部地区基本实现了3个变量的协调发展;中部地区农民创业对乡村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的推动力不足;西部地区农村数字化对乡村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但农民创业活动的增加会抑制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数字化。因此,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民创业保障制度,推动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伟  
数字乡村发展有利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本文采用201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系统地考察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全国层面上,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表现出正向效应。区域层面上,数字乡村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经过多次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研究成果可为发展数字乡村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提供新思路、新视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石峰  吴振顺  余博  
运用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贸易开放的双向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累积效应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东北地区和全国依次递减的差序格局,且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都为正向效应。从产业结构升级对贸易开放影响的累积效应绝对值看,则呈现出"东北地区>东部>全国>西部>中部"的空间格局,东北地区和东部为负向效应;全国、西部和东北地区为正向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汝宗  杨明婉  白福臣  
本文基于2011—2018年广东省内21个地级市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显示:在短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会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居民消费对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在长期内,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居民消费的提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和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短期内在粤东西北地区呈现抑制作用,而在珠三角地区表现为促进作用;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互促进关系在粤东西北地区比在珠三角地区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汝宗  杨明婉  白福臣  
本文基于2011—2018年广东省内21个地级市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显示:在短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会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居民消费对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在长期内,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居民消费的提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和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短期内在粤东西北地区呈现抑制作用,而在珠三角地区表现为促进作用;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互促进关系在粤东西北地区比在珠三角地区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志华  徐军委  张彩虹  
基于PVAR模型,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10—2018年数据为例,从全国和东中西区域层面分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自身具有较强的协调性且相互间能够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2)从区域内部来看,自东向西,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协调程度逐步递减。东部地区基本实现了三个变量的协调发展,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尚未形成双向互动关系,碳排放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的推动力不足;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碳排放效率较低,三者均未形成良性互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海娟  
文章利用我国1994—2009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在建立P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方法,测度税制结构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主要体现在反应时滞、作用力度和互动关系等方面。其中,税制结构冲击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有"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税制结构的响应虽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但累积效应最大,且持续期较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怀超  田晓煜  范建红  
为厘清数字经济、人才数字素养与制造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基于2010—2019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对人才数字素养具有持续促进作用,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对人才数字素养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人才数字素养未能有效发挥对数字经济、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最后,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人才数字素养提升和制造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晓莉  李秋芳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程度不断增强。为探究数字经济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首先基于理论层面进行机理分析,其次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验证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应强调数字经济与产业的融合,加强资源有效配置,推动地区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菲  聂颖  
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自发演化的重要形式,是破解我国小农户供给与大市场需求矛盾的重要武器。本文重点关注了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互动机制。其中一个贡献就是验证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使得产业融合的增收效应"白箱化"。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其作用机制是产业融合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长期性,但是其增收效应逐渐减弱。产业融合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呈"倒U型",产业融合发展对中高收入水平和高收入水平农民的影响都比较小,而最大受益者是中低收入阶层。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决策部门深化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堂  陈光  
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视角,本文从数字化转型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创新环境等维度,构建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融合发展体现产业结构升级,选取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空间面板数据,进行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从地理距离特征和经济距离特征分析发现:在两种距离特征上,数字化转型各要素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空间效应,在经济距离特征上影响更大。数字化转型对域外地区的外溢效应大于域内的空间效应。静态模型对空间促进作用产生过高偏误,采用动态模型则可以进行修正。数字化转型创新环境和人力资本投入在经济特征下,对域内和域外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在地理距离特征下,对域内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对域外地区产生阴影效应。为此,省域间应实施差异化数字化转型发展政策,积极发挥空间效应,推动产业生产效率提升、要素合理流动和融合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平  余奕杉  
环境保护和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新常态"发展模式的应有之义。基于2001-2014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显示:全国层面上,严厉的正式环境规制与较强的公众环保意识均有利于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进一步发现自主创新水平的系数不显著,而自主创新与环境规制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二者的交互作用才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分组层面上,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作用呈现明显的省际差异,在区域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平  余奕杉  
环境保护和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新常态"发展模式的应有之义。基于2001-2014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显示:全国层面上,严厉的正式环境规制与较强的公众环保意识均有利于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进一步发现自主创新水平的系数不显著,而自主创新与环境规制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二者的交互作用才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分组层面上,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作用呈现明显的省际差异,在区域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在区域创新能力较弱的省份,环境规制反而抑制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最后,从建立差异化环境规制长效机制及其如何与创新驱动政策有效协同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涵   林晓冰   许思琪   范水生   毛丽玉  
[目的]通过探究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方法]文章基于福建省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福建省九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随机效应模型、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数字经济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也呈现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正向影响;(2)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3)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影响趋势。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对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同时,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有所减弱。[结论]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要深化产业结构变革,充分发掘其中介作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融合,优化农业产业链效益,引领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柯忠义  
基于2000-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如何通过改变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进而影响其消费行为的路径。结果显示:城镇化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具有收入结构的平滑转换特征,当工资收入比重超过0.31时,城镇化快速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而当工资收入比重达到0.37后,消费支出弹性微弱地增长并缓慢爬升到峰值0.65;当经营收入比重下降到0.64时,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支出弹性出现较快的增长,而当经营收入比重降到0.36后,消费支出弹性缓慢地增长到峰值0.78;农业税的减免和人均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显著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而人均财政医疗经费支出的增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