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9)
2023(13479)
2022(11339)
2021(10643)
2020(8666)
2019(20256)
2018(19755)
2017(36950)
2016(20622)
2015(23335)
2014(23432)
2013(22917)
2012(21503)
2011(19693)
2010(20184)
2009(18683)
2008(18397)
2007(16991)
2006(15315)
2005(13854)
作者
(57137)
(48516)
(48296)
(46073)
(30471)
(23209)
(21981)
(18926)
(18348)
(17239)
(16617)
(16014)
(15152)
(15132)
(14982)
(14964)
(14725)
(14021)
(13906)
(13848)
(12237)
(12073)
(11681)
(11218)
(10994)
(10954)
(10857)
(10514)
(9779)
(9745)
学科
(102297)
经济(102197)
(57114)
(52043)
管理(47985)
农业(35082)
方法(35006)
(34308)
企业(34308)
数学(30969)
数学方法(30706)
中国(28079)
业经(24634)
地方(24478)
教育(21152)
(20478)
(19774)
(16916)
(16425)
(14804)
贸易(14797)
理论(14505)
(14321)
地方经济(13503)
发展(13387)
(13264)
(12634)
农业经济(12577)
(12564)
银行(12543)
机构
学院(296512)
大学(295264)
(128783)
经济(126138)
研究(106374)
管理(106364)
理学(91381)
理学院(90301)
管理学(88813)
管理学院(88240)
中国(76744)
(63597)
(61958)
科学(61551)
(55645)
(53638)
中心(48775)
农业(48528)
研究所(48393)
(47484)
师范(47211)
(46757)
业大(45695)
财经(43897)
经济学(40053)
(39746)
北京(39550)
师范大学(37939)
(36449)
(36298)
基金
项目(187411)
科学(148506)
研究(146910)
基金(132688)
(113483)
国家(112299)
科学基金(95291)
社会(93947)
社会科(88407)
社会科学(88380)
(75373)
教育(71945)
基金项目(69988)
(63179)
编号(62938)
自然(56170)
自然科(54787)
自然科学(54771)
自然科学基金(53779)
成果(53244)
资助(52202)
课题(45094)
(44103)
(43579)
重点(43083)
(38919)
(38591)
国家社会(38244)
教育部(37776)
(37166)
期刊
(155213)
经济(155213)
研究(98379)
(66996)
中国(66908)
教育(55648)
农业(45266)
(42806)
学报(42787)
科学(40334)
大学(34494)
管理(34346)
学学(31577)
业经(29392)
(28685)
金融(28685)
技术(28008)
经济研究(23270)
财经(22274)
(21617)
问题(21285)
(19344)
世界(16669)
技术经济(15849)
(15824)
农村(15602)
(15602)
农业经济(15468)
经济问题(14931)
职业(14077)
共检索到460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一涛  
农村教育贫困的直接原因在于高层政府没有建立起规范、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农民作为一个弱势利益集团无法对政府的决策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是规范、有效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迟迟未建的原因,也是农村教育贫困的根本性原因。从利益集团角度解决农村教育贫困问题,要求畅通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使政府的决策更好地反映农民的利益诉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述忠  李淑玲  
贸易政策是各种理念相互交锋、各种利益集团彼此博弈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贸易政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为了对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文从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出发,阐释了利益集团在美国贸易政策嬗变过程中的政治表现。20世纪80年代后,“利益集团”模型成了贸易政策分析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尤其是它的“政治献金”模型,更是给出了任何贸易保护的产生都是利益集团、政治家和选民之间均衡博弈的结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潘辉  
美国的政治体制和贸易政策形成的机制,表明其"碳关税"政策是国内利益集团和政府博弈均衡的结果。文章在Grossman-Helpman(1994)"销售保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碳关税博弈模型,构建利益函数对利益集团和政府的行为进行博弈模拟。结果显示,如果美国政府是一个自利政府,同时存在利益集团政治捐献的情况下,政府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提高碳关税税率,以保护利益集团和自身的利益。同时,利益集团在政府收益函数中的权重越高(即政府获得的政治捐献越高),碳关税政策将更多地受到利益集团游说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宜红  徐世腾  
本文借鉴社会关注模型中的观点,即政府制定贸易政策时会关注特定利益集团的福利状况,并结合保护待售模型,在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对贸易摩擦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一国政府出于维护国内进口或出口利益集团利益的目的,会选择贸易保护政策,从而引发贸易伙伴国之间在贸易政策方面的冲突,出现贸易摩擦,其中政府给予利益集团福利的权重以及利益集团代表的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对政府贸易政策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小龙  董理  
利益集团对政治过程有着重要影响。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集团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类似于某种特殊的市场交易,诸多模型刻画了理性的个人选择通过集团政治活动影响政治决策的作用机制。作为政治产出的需求方,利益集团间相互竞争,通过捐款、游说等行为影响政治决策过程。作为供给方的政治家(政府官员)为了赢得尽可能多的选票,必须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制定具体政策。利益集团的政治活动会产生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并对社会福利产生复杂的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祝志勇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旨在调整农村社会生产关系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潜在利润是否能转化为现实 ,是由目前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社会主体力量的结构 (政府、农民 )共同决定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胜年  张琦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和减贫的历史变迁。以国家贫困线标准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及其减贫演变推进,实际上就可理解为从单一经济收入贫困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到除了考虑经济收入以外,还包括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公民权利等多维综合因素的扩大再生产视角。而立足国内减贫发展态势,将贫困及减贫问题置于国际视野之下,从全球更大范围思考及应对贫困难题,则是中国大国责任在减贫领域的重要体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述忠  
本文阐述了美国2002年新农业法与农业国内支持相关的主要内容,给出了美国与欧盟、G20在农业国内支持议题上的立场差异,论证了美国农业利益集团影响选举的功能及其在多哈回合的显现,从理论上细致地诠释了美国的立场和观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顾振华  沈瑶  
除了政府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贸易保护?为什么有些行业,例如欧洲和日本的农产品,总能比其它行业获得更多的贸易保护?在诸多答案中,贸易政治经济学的回答以其规范的分析方法,简洁明了的结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它以国家非福利最大化以及各方利益博弈为切入点,分析了贸易保护产生的政治过程,从而比传统贸易保护理论更深入地解释了现实中贸易保护的存在和变化。随着中国改革迈入深水区,各项政策措施的推出都会牵动各方的切身利益,因此贸易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对于研究中国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贸易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以及发展现状三方面对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且试图从中寻找到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凌  
从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动因。对在完全静态信息条件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的国家间博弈进行了分析;通过最小质量标准(MQS)模型的扩展,分析了国内利益集团对政府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选择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林林  纪志耿  
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农村面源污染是制约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因素。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具有发展农村生产力、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力欠发达,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农村难以有效推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制度不完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根本在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向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消除农村面源污染来源,并不断完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制度,最终探索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长效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渊  翟坤周  
该文主要从长时段或过程性角度揭示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演进的逻辑理路和变迁规律,重点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变迁对农村土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阶段性含义及特征,进而探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演化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等政治经济学逻辑,并做出结论性评价和提出政策展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海鹏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多个方面呈现的典型特征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能人、农村产业、经营体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信息市场、乡村治理和贫困状况十个方面,归纳了农村改革发展中"变与不变"的典型特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进行理论阐释,并分别从"市场—资本—政府"视角和"国情—制度—立场"视角,对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不变特征将持续主导和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锦华  
改进的森指数即SST指数在衡量贫困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用SST指数考察了我国农村教育贫困的综合程度,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贫困程度、广度、深度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教育分布不均则呈上升趋势,而西部则成为教育最贫困的地区,并在分析了教育贫困的现状和特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后提出了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和提高教育扶贫效率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玲  
在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突然凸显的贫困,成为一个影响所有转型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每个转型国家的政府因而都把缓解和消除贫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重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性质的贫困,需要不同的社会保护手段来应对。故而本文将首先通过回顾和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