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4)
- 2023(17590)
- 2022(14956)
- 2021(14195)
- 2020(11586)
- 2019(26761)
- 2018(26681)
- 2017(50376)
- 2016(28371)
- 2015(31548)
- 2014(31688)
- 2013(30716)
- 2012(28447)
- 2011(25801)
- 2010(25993)
- 2009(23475)
- 2008(22889)
- 2007(20512)
- 2006(18376)
- 2005(15915)
- 学科
- 济(107886)
- 经济(107773)
- 业(77243)
- 管理(71907)
- 企(54530)
- 企业(54530)
- 农(52093)
- 方法(45211)
- 数学(39860)
- 数学方法(39376)
- 农业(34513)
- 中国(32709)
- 财(28154)
- 业经(27648)
- 学(25139)
- 地方(24308)
- 教育(23396)
- 制(20758)
- 贸(20182)
- 贸易(20175)
- 易(19631)
- 理论(18350)
- 技术(17653)
- 策(17337)
- 发(17104)
- 环境(16130)
- 银(15879)
- 银行(15810)
- 务(15291)
- 财务(15226)
- 机构
- 大学(395738)
- 学院(395518)
- 济(153933)
- 管理(150665)
- 经济(150536)
- 研究(138777)
- 理学(131347)
- 理学院(129781)
- 管理学(127450)
- 管理学院(126726)
- 中国(98609)
- 科学(87923)
- 京(84853)
- 农(84731)
- 所(70804)
- 财(67915)
- 业大(67022)
- 农业(65586)
- 研究所(64943)
- 中心(62524)
- 范(59651)
- 江(59210)
- 师范(59089)
- 财经(54128)
- 北京(53627)
- 经(49471)
- 院(49267)
- 师范大学(47708)
- 州(47277)
- 经济学(44904)
- 基金
- 项目(272480)
- 科学(213727)
- 研究(200905)
- 基金(194658)
- 家(171293)
- 国家(169702)
- 科学基金(143668)
- 社会(124891)
- 社会科(117864)
- 社会科学(117833)
- 省(108072)
- 基金项目(103367)
- 教育(95762)
- 自然(93241)
- 划(92066)
- 自然科(91014)
- 自然科学(90987)
- 自然科学基金(89360)
- 编号(83867)
- 资助(79137)
- 成果(69228)
- 重点(62106)
- 部(60817)
- 发(60134)
- 课题(59179)
- 创(56367)
- 创新(52397)
- 科研(51615)
- 教育部(51613)
- 国家社会(50251)
- 期刊
- 济(170974)
- 经济(170974)
- 研究(120440)
- 农(84213)
- 中国(80897)
- 学报(68636)
- 教育(64588)
- 科学(61010)
- 农业(57135)
- 大学(52480)
- 管理(49859)
- 学学(48859)
- 财(48143)
- 融(34982)
- 金融(34982)
- 技术(34314)
- 业经(33246)
- 业(26871)
- 经济研究(25545)
- 财经(25412)
- 问题(23514)
- 经(21746)
- 版(21180)
- 科技(19774)
- 业大(19399)
- 图书(18127)
- 技术经济(17974)
- 理论(17204)
- 资源(17110)
- 世界(16926)
共检索到581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目的]通过研究农村教育结构对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为中部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发展政策提供建议。[方法]基于动态面板数据,利用Sys-GMM法克服内生性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中部地区农村初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提高了农民农业收入占比,降低了农民非农业收入占比以及其他收入占比,不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农村中等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均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占比提高,但有利于农民非农业收入占比以及其他收入占比提高,有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其中农村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未显著提高农民其他收入占比,但与农村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作用相比,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的优化作用仍然较大;分地区看,对于省会地区、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均有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其中省会地区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作用最大,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的优化作用最大。[结论]中部地区为了优化农民收入结构,需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中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省会地区要侧重提高农村人口中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而言,则需侧重提高农村人口中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但均需注意农村人口教育程度提高对农业收入的不利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基于1992-2014年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发现中部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纯收入,主要是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其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也未显著提高农民其他收入;分地区看,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提高了农民纯收入,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大,县级市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小;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但均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对农民农业收入的负面作用和对农民非农收入的正面作用均最大;省会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其他收入,但作用较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俊 许正松
通过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以深化农村改革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中部六省2003-2013年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农村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及其他相关控制变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文章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张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当前的金融结构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升。同时增加农业生产单位经营规模、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以及农村从业人数的增加均能促进农民收入的提升,而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金融规模 金融结构 农民收入 金融资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修林
论文通过构建新的农村金融支持指标,对1993~2017年湖北省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村金融支持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农村金融支持与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劳动力转移具有非线性影响,呈现U型曲线特征;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都对农民增收产生了积极影响,且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的产出弹性稍高于非正规金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农民收入 协整 实证分析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优智
建立多元统计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与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之间的相关性可发现:随着人力资本积累程度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在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被逐渐打破的情况下,流动劳动力的素质低下,难以胜任工作岗位,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典型的人力资本约束)。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人力资本约束 农民收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牧辰 余瑶懿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发展短板,推动构建农村教育发展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基于金融功能观,从基础、核心、扩展和衍生四个递进功能,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助力农村教育发展方面有显著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增加教育财政支出两条路径影响农村教育;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是影响农村教育的关键因素;相较于东、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在西部地区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更大,并且对农村男性教育水平的助益更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建勇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六省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板块,"弯道超车"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总量逐步提高。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中部战略崛起的整体实施效果。分析了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结构,认为政府应当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快提升农民收入,促进中部六省整体和谐发展。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收入结构 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涂爽 徐玖平 徐芳
利用200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分析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农村正规金融、农村金融效率对不同来源收入均具有正向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对农民收入结构具有异质性;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效率来发挥增收效应。基于此,从缓解农民信贷约束,适度发展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在城镇化进程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等,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
金融规模 金融效率 金融结构 收入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万胜 史天逸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需要正确理解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效应。一般而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主要劳动力减少,农村家庭向小型化、核心化转变,这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负面影响。然而,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城镇化模式对农民增收具有差异性影响,主要源于现行收入统计方式在统计数据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尤其将人口流出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额外扩大。本文认为,两栖的城镇化是我国农民的基本城镇化模式,城乡居民之间具有长期联系。因此,仅从经济意义上理解农村家庭的经营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社会文化角度认识农村家庭。对农村家庭的探讨与研究,对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实际、把握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家庭结构 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万胜 史天逸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需要正确理解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效应。一般而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主要劳动力减少,农村家庭向小型化、核心化转变,这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负面影响。然而,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城镇化模式对农民增收具有差异性影响,主要源于现行收入统计方式在统计数据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尤其将人口流出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额外扩大。本文认为,两栖的城镇化是我国农民的基本城镇化模式,城乡居民之间具有长期联系。因此,仅从经济意义上理解农村家庭的经营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社会文化角度认识农村家庭。对农村家庭的探讨与研究,对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实际、把握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家庭结构 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锦华
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培训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教育差距既推动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又可能伴随着收入非平衡增长的扩大而扩大,低收入农户有陷入贫困陷阱的危险,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 收入非平衡 贫困陷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小玲
本文基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二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即对乡镇企业贷款的增加)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的Granger原因。最后从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角度提出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结构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之慧 苏睿
扶贫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其核心是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深入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广西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贫困人口453万人,占了将近1/5的农村户籍人口,如何提高广西农民收入水平是广西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当前,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深化广西农村金融改革使其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一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彩霞 施国庆 陈绍军
为了研究区域差异对农民收入结构差异性的影响,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测度我国农民纯收入和4种收入来源差异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民纯收入及各项收入来源的区域差异均有缩小的趋势;区域间差异均占全国区域总差异的主导地位,当前农民收入来源仍然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但引起农民收入差异的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从区域内部差异来看,东部农民收入大于中部、西部农民收入,东部和中部的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泰尔指数较大,而西部地区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波动较大。
关键词:
地区差异 收入结构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