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86)
2023(15703)
2022(13428)
2021(12932)
2020(10386)
2019(24391)
2018(24385)
2017(45290)
2016(25499)
2015(28933)
2014(29083)
2013(28292)
2012(26115)
2011(23197)
2010(23416)
2009(20960)
2008(20412)
2007(17939)
2006(15866)
2005(13681)
作者
(69198)
(58082)
(57241)
(54872)
(36686)
(27910)
(26117)
(22661)
(22158)
(20853)
(19868)
(19282)
(18296)
(18049)
(17688)
(17669)
(17493)
(16935)
(16645)
(16430)
(14332)
(14330)
(13781)
(13537)
(13065)
(12972)
(12836)
(12746)
(11582)
(11575)
学科
(95966)
经济(95871)
(71107)
管理(66447)
(51539)
(48650)
企业(48650)
方法(40313)
数学(35502)
数学方法(35123)
农业(34186)
(33030)
中国(30272)
业经(25214)
地方(24308)
教育(23350)
(21367)
(20794)
贸易(20787)
(20279)
(19665)
理论(17333)
(16420)
财务(16359)
财务管理(16304)
(16237)
技术(15929)
企业财务(15375)
财政(14838)
环境(14596)
机构
大学(345295)
学院(345208)
管理(133815)
(132444)
经济(129395)
理学(116736)
研究(116455)
理学院(115375)
管理学(113469)
管理学院(112833)
中国(83719)
(74360)
科学(72488)
(69328)
(64578)
(57976)
(55684)
业大(55440)
(54082)
中心(53760)
师范(53722)
农业(52804)
研究所(52662)
财经(48547)
北京(46314)
(44271)
师范大学(43535)
(41795)
(41571)
教育(38971)
基金
项目(237852)
科学(188048)
研究(181921)
基金(169701)
(146024)
国家(144605)
科学基金(124377)
社会(113198)
社会科(106713)
社会科学(106686)
(95231)
基金项目(91107)
教育(87398)
(79424)
自然(78670)
编号(77995)
自然科(76753)
自然科学(76738)
自然科学基金(75324)
资助(67979)
成果(64140)
课题(54280)
(54016)
重点(53509)
(52098)
(49168)
教育部(46437)
创新(45544)
项目编号(45499)
人文(45301)
期刊
(148162)
经济(148162)
研究(108319)
中国(75445)
(70555)
教育(61961)
学报(53338)
(51167)
科学(48797)
农业(48282)
管理(42363)
大学(42090)
学学(38484)
技术(31382)
业经(29713)
(28838)
金融(28838)
财经(22564)
(22209)
问题(21076)
经济研究(20991)
(19119)
(18084)
图书(17872)
资源(16412)
科技(16026)
理论(15510)
技术经济(15463)
农业经济(15253)
职业(15186)
共检索到515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曾明  张光  
通过对浙江和江西两省2005年相关数据的定量研究发现,县级教育支出都明显地受到地方财政实力的影响。财力性转移支付在两省都会正向影响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支出,但上级指定用途的专项补助,在江西省干扰了县级政府的支出行为,使得它为了完成配套,或是完成上级指定的项目,不得不减少本级的教育投入,而在浙江却不会产生挤出效应。看来相对雄厚的地方财力会使得教育支出更有保障,而财力较弱地区更依赖上级的转移支付,只维持对教育的基本支出需求。在不改变当前干部考核机制的情况下,单纯靠转移支付并不能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光  
提供九年义务教育是县乡两级基层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而县乡财政支出的近四成来自于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因此,有必要研究转移支付对县乡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浙江、湖北、陕西2000年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3省转移支付都有效地增加了县乡财政教育支出,但以浙江的影响值最大,陕西其次,湖北居末。浙江的向县乡倾斜的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陕西获得较多的中央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是决定两省财政转移支付对县乡教育投入积极的主要因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曾明  张光  江依妮  
通过对江西省2005年分县数据的定量研究发现,财政收入越高的县,对教育投入越多。财力性转移支付对教育支出和行政管理费的影响非常显著,尽管它没有显著改变县本级财政对教育和行政管理费的投入,但它自身却被更多地用于行政管理费,而不是教育,说明县级政府还是更偏好优先满足自身消费,维持政府机构的运转仍然是政府支出的首要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振东  汤玉刚  
如何设计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才能有效引导和矫正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取决于转移支付分配规则("扶弱"还是"奖优")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嵌入某种激励机制的"奖优"规则比事后"扶弱"规则更能引导地方政府合理安排公共支出。进而,本文以2006年全面展开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背景,利用2007年中部五省423县的数据,运用非递归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义务教育专项补助制度设计中较好地嵌入了"奖优"机制,实现了激励地方政府将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的目标。这一发现对当前构建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志平  
基于萨缪尔森条件及供给—需求模型,采用SSM信息准则及动态主成分对财政分权、教育产出及受益指标进行优化,对江西农村义务教育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义务教育有效供给存在普遍短缺的情况,配置效率差异呈逐步增大的趋势。财政分权虽然能够促进教育财政支出的增长,但教育财政支出的增长并没有有效转化为农村义务教育产出,部分地方政府对教育财政政策表现出应激行为与短期效应;需求方面,财政分权通过激励经济发展,降低农村恩格尔系数与生育率,增强农村居民接受义务教育产出的偏好与能力,进而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斐然  
1.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在实际的财政转移支付中,应该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由中央政府来负担大部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对策,主要是因为中央政府财力最为雄厚,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较强的外部性,只有让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良良  
基于2008—2018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税收返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正向影响。(2)分区域来看,财政转移支付对较高经济水平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而对经济水平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正向影响;具体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对较高经济水平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而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的负向影响在中部地区更明显。因此,不断完善与财政转移支付相关的现代化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与科学测算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将有利于新时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云欢  
转移支付能够熨平地区财政收入的冲击,防止财政支出的大起大落。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的财政体制沿革,然后建立转移支付平滑作用的理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对转移支付对各省份财政支出波动的平滑效应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净转移支付能够减少各省份80%左右的财政收入冲击,各省份对预算的紧控有利于转移支付平滑机制的发挥。市场化改革和财政分权均弱化了转移支付的平滑功能。同时,东部省份比中西部省份的收入冲击更容易受到净转移支付的影响,尤其是在分税制改革以后。考虑到财政支出平滑的地区差异,中央政府应尽可能采取与收入能力和支出需要相匹配的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形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夏珺  李春根  
农村低保财政支出形成事实上以中央财政为主的支出模式,研究中央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既有利于提高中央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又有利于公平正义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地区社会政治的稳定。文章分析在财政共担机制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均等化情况,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公平性尚有较大改进空间;泰尔指数分析虽然发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改善了农村低保财政支出的地区公平性,但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发现这一改善作用在减弱,两个分析为实现农村低保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指明同一方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近年来,关于转移支付资金安排方式改革的讨论日益激烈。一般性转移支付侧重于"公平",具有财力均衡特点,但贯彻落实上级政府施政意图的功能较弱;专项转移支付侧重于"效率",可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存在项目设立过多、结构不尽合理、审批程序复杂、执行进度慢、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如何扬长避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苑韶峰  
耕地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缓和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手段。以浙江省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为例,遵循财事权相匹配原则重构耕地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对于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促进耕地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总体上,浙江省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处于耕地亏损状态,不能参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省域范围内,全省64个研究单元中共有50个县级行政单位存在耕地保护地方事权外溢效应,可以分配到浙江省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财事权相匹配视角下的优化分配结果与实际分配结果。研究发现,相比实际分配模式,基于财事权相匹配视角构建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下资金分配对耕地保护任务重的地区倾斜度更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海利  
转移支付是缩小教育投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对浙江省2006~2009年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受益分析表明,转移支付受益呈现出"人均收入越高、受益份额越小"的格局。即,转移支付资金本身完成了缩小地区投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初衷,但是,从新增转移支付资金的受益归宿看,低收入群体并非新增转移支付资金的最大受益者,而是利益受损者。这意味着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规模扩大对推动教育公平的力度在逐步减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凌  卢洪友  
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的研究首先需要确定"均等化"目标的含义。义务教育均等化不应仅仅是财政经费占用量的均等,而应是产出或结果的均等。这意味着生均经费支出总水平不能有太大的差异。在此目标下,我们以全国省级2000-2004年数据为样本,利用双固定效应回归技术,寻找义务教育需要的决定机制。并在回归模型确定的决定机制基础上,根据变量性质与农村人口学统计特征、农村物价水平等特征,具体计算了合意的均等化目标下农村所需的义务教育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实证研究表明,均等化转移支付需求较大,而且,地区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乔宝云  张晓云  彭骥鸣  
一、引言财政分权作为提高公共服务提供效率的有效机制已经被主流经济理论广泛接受。但是,正如国际经验所显示的那样,并非所有财政分权实践的结果都是积极和令人满意的(Bahl和Linn,1992)。从中国的实践看,财政改革主要集中在支出分权。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组成部分,财政支出分权对于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乔宝云等,2005),同时,赋予省和省级以下政府相当程度的支出自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冰  黄娜  
随着中央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活动的影响日益显现。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省级数据为样本,可以考察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转移支付对各类财政支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对行政管理类支出和经济服务类支出的扩张作用较大,而对文教科卫类支出和社会保障类支出的扩张性作用较小。进一步分组讨论发现,越是对转移支付依赖程度高的地区,行政管理类支出和经济服务类支出的扩张效果越明显,支出结构扭曲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顺应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实现宏观目标的政策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