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59)
2023(21567)
2022(17619)
2021(16376)
2020(13218)
2019(29931)
2018(29388)
2017(55633)
2016(30491)
2015(33811)
2014(33842)
2013(32789)
2012(29938)
2011(27017)
2010(27255)
2009(24868)
2008(24521)
2007(22074)
2006(19523)
2005(17739)
作者
(84487)
(70663)
(70192)
(66673)
(44729)
(33922)
(31892)
(27509)
(27051)
(25098)
(24049)
(23747)
(22311)
(22289)
(21759)
(21701)
(20879)
(20784)
(20306)
(20171)
(17568)
(17429)
(17207)
(16457)
(15839)
(15702)
(15690)
(15638)
(14147)
(14094)
学科
(130727)
经济(130587)
(103450)
管理(90108)
(83930)
企业(83930)
(51983)
方法(51632)
数学(42211)
数学方法(41695)
中国(41470)
业经(37820)
农业(34745)
(34642)
地方(31478)
(25044)
(23746)
理论(23545)
技术(23426)
(23090)
财务(23034)
财务管理(22999)
教育(22096)
企业财务(21848)
(21380)
贸易(21363)
(20953)
(20690)
(20374)
(19781)
机构
学院(427596)
大学(422958)
(175465)
经济(171769)
管理(163762)
研究(144941)
理学(140844)
理学院(139247)
管理学(136818)
管理学院(135982)
中国(108336)
(89797)
科学(86327)
(80111)
(76887)
(71273)
中心(66953)
(66539)
研究所(64448)
财经(63459)
(62637)
业大(62388)
师范(62126)
农业(58742)
(57858)
北京(56237)
经济学(53583)
(52901)
(52356)
师范大学(50110)
基金
项目(284723)
科学(228386)
研究(213953)
基金(206608)
(178616)
国家(176888)
科学基金(153985)
社会(138821)
社会科(131375)
社会科学(131347)
(113376)
基金项目(109005)
教育(101605)
自然(96841)
(95156)
自然科(94687)
自然科学(94666)
自然科学基金(92984)
编号(87434)
资助(82058)
成果(70657)
(65763)
重点(64663)
(63818)
课题(61917)
(61040)
国家社会(57486)
创新(56530)
教育部(55382)
(54119)
期刊
(201238)
经济(201238)
研究(131058)
中国(91774)
(76015)
教育(64773)
管理(62723)
(62712)
学报(61157)
科学(60049)
农业(51509)
大学(48992)
学学(45490)
(41766)
金融(41766)
技术(40939)
业经(38297)
财经(31228)
经济研究(30176)
问题(28092)
(27062)
(26998)
技术经济(21499)
(20685)
现代(19887)
世界(19609)
商业(19470)
科技(19112)
(19077)
资源(18900)
共检索到648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于伟  张鹏  
文章利用2000~2016年省域尺度数据和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城市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不均衡,城市化进程差异导致农村教育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影响表现出区域异质性门槛特征。其中,中东部地区农村教育随着城市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边际贡献呈现先减后增的U型特征,西部地区农村教育随着城市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边际贡献具有逐次提升的加速效应。因此,中东部地区需要发挥城市创新高地作用,完善后义务教育体系和涉农技术创新的推广,通过新农村建设等留置农村创新资源;西部地区需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和完善城乡教育联动机制,推动城乡教育协同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魏炳传  
分析了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简要地论述了发展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并根据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大力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初步设想与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伟  张鹏  
分别从教育规模和保障以及农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产出增长等方面综合衡量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基于2007—2011年数据和熵值法研究表明,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呈现提升趋势,但部分指标仍存在较大改善空间。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表明,我国各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东高西低"格局显著。从内部机制看,农村教育与农业效率提升关联度最高。推动我国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需要结合区域具体情况,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改善农业现代化对农村教育的要素支撑、需求引导和创新驱动作用,实现二者上升循环。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桂娥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是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以促进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兰香  
创意农业是指借助于农村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等农村资源,将农产品与科技、文化、艺术相结合,使之具有高文化品味、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及高度交融性等特点,它作为创意产业的延伸,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需要在思想意识、政策体制、人才培养、资源优化等方面全方位运作,形成整体优势,获取实际效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陆际恩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同时也存在着经营规模小 ,专业化、商品化程度低 ,乡镇企业发展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农村城市化发展缓慢 ,水平过低 ,因此 ,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是解决农业现代化诸多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民  
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聚集。在此过程中,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日益向城市倾斜,农村教育受到多方面的直接影响。文章通过利用河南省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四区域的相关面板数据,就城市化进程对农村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杰  
本文从二元经济增长模型推出两个命题假设: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城市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应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根据门槛水平对我国各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程度做出归类,证实了我国城镇化进程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现实。将实证研究与现实相结合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长期战略和短期策略都需要更着力地推进城镇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牛立超  祝尔娟  
本文在充分了解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特征和路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1955—1970年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现和政策措施,探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初级阶段的状况,并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路径、完善配套的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景利  张国忠  张冰  李静  
文章阐述和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经历了积极准备、初步实践、探索发展、全面推进和加快推进五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总结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制度体系五点经验与启示,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昌  
祝贺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建立20周年!20年前,也就是1978年2月,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他极其重视并亲自管理科技、教育工作的时候,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科学院申请建立农业现代化所,国务院很快就批准了。当年建立了长沙、石家庄和黑龙...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喻国华  
本文分析了当代国际农村小城镇发展、以及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特点;针对农村小城镇发展区域失衡、布局混乱、建设分散、管理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定位、定性、定量的发展思路,以及农村小城镇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东阳  
传统的观点认为,农村家庭经济属于小农经济。由于小农经济是自发地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小商品经济,排斥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不能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同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同时由于生产上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承受风险大,商品率低,而且缺乏有效的物质投入进行扩大再生产,同现代化生产也是格格不入的。基于上述认识,为避免小农经济导致农村中的两极分化,我国对改造小农经济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次是50年代初期,改造的思路是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实行农业合作化,再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实现以农业机械化为中心环节的农业技术改造;第二个时期是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赖红兵  鲁杏  
[目的]研究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水利建设之间的关系。[方法]文章以2009—2015年农业和水利建设有关数据构建回归分析计量模型,以农业现代化水平、人均耕地灌溉面积、水利建设投资完成额、水库容量和除涝面积为指标,具体研究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水利建设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人均耕地灌溉面积、水利建设投资完成额、水库容量、除涝面积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均有正向促进作用,所以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水利建设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结论]由此研究认为应持续加强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并提供有效供给,确保现代化农业产出水平稳步提升;总结和推广先进国家和地区水利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农村水利发展道路;优化农村水资源配置,提高农村水利服务精准性,增强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村水利供给能力,使两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确保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宁  徐从才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缩小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差距的重要举措。本文阐释了流通业在"两化"发展中门槛效应的理论框架,提出研究假说,并运用门槛模型对中国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流通业在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门槛效应特征。结果表明,流通业发展水平显著影响城镇在区域经济中集聚的稳定性,反映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各变量在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中均呈现明显的门槛效应特征。当流通业发展水平未达到门槛条件时,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当流通业发展水平达到门槛条件后,城镇化会对农业现代化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