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54)
2023(19802)
2022(16934)
2021(15852)
2020(13187)
2019(30333)
2018(30164)
2017(56516)
2016(31579)
2015(35131)
2014(35115)
2013(33979)
2012(31132)
2011(28198)
2010(28156)
2009(25346)
2008(24626)
2007(21833)
2006(19239)
2005(16397)
作者
(90727)
(76011)
(75340)
(71866)
(47907)
(36475)
(34179)
(29870)
(28917)
(26904)
(25713)
(25707)
(23977)
(23788)
(23499)
(23348)
(23108)
(22500)
(21807)
(21621)
(19098)
(18794)
(18459)
(17565)
(17032)
(16874)
(16831)
(16809)
(15315)
(15253)
学科
(120521)
经济(120387)
(84215)
管理(80439)
(61799)
企业(61799)
方法(54277)
(52454)
数学(47846)
数学方法(47152)
农业(34821)
中国(34801)
(31182)
业经(30471)
(28858)
地方(25552)
教育(23726)
(21839)
(21323)
贸易(21314)
理论(20869)
(20731)
技术(19689)
(18035)
(18008)
财务(17963)
财务管理(17924)
环境(17783)
企业财务(16988)
(16886)
机构
大学(440247)
学院(438137)
(166815)
管理(166097)
经济(163230)
研究(150424)
理学(145586)
理学院(143844)
管理学(140823)
管理学院(140030)
中国(106716)
科学(97862)
(94005)
(91983)
(76541)
业大(74752)
(73292)
农业(71466)
研究所(70705)
中心(68532)
(64997)
师范(64301)
(64232)
财经(59444)
北京(58771)
(54460)
(53848)
师范大学(52146)
(51579)
经济学(49790)
基金
项目(309331)
科学(242602)
研究(223182)
基金(222419)
(196992)
国家(195260)
科学基金(165646)
社会(138964)
社会科(131261)
社会科学(131224)
(122371)
基金项目(117975)
自然(109293)
自然科(106776)
自然科学(106741)
教育(106587)
自然科学基金(104791)
(104581)
编号(91638)
资助(91022)
成果(74564)
重点(70735)
(68356)
(66884)
课题(64304)
(64097)
科研(59786)
创新(59734)
教育部(57986)
计划(57385)
期刊
(178388)
经济(178388)
研究(126571)
(89679)
中国(85905)
学报(79336)
科学(69667)
教育(66710)
农业(61002)
大学(60458)
学学(56415)
管理(55415)
(53622)
技术(38782)
(34836)
金融(34836)
业经(34535)
(29189)
财经(27809)
经济研究(26887)
问题(24589)
(24139)
(23823)
业大(22318)
科技(21999)
图书(21269)
资源(19643)
技术经济(19512)
统计(18714)
理论(18703)
共检索到630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基于1992-2014年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发现中部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纯收入,主要是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其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也未显著提高农民其他收入;分地区看,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提高了农民纯收入,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大,县级市地区农村教育作用最小;三类地区农村教育均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但均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其中省会地区农村教育对农民农业收入的负面作用和对农民非农收入的正面作用均最大;省会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其他收入,但作用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目的]通过研究农村教育结构对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为中部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发展政策提供建议。[方法]基于动态面板数据,利用Sys-GMM法克服内生性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中部地区农村初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提高了农民农业收入占比,降低了农民非农业收入占比以及其他收入占比,不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农村中等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均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占比提高,但有利于农民非农业收入占比以及其他收入占比提高,有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其中农村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未显著提高农民其他收入占比,但与农村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作用相比,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的优化作用仍然较大;分地区看,对于省会地区、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均有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其中省会地区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作用最大,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的优化作用最大。[结论]中部地区为了优化农民收入结构,需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中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省会地区要侧重提高农村人口中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而言,则需侧重提高农村人口中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但均需注意农村人口教育程度提高对农业收入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银娥  刑乃千  师文明  
本文采用1999~2008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体上对农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有限;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投资却存在抑制作用,交通通讯基础设施投资除西部地区外也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政府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实际建立多元化的市场投融资体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缺乏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统筹规划,选择正确的优先投资方向,使有限的投资产生最大的福利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修林  
论文通过构建新的农村金融支持指标,对1993~2017年湖北省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村金融支持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农村金融支持与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劳动力转移具有非线性影响,呈现U型曲线特征;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都对农民增收产生了积极影响,且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的产出弹性稍高于非正规金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佳  于雅俐  
关注电子商务对农民收入的调节效应对于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农村电子商务在地区资源禀赋、农户资本投入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地区资源禀赋、农户资本投入通过影响农村电子商务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因此,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更好的发挥农村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同时,在资源投入上向中西部地区和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户倾斜,弥补地区和个体差距带来的"互联网红利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青华  
本文利用中国中部地区六省2008-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探究了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呈现负面效应,但这一结果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而少年抚养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面效应。结合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认为老龄化促使国民收入不得不更多的向老年人口倾斜,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有所增加。此外,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较为稳定,崇尚节俭、谨慎消费依然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消费理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瑞彩  
农村居民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市场,一直以来并未得到充分开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也不断升级,经历了从个体化、分散化消费向社会化、集中化消费升级,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服务型消费升级以及从自给自足式消费向市场化消费升级。为了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因素做出进一步探究,本文选取中部地区省份2013-2017年间的数据,从需求侧和供给侧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需求侧方面,农村居民收入和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支出的提高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在供给侧方面,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率也在1%的水平上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牧辰   余瑶懿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发展短板,推动构建农村教育发展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基于金融功能观,从基础、核心、扩展和衍生四个递进功能,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助力农村教育发展方面有显著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增加教育财政支出两条路径影响农村教育;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是影响农村教育的关键因素;相较于东、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在西部地区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更大,并且对农村男性教育水平的助益更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建勇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六省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板块,"弯道超车"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总量逐步提高。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中部战略崛起的整体实施效果。分析了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结构,认为政府应当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快提升农民收入,促进中部六省整体和谐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渝红  欧名豪  
文章从土地经营规模角度,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适宜我国当前的农民收入增长途径。基于相关研究假设,提出本研究假说,采用1998年~2005年全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以数量经济模型为分析工具,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统计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认为:①土地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农民收入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替代效应体现土地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障功能,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与收入效应共同作用形成农户兼业化;②我国的人均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U型关系,土地经营规模过小或者是处于规模经营水平都可能使农民获得较高的人均纯收入。研究最后指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韩海彬  李全生  
借鉴经济收敛理论,对农村教育收敛概念进行严格的定义,并且对农村教育收敛的类型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29个省份1993~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农村教育收敛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中国农村教育基尼系数呈整体下降趋势,具有明显的σ收敛特征;无论全国范围还是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并且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江  张伟科  范锦玲  
选取2005-2015年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非线性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不同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上,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同。此外,农民收入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同权重下的空间计量模型均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在整体上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良  韦开蕾  许能锐  胡祎  丁志超  刘家成  
本文运用拓展的C-D模型研究我国1995-2011年农业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与FDI对全国及各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FDI均能促进农民增收,但农业FDI的增收作用较小;(2)东、中部地区农业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增收效用高于西部地区,同时两地区农业FDI的增收效用也高于西部地区;(3)农村人力资本、农业机械动力、化肥施用量对农民收入有正向作用,但样本期内发现耕地面积对农民收入有抑制作用。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民  
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聚集。在此过程中,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日益向城市倾斜,农村教育受到多方面的直接影响。文章通过利用河南省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四区域的相关面板数据,就城市化进程对农村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之慧  苏睿  
扶贫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其核心是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深入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广西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贫困人口453万人,占了将近1/5的农村户籍人口,如何提高广西农民收入水平是广西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当前,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深化广西农村金融改革使其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一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