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9)
- 2023(11228)
- 2022(9328)
- 2021(8869)
- 2020(7386)
- 2019(17309)
- 2018(17127)
- 2017(32497)
- 2016(18677)
- 2015(21408)
- 2014(21616)
- 2013(21204)
- 2012(19970)
- 2011(18127)
- 2010(18472)
- 2009(17109)
- 2008(17234)
- 2007(15949)
- 2006(14063)
- 2005(12552)
- 学科
- 济(81289)
- 经济(81217)
- 业(55252)
- 农(50034)
- 管理(45122)
- 方法(37919)
- 数学(34835)
- 数学方法(34583)
- 企(33793)
- 企业(33793)
- 农业(33156)
- 中国(24603)
- 财(22926)
- 业经(21054)
- 教育(20294)
- 地方(15881)
- 学(15037)
- 制(14965)
- 发(14179)
- 贸(13691)
- 贸易(13689)
- 易(13325)
- 理论(12932)
- 务(12557)
- 财务(12541)
- 财务管理(12508)
- 农业经济(12400)
- 收入(12399)
- 发展(12065)
- 企业财务(11963)
- 机构
- 大学(268953)
- 学院(268180)
- 济(110857)
- 经济(108566)
- 管理(98841)
- 研究(90329)
- 理学(86008)
- 理学院(85076)
- 管理学(83694)
- 管理学院(83181)
- 中国(65119)
- 农(60756)
- 京(55888)
- 科学(52536)
- 财(50170)
- 农业(46529)
- 所(45249)
- 业大(42900)
- 范(42866)
- 师范(42591)
- 中心(42506)
- 江(41517)
- 研究所(40891)
- 财经(40133)
- 经(36661)
- 北京(35401)
- 经济学(34761)
- 师范大学(34226)
- 教育(33925)
- 州(32334)
- 基金
- 项目(172905)
- 科学(137743)
- 研究(134174)
- 基金(123890)
- 家(105744)
- 国家(104647)
- 科学基金(89500)
- 社会(85432)
- 社会科(80459)
- 社会科学(80437)
- 省(69290)
- 教育(67897)
- 基金项目(65382)
- 划(58502)
- 编号(57613)
- 自然(54225)
- 自然科(52930)
- 自然科学(52916)
- 自然科学基金(52016)
- 资助(50482)
- 成果(48515)
- 部(41383)
- 课题(41191)
- 重点(39446)
- 发(39002)
- 教育部(36025)
- 创(35914)
- 性(35320)
- 农(34958)
- 国家社会(34698)
- 期刊
- 济(123400)
- 经济(123400)
- 研究(85330)
- 农(64639)
- 中国(58799)
- 教育(53103)
- 农业(43871)
- 学报(40060)
- 财(38204)
- 科学(36790)
- 大学(32472)
- 学学(29557)
- 管理(28740)
- 融(27195)
- 金融(27195)
- 业经(26127)
- 技术(24659)
- 业(20493)
- 财经(20436)
- 问题(18046)
- 经济研究(17821)
- 经(17471)
- 农业经济(14940)
- 农村(14814)
- 村(14814)
- 版(14752)
- 世界(13753)
- 技术经济(13236)
- 职业(13127)
- 经济问题(12798)
共检索到400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优智
建立多元统计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与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之间的相关性可发现:随着人力资本积累程度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在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被逐渐打破的情况下,流动劳动力的素质低下,难以胜任工作岗位,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典型的人力资本约束)。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人力资本约束 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菊红 袁飞
初、高中文化水平劳动力的劳均收入高于平均收入水平 ,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水平劳动力的劳均收入低于平均收入水平 ;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 ,劳均收入的抗干扰力和抗波动力越强 ;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劳均收入高于未接受者 ,家庭中接受培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 ,家庭劳均收入越高 ;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教育投资收入弹性大于低教育水平。
关键词:
农民收入 人力资本 教育投资 弹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纯阳 高启杰
日益扩大的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本文利用1980—2001年统计资料对我国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变动状况进行分析,证实了区域经济发展趋异假说,并从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相互关系角度探讨了二者区域差异变动规律的相异性及其原因。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区域差异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艳华 李秉龙
本文利用笔者2006年于山东、安徽、四川三省所作的实际调查数据,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对非农收入的影响。在考虑样本选择问题的前提下,本文采用Heckman备择模型估计了不同人力资本指标及个人特征变量对非农收入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教育、培训、专业技能、经验等人力资本变量对非农收入都有显著的影响。健康对非农收入的影响虽然不十分显著,但其对于非农就业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些结果说明,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农民提高非农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非农收入 非农就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辉 黎东升
本文通过构建明塞尔半对数理论模型,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农民纯收入、非农业收入、农业收入及其他收入与农民人均人力资本存量、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动力等影响因素间的典型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教育型人力资本对农民纯收入和农业收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正效应,而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民纯收入和农业收入则有负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娟莉 朱玉春
研究运用1985-2008年的时序统计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农村公共品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最大,其他依次是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电力、通信、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公共品投资在农民增收上存在规模经济效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对农民收入的再分配;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教育支出和电力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纯阳
以湖南西部贫困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民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状况,证明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一般性分析结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几种主要形式中,教育和劳动力迁移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产生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技术培训对于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有效,而对增加外出务工收入的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农民收入 人力资本 教育 劳动力迁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牧辰 余瑶懿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发展短板,推动构建农村教育发展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基于金融功能观,从基础、核心、扩展和衍生四个递进功能,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助力农村教育发展方面有显著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增加教育财政支出两条路径影响农村教育;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是影响农村教育的关键因素;相较于东、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在西部地区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更大,并且对农村男性教育水平的助益更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黄毅
利用PVAR模型分析1997年至2010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的动态关系及其区域异质性。然后基于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贫穷而有效率"假说及中等收入陷阱理论对农村人力资本收入效应区域异质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经济不发达区域,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能够显著增加农民收入;在次发达区域,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只能缓慢促进农民收入;而在发达区域,农村人力资本提升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是负向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烨
以往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更多关注的是城市人力资本投入,长期忽视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导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有效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本 农民收入 技能培训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斌
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了物资资本的贡献。要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就需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分析巴中新农村建设的案例,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结合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尝试解释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立伟 王礼力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今天,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一手调查,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证明:职业教育和农民的文化水平都对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的作用,且职业教育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大于农民的文化水平。但是农村农民职业教育相对欠缺,政府组织力度不够,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民比重很小。
关键词:
农民收入 职业教育 文化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岳华 韩彩霞 王海燕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育深化引致的人力资本效应为农民收入提高提供了有效路径。本文利用2005-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从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两方面探究了乡村教育深化、人力资本提升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乡村教育深化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保持成立。本文从多维角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教育深化对农民收入的促进效应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就性别差异而言,相较于女性群体,这一促进效应在男性群体中相对较大;从不同教育层次来看,初等和中等教育深化对农民收入的正向影响更明显。本研究从乡村教育深化视角,为我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志超 刘泰星 王晓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呈现扩大态势,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农村家庭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利用2012~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农村收入差距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降低了农户创业的概率,基尼系数每提高0.1单位,农户创业的概率下降1.45%,这一数值约为农村地区创业比例的21%,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通过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滞后效应和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然稳健。研究还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降低了农户创业的参与人数、经营规模、经营绩效和新创企业的概率,并显著提高了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增加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和家庭成员外出打工的概率。机制分析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提升了农户面临流动性约束的概率并降低了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抑制了农户创业。此外,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低教育水平、中低收入阶层和中西部地区家庭产生了更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全面认识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对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目的]通过研究农村教育结构对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为中部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发展政策提供建议。[方法]基于动态面板数据,利用Sys-GMM法克服内生性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中部地区农村初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提高了农民农业收入占比,降低了农民非农业收入占比以及其他收入占比,不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农村中等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均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占比提高,但有利于农民非农业收入占比以及其他收入占比提高,有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其中农村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未显著提高农民其他收入占比,但与农村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作用相比,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的优化作用仍然较大;分地区看,对于省会地区、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均有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其中省会地区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作用最大,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的优化作用最大。[结论]中部地区为了优化农民收入结构,需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中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省会地区要侧重提高农村人口中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而言,则需侧重提高农村人口中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但均需注意农村人口教育程度提高对农业收入的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