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8)
2023(8109)
2022(6724)
2021(6432)
2020(5151)
2019(11609)
2018(11524)
2017(22210)
2016(12464)
2015(13856)
2014(13736)
2013(13593)
2012(12836)
2011(12012)
2010(12519)
2009(11551)
2008(11718)
2007(10932)
2006(10136)
2005(9119)
作者
(35607)
(30558)
(30198)
(28591)
(19351)
(14567)
(13340)
(11604)
(11581)
(11146)
(10521)
(9996)
(9838)
(9675)
(9647)
(9092)
(9052)
(8859)
(8751)
(8630)
(7786)
(7672)
(7523)
(7262)
(6980)
(6943)
(6939)
(6638)
(6323)
(6219)
学科
(51649)
经济(51593)
(49484)
(44125)
农业(32976)
管理(29298)
(22867)
企业(22867)
业经(17996)
方法(14454)
(14068)
中国(14067)
地方(12833)
农业经济(12418)
数学(12335)
数学方法(12087)
(11929)
(11052)
(10647)
及其(10579)
政策(9678)
(9653)
(9581)
贸易(9575)
(9573)
农村(9551)
(9367)
方针(9287)
发展(9276)
(9260)
机构
学院(183293)
大学(176951)
(76512)
经济(74817)
管理(68802)
研究(66765)
理学(59148)
理学院(58463)
管理学(57420)
管理学院(57066)
(52047)
中国(51449)
科学(40134)
农业(39365)
(37265)
(34207)
(33716)
业大(32760)
中心(31177)
研究所(30928)
(30317)
(27975)
师范(27806)
财经(25649)
农业大学(23808)
(23439)
(23267)
北京(23156)
(22810)
(22416)
基金
项目(116526)
科学(92587)
研究(90958)
基金(83175)
(71965)
国家(71171)
科学基金(60185)
社会(56910)
社会科(53380)
社会科学(53366)
(47138)
基金项目(43477)
教育(41112)
编号(39580)
(39176)
自然(36996)
自然科(36107)
自然科学(36096)
自然科学基金(35487)
成果(33594)
资助(33046)
(30296)
(27919)
课题(27687)
(26582)
重点(26301)
(24274)
(23957)
发展(23085)
(22868)
期刊
(97685)
经济(97685)
(59079)
研究(55066)
中国(42066)
农业(40083)
科学(28275)
学报(27799)
教育(24676)
(22742)
业经(22719)
(22354)
金融(22354)
大学(22293)
管理(21855)
学学(21199)
(18008)
农业经济(14920)
技术(14836)
农村(14593)
(14593)
问题(13822)
经济研究(12018)
财经(11906)
(11866)
世界(11845)
经济问题(10194)
(10166)
资源(9634)
社会(9526)
共检索到287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华青  
农村教师幸福感是教师在客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现实生活环境下获得的一种满足,是主体自身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农村教师的幸福感由物质需求、主体体验、精神满足、公众理解四个要素构成。其中,生存需求是幸福感获得的物质基础,自我享受是幸福感获得的内部动力,成就满足是幸福感获得的精神支柱,社会支持是幸福感获得的外部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梦雅  李江  
基于黑龙江省调研微观截面数据,在制度保障功能层面,运用PSM方法分析农村宅基地制度对农民主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制度的保障功能可以在居住需求、养老需求、社会资本及经济资本积累的需求方面提升农民的主观获得感;对“社会公平感知需求”及“未来生活预期需求”因素的影响为负,降低了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对“农民自主返乡需求”因素有正向影响,提升了农民的主观安全感;但对“农民风险分担需求”因素的影响为负,降低了农民的主观安全感。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内涵与功能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拓展与提升。制度改革要让农村宅基地从弱化的保障功能中“脱嵌”,实现向财产性功能的让渡,同时要注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生活保障制度。可以尝试开放使用权货币化的方式,提升宅基地的资产价值,通过改革助力农民主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灵光  陈媛媛  
以往评估新农合制度的政策效果主要是围绕着医疗和健康领域展开,却忽略了更加综合的指标——幸福感。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农合制度的本质就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健康以及透明简化的报销手续等一系列措施来增加农民的幸福感。文章采用2010年和2012年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以及2006年、2009年和2011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考察新农合制度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农合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文章进一步按照性别、年龄、收入、教育以及地区分组后研究发现,新农合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灵光  陈媛媛  
以往评估新农合制度的政策效果主要是围绕着医疗和健康领域展开,却忽略了更加综合的指标——幸福感。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农合制度的本质就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健康以及透明简化的报销手续等一系列措施来增加农民的幸福感。文章采用2010年和2012年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以及2006年、2009年和2011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考察新农合制度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农合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文章进一步按照性别、年龄、收入、教育以及地区分组后研究发现,新农合的局部效果也不理想。这可能因为新农合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报销比例低、报销范围窄以及报销手续繁琐等,致使该政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文章从学术角度支持了新农合制度改善的必要性,即新农合的改善不仅要围绕提高报销比例和范围展开,还要在报销手续及流程上进行简化,增加报销规章的透明度,这样才能全面地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桂周  于海波  
美国农村学校存在着教师工资偏低、工作条件差、流失率高、培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美国各级政府、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农村教师补充策略,主要有:通过学校自我提升增强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通过学校或所在社区培养自己的教师;依靠特定计划或者项目招聘教师;寻求所在社区、其他地区、大学及州在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应用多样化且适当的招聘策略等。这些策略对于我国农村教师补充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庚  邱晶钰  
提升居民阅读获得感是新时代农村公共阅读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立足湖北69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居民公共阅读获得感总体特征,运用关联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再以logistic回归明确群体间差异。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公共阅读获得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个人阅读喜好程度、阅读重要性认知、农家书屋平均停留时间及借阅册数与公共阅读获得感正相关;不同的职业、居住地、阅读习惯以及农家书屋参与次数及阅读活动参与情况不同的群体间存在显著的获得感差异。要提升农村居民公共阅读获得感,应完善阅读服务供给和阅读场景营造,提高农村居民公共阅读的参与率和参与度,采取差异化和针对性策略提升不同群体的公共阅读获得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庚  邱晶钰  
提升居民阅读获得感是新时代农村公共阅读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立足湖北69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居民公共阅读获得感总体特征,运用关联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再以logistic回归明确群体间差异。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公共阅读获得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个人阅读喜好程度、阅读重要性认知、农家书屋平均停留时间及借阅册数与公共阅读获得感正相关;不同的职业、居住地、阅读习惯以及农家书屋参与次数及阅读活动参与情况不同的群体间存在显著的获得感差异。要提升农村居民公共阅读获得感,应完善阅读服务供给和阅读场景营造,提高农村居民公共阅读的参与率和参与度,采取差异化和针对性策略提升不同群体的公共阅读获得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慧  
针对农村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意识淡薄,知识管理能力欠缺的问题,从学校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人层面进行农村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方案的探讨。学校从管理者的角度引导、支持教师实施个人知识管理;教师从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知识管理素养和知识管理工具使用能力等方面实现知识的获取、共享与更新,促进个人专业化发展。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弟群  
<正>农村教师扮演着培养农村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角色,在实现教育公平、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培训机会有限、教师数量和结构不平衡以及教学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存在,制约了农村教师业务能力素养的提升,影响了农村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目标的实现。提升农村教师业务能力素养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加强专业发展支持,促进农村和城区学校的交流合作,
关键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远太  
城市农民工的福利获得是其社会权利的体现。本文基于河南省农民工调查问卷,描述了城市农民工的福利获得状况,利用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利获得对幸福感的影响。当前城市农民工的福利获得依然呈现出差异性特征,这种差异性进而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感。基于福利获得提升城市农民工的幸福感,就要尽快以户籍改革消除依附于户籍的社会福利分割,以整体性破解社会福利的碎片化困境,以社会认同重塑推动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国建文  赵瞳瞳  
国培计划自实施以来在区县层面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农村教师参与国培计划的低效化现象频仍。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切入,以农村教师为关照对象,透视此现象生发的内在成因。发现,农村教师与国培计划设计者之间互为“局外人”的身份标定、农村教师知识话语权旁落下的地方性知识“失声”、农村教师参与国培计划中的“客体化”地位等,共同导致了农村教师参与国培计划低效化的现实情状。由此,通过国培计划的设计者与农村教师在田野作业中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校验培训需求;建立区县“在地国家化”的教师培训体系,以汇集与整合国培计划的“普遍性知识”与农村教师的地方性知识;重申农村教师参与国培计划的主体性地位等方式提升农村教师参与国培计划的有效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永柏  许艺馨  杨明  
本研究以65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教师组织公平感的现状及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发现农村教师组织公平感高于城市教师;农村教师组织公平感随着教育机构级别的上升而呈下降趋势;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农村教师的组织公平感逐渐下降;农村教师的组织公平感随着学历的提高而增长;农村教师组织公平感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洪松  Yinshan Tang  霍学喜  
留守妇女,也称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口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外出劳动力的主体是男性,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群体。留守妇女是中国式留守的又一典型代表。鉴于留守妇女在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作者以2012年中国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调查为研究基础,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西方女性的幸福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条件、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是否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健  孟庆跃  Winnie Yip  王丽娜  曲江斌  贾莉英  孙强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我国有9亿农民,农民感觉幸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文章采用昨日重现法,对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居民平均有12.79%的时间处于不幸福状态;有27.00%的居民U指数大于0,均数为47.03%,说明平均有47.03%的时间处于不幸福状态;不同特征人群的主观幸福感不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调查县、文化程度、相对经济状况、失眠状况、心情抑郁和时间压力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璐璐  吴群  周应恒  邹伟  黄征学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获得感是衡量改革必要性、迫切性、成效性的重要标尺。从获得感的视角来剖析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增强农民获得感,应从如下方面着手:确权登记,让农民更有安全感;"还权赋能",让农民更有主人感;规范交易,让农民更有幸福感;完善法律法规,让农民更有信任感。要加快修订和完善农地产权的法律制度,规范农地流转市场,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权利监管,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