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2)
2023(11732)
2022(9878)
2021(9565)
2020(7588)
2019(17439)
2018(17386)
2017(31679)
2016(17824)
2015(19675)
2014(19619)
2013(18979)
2012(17744)
2011(16239)
2010(16785)
2009(15811)
2008(15758)
2007(14096)
2006(12908)
2005(11882)
作者
(48545)
(41421)
(40697)
(38922)
(26009)
(19730)
(18451)
(15789)
(15778)
(14726)
(14201)
(13941)
(13295)
(13043)
(13001)
(12462)
(12114)
(11962)
(11787)
(11771)
(10626)
(10177)
(9954)
(9821)
(9330)
(9287)
(9287)
(9212)
(8379)
(8276)
学科
(68487)
经济(68317)
(52438)
(50041)
管理(44496)
农业(33381)
(32968)
企业(32968)
业经(24276)
方法(21519)
(21403)
中国(21124)
(18309)
数学(16637)
数学方法(16369)
(15547)
(14144)
地方(13915)
理论(13012)
(12876)
(12631)
银行(12609)
农业经济(12547)
(12202)
金融(12198)
(12181)
体制(11774)
(11267)
(11015)
贸易(11008)
机构
学院(243839)
大学(241806)
(100575)
经济(98385)
研究(90137)
管理(88191)
理学(74948)
理学院(74018)
管理学(72739)
管理学院(72270)
中国(70977)
(58996)
科学(52805)
(51752)
(49723)
(45924)
农业(44759)
中心(41728)
研究所(40956)
(39932)
业大(39850)
财经(36826)
(35810)
师范(35503)
(33395)
北京(32540)
(31587)
(30954)
经济学(29642)
(29357)
基金
项目(156561)
科学(123422)
研究(121472)
基金(111978)
(97199)
国家(96177)
科学基金(81376)
社会(78283)
社会科(72602)
社会科学(72581)
(61994)
基金项目(59121)
教育(56383)
(51703)
编号(51390)
自然(49005)
自然科(47789)
自然科学(47775)
自然科学基金(46955)
成果(44229)
资助(43347)
课题(36361)
(36025)
重点(35881)
(35570)
(34804)
(33212)
(32679)
(32343)
国家社会(32017)
期刊
(127032)
经济(127032)
研究(79279)
(64260)
中国(64099)
农业(43363)
(38967)
学报(38810)
教育(36944)
科学(36880)
大学(31313)
管理(31104)
学学(29053)
(28383)
金融(28383)
业经(25129)
技术(21316)
(20653)
财经(18673)
经济研究(17154)
问题(16968)
(16055)
农村(15396)
(15396)
(15279)
农业经济(15050)
世界(14650)
社会(12597)
经济问题(11786)
(11543)
共检索到399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德文  
农村改革40年是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上进行的,即其回应了中国农村社会巨变的事实,既继承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涵的农村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又融入到了市场转型进程中。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改革方法论、新集体经济、保护性城乡二元结构等农村改革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制度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云华  
纵览农业农村改革四十年的历程,有两条经验最为关键,即赋权和市场化。主要表现在: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自主权;逐步赋予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权利,建立并完善土地经营权市场;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权能;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与价格形成机制,从计划管制、双轨制到逐步推进市场化;放开农村劳动力政策,实现农村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放松农村投资限制,乡镇企业整合凝聚各类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搞活。加快乡村振兴,应进一步赋权,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与集体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制度与交易市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取向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收储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雯  
本文阐述了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认为成都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行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有其创意和全局性意义,对进行城乡综合改革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润生  
一中国农村改革已经历20个年头。改革的第一步,仅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制,使用权回归农民,同时初步开放农产品交易市场,就释放出巨大的生产潜力,向社会做出令人瞩目的贡献。从时代变化着眼,我们看到,本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正经历一个改革和调整时期,并进入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吴德刚教育要改革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对我国教育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方向性原则所谓方向性原则,就是说教育改革必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闵耀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认,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何评价农村改革的过去,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已成为从事农村经济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讨论、探说的一大热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改革历史与现实剖析,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改革四十年来,中国政府在坚持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制度框架下,不断变革农地产权制度,农地产权制度历经农地集体所有权与农地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到新时代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历史变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农地产权制度与制度环境不断耦合的过程,它以不断提升农地产权明晰程度且农民获得越来越充分的土地权利为导向、在制度边际上沿着既定路径持续进行着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并实现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未来农地产权制度应当按照"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要求,适时顺应制度环境的变化在制度边际上进行调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并赋予农民更多更充分的土地权利,努力达成农民和政府之间的一致同意。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戴思锐  
2008年7月2日,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重庆工商大学联合主办的"重庆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经济发展高端论坛"在重庆工商大学举行。论坛深刻总结了我国特别是重庆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也为重庆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提供了理论支撑。论坛上,重庆大学副校长张宗益教授、西南大学戴思锐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校长王崇举教授、重庆师范大学邓正琦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王怀勇教授等知名专家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胜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功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40年,是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伟大跨越的40年!在这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到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农村是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志忠  
韩国的新村运动是成功的。我们应该借鉴韩国的经验与成功的做法,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目前应该是首先解决农民最需要、最基本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要和城镇化、工业化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要建立让农民表达自己意愿的正常渠道,要尊重农民的“主人”地位,保障农民的话语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国有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剥削制度,由于不存在剥削,因此国有企业能够比非公有制企业的效率更高。但国有企业在世界上不是普遍存在的,即只能在少数的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存在。现在,新加坡共和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不可能有任何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事实上所有的新加坡政府办的企业都是公营企业,而且还都被西方国家认为是很不规范的公营企业。因而,中国改革国有企业不可能学习新加坡模式,中国建立公营企业也不应当学习新加坡政府办的企业。盲目地学习新加坡,会给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灾难,也会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中国公营企业制度的建立与规范。如果中国只有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公营企业,缺少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海燕  洪名勇  
中国的农村改革在试行中摸索前进,无套路可循,而地方政府的做法往往能提供宝贵的经验,引人深思。文章以长期坚持农村改革的贵州省湄潭县为研究点,分析湄潭县农村改革的发展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发现其改革的重点在土地,并从中获取一些启示与思考,对未来中国农村改革之路提出了改革土地制度、充分发挥土地功能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等对策和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温思美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为否定"两个凡是"、进一步反思"文革"和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舆论基础: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生产队长严俊昌的带领下,"为了不饿死",冒着极大的风险,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就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一场深刻变革的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陈利宽  
冷战时期,索马里的社会主义实践受到苏联的直接影响。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实践与举措,索马里一度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政教关系基本稳定,经济和文教事业快速发展。但对苏联的过度依赖、本国泛民族主义的外交取向以及政府对部落政治的操控等,导致索马里社会主义实践最终宣告失败。这一实践表明,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警惕泛民族主义带来的危害、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强有力中央政府以及构建和谐的政教关系,才是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发端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化,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农村改革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我国成功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为世界一些国家实现经济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将对中国农村改革4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作一个初步的回顾和总结,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提出基本看法,并围绕农村改革八个需要着力推进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初步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