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0)
- 2023(7249)
- 2022(6146)
- 2021(6136)
- 2020(4875)
- 2019(11581)
- 2018(11321)
- 2017(20816)
- 2016(11675)
- 2015(12781)
- 2014(12932)
- 2013(12922)
- 2012(12104)
- 2011(11038)
- 2010(11359)
- 2009(10875)
- 2008(10560)
- 2007(9390)
- 2006(8927)
- 2005(8224)
- 学科
- 济(54180)
- 经济(54118)
- 农(48916)
- 业(35496)
- 农业(32609)
- 管理(22413)
- 业经(17375)
- 中国(16507)
- 方法(16168)
- 数学(14952)
- 数学方法(14817)
- 企(14692)
- 企业(14692)
- 制(14644)
- 财(14022)
- 地方(13999)
- 农业经济(12391)
- 收入(11979)
- 发(11257)
- 体(10919)
- 发展(9839)
- 展(9825)
- 村(9537)
- 农村(9518)
- 银(9278)
- 银行(9271)
- 行(8962)
- 学(8597)
- 融(8474)
- 金融(8473)
- 机构
- 学院(156233)
- 大学(151927)
- 济(72751)
- 经济(71426)
- 研究(59770)
- 管理(57353)
- 中国(49745)
- 理学(48331)
- 理学院(47845)
- 管理学(47096)
- 农(46794)
- 管理学院(46793)
- 农业(34958)
- 财(34301)
- 科学(32750)
- 京(32042)
- 所(30252)
- 中心(28852)
- 业大(27766)
- 研究所(26639)
- 江(26392)
- 财经(24543)
- 经(22389)
- 范(22264)
- 师范(22133)
- 省(21615)
- 经济学(21521)
- 农业大学(20953)
- 北京(20355)
- 州(20159)
- 基金
- 项目(96109)
- 研究(76169)
- 科学(75820)
- 基金(69137)
- 家(59331)
- 国家(58611)
- 社会(50220)
- 科学基金(49658)
- 社会科(46992)
- 社会科学(46984)
- 省(38512)
- 基金项目(36015)
- 教育(33767)
- 编号(32689)
- 划(30671)
- 自然(28333)
- 农(28228)
- 自然科(27603)
- 自然科学(27599)
- 成果(27384)
- 资助(27315)
- 自然科学基金(27093)
- 发(22804)
- 部(22290)
- 课题(22206)
- 重点(21581)
- 国家社会(21137)
- 性(20578)
- 制(19987)
- 创(19406)
- 期刊
- 济(95386)
- 经济(95386)
- 研究(54966)
- 农(54516)
- 中国(43324)
- 农业(36756)
- 财(25476)
- 学报(23458)
- 科学(22740)
- 融(21862)
- 金融(21862)
- 业经(21391)
- 教育(20886)
- 大学(19656)
- 管理(18361)
- 学学(18205)
- 业(16515)
- 农业经济(14719)
- 农村(14652)
- 村(14652)
- 问题(13373)
- 技术(13190)
- 经济研究(12964)
- 财经(12051)
- 世界(11410)
- 版(10466)
- 经(10454)
- 经济问题(10061)
- 社会(9603)
- 农村经济(9515)
共检索到270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毛孟毓 孟昭杰 段明明
中国的农村改革,最初起始于1977年11月15日安徽省委出台的《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安徽六条》),迄今30年了。《安徽六条》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序曲,肥西县山南公社和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的农业"大包干"启动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也发源于安徽,"三大改革"对推动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作出了极大贡献。"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本文结合30年来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农民住户调查资料,对在改革初期的安徽曾经有的农民收入高速增长现象、以及后来沦为‘锅底"现象的收入结构内在质的变动规律性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揭示农民增收的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发端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化,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农村改革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我国成功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为世界一些国家实现经济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将对中国农村改革4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作一个初步的回顾和总结,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提出基本看法,并围绕农村改革八个需要着力推进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初步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包宗顺
该文重点回顾了中国30年农村改革取得的四个方面重大突破、成就及目前面临的新问题。在四大突破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均体现了中国农民的伟大智慧。而农村税费改革与免征农业税、统筹城乡发展两项重大政策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与学者们长期的鼓与呼密不可分。作者认为,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财政分配体制改革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农村改革当务之急,并在文中对推进上述改革的意义、目标等做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农村改革 成就 发展制约 未来展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俊波
本文回顾了自1978年以来四川省农业农村改革的40年历史,根据各个时期的农村经济社会主要矛盾,将这40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对四川省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投融资体制、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的改革贡献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农业农村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希刚
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20年来,农村改革以市场为取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构架。改革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和体制,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学斌 胡欣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提出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从此掀开了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成效最显著的改革实践。40年农村改革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1978年~1984年,实行包干到户,农户成了真正的经营主体,人民公社被废除;1985年~1998年,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培育农产品市场,乡镇企业迅速崛起;1999年~2012年,重塑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三农"发展进入又一黄金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影响因素更加多样、任务更加艰巨,要重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乡村治理体制等五大领域的改革。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农村发展 城乡融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农民收入、结构调整、市场发育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三个重大课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指出这是九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线。本文是他们承担的国家“八五”期间重点课题的主报告,现发表如下,供研究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乔漳
农户融资是社会融资的薄弱环节,也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农村金融改革、农户融资可得性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内在联系机制。首先,从动态博弈视角分析金融机构支农行为的策略选择,揭示农村金融改革提升农户融资可得性的作用机理。然后,运用索罗模型分析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国首批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广西田东县的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数据,分别对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户融资可得性、农户融资可得性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改革有助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和农户信用信息体系,从而提升农户融资可得性;而农户融资便利性提升有助于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提升农户的资本投入水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华东; 陈力朋; 陈锦然;
本文利用2001—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中部地区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东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水平则不具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还发现,财政支农支持率、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 财政支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江时强 王军民
一、中国农民收入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1%;农村贫困人口也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晋才
金融危机影响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但是有国家扩大内需一系列政策的支撑及改革开放30年经验的积累,通过产业的整合提升及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和农民增收充满希望。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国家政策优势与具体实际的有效对接,创新思路、注重细节,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多元化 产业 农民增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从1979年恢复农业银行到现在十年了。十年来农村金融业务发展和改革都取得巨大成就,也经过了许多曲折。在纪念农业银行恢复十周年的时候,回顾我们所走过的路并加以认真思考,对于今后的业务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都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天森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民是改革开放的最先受益者。1978~1985年,我国处在以农村土地承包制为特征,以农村经济改革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是以农业经济高速增长为特征,第一产业平均年增长速度高于7.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稳定在32%左右,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年均上升6.2%,农民人均纯收入(已扣除物价变动因素,下同)平均每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季焜
受我国农户所拥有资源的特征和农业比较效益长期下降特性的局限 ,农民收入问题很难从农业生产和农业政策中找到大幅度增长的出路和突破口。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必须跳出“农”字 ,扭转思维 ,到“非”农更广阔的领域里去寻找答案。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增长 “农”字 “非”农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平
我国农村改革已历经12年,成就举世瞩目,农民的温饱得到解决,但一些新的矛盾也日渐突出,特别是近年来价格刺激和政策激励效应的减弱,农民实际收入增长趋缓,部分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一、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1985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深层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影响到经济基础较为脆弱的农村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