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9)
2023(10533)
2022(8574)
2021(8223)
2020(6535)
2019(14972)
2018(14835)
2017(26760)
2016(14964)
2015(16695)
2014(16664)
2013(16129)
2012(14820)
2011(13605)
2010(13866)
2009(13150)
2008(13072)
2007(11785)
2006(10842)
2005(10099)
作者
(40050)
(34582)
(33680)
(32309)
(21335)
(16332)
(15187)
(13024)
(13024)
(12201)
(11765)
(11411)
(10955)
(10808)
(10753)
(10307)
(10004)
(9922)
(9651)
(9549)
(8759)
(8461)
(8261)
(8011)
(7751)
(7728)
(7679)
(7532)
(6916)
(6791)
学科
(59579)
经济(59492)
(49380)
(47428)
管理(39480)
农业(32860)
(26985)
企业(26985)
业经(21532)
中国(19804)
(19578)
方法(16171)
(15854)
(14494)
地方(13947)
数学(13651)
数学方法(13490)
农业经济(12459)
(12427)
体制(11040)
(11012)
银行(11003)
(10618)
发展(10390)
(10381)
(10349)
金融(10347)
(9982)
(9957)
(9650)
机构
学院(203008)
大学(198518)
(86596)
经济(84762)
管理(74692)
研究(74488)
理学(62905)
理学院(62204)
管理学(61301)
管理学院(60906)
中国(59748)
(51808)
(42532)
(42396)
科学(41764)
农业(38950)
(36992)
中心(35333)
业大(34130)
(33722)
研究所(32632)
财经(30756)
(28213)
师范(28000)
(27904)
北京(26653)
(26301)
(25993)
(25713)
经济学(25023)
基金
项目(129482)
研究(102688)
科学(102099)
基金(91726)
(78936)
国家(78055)
科学基金(66529)
社会(65900)
社会科(61826)
社会科学(61813)
(52403)
基金项目(48509)
教育(46633)
编号(44081)
(42572)
自然(38921)
自然科(37917)
自然科学(37910)
自然科学基金(37237)
成果(36790)
资助(34859)
(31455)
课题(31168)
(30193)
(29746)
(29581)
重点(29487)
(27318)
国家社会(27209)
(27121)
期刊
(112479)
经济(112479)
研究(67260)
(58340)
中国(56620)
农业(39379)
(33238)
学报(30315)
教育(30032)
科学(29202)
管理(26156)
大学(25282)
(24770)
金融(24770)
业经(24037)
学学(23323)
技术(19130)
(18298)
财经(15534)
问题(15210)
农村(15007)
(15007)
农业经济(14936)
经济研究(14819)
(13407)
(12686)
世界(12468)
社会(10889)
经济问题(10878)
资源(9771)
共检索到340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温思美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为否定"两个凡是"、进一步反思"文革"和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舆论基础: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生产队长严俊昌的带领下,"为了不饿死",冒着极大的风险,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就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一场深刻变革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温铁军  王平  石嫣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地区的财产制度变迁从未停止:从山东长行村、广东草场村,到山西霍家沟村,都先后自发地实行了体现社区内部"成员权"平等的社区股份合作制,实现了村庄内全体居民共享产业资本收益的、初次分配公平公正的社区内的财产制度创新。由于中国现有的土地村庄集体所有权制度,村庄集体作为经济主体进入工业化或者以土地参与工业化的资产来源,就是以小农村社制为经济基础、内部化产权制度为特征的集体产权,因此,农村改革中的财产制度变迁,应该注重的是那些创造了初次分配公平公正并能实现社区内全体成员共享产业或地租收益的经验,这样的制度创新才是值得推崇、符合国情的发展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洪乐  
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土地制度建设试验廖洪乐一、试验区土地制度改革试验的背景和特点从1985年起的连续几年里,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徘徊不前,农业生产发展速度放慢。面对这种状况,有人动摇了,有的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潜力已尽,有的主张要用新的制度来取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河  黄汉权  蓝海涛  
本文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30年实行的重大改革举措、基本特点,概括了农村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剖析了影响今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障碍和问题,提出了未来深化农村改革的思路与建议。文章认为,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机制体制要求,重点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包宗顺  
该文重点回顾了中国30年农村改革取得的四个方面重大突破、成就及目前面临的新问题。在四大突破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均体现了中国农民的伟大智慧。而农村税费改革与免征农业税、统筹城乡发展两项重大政策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与学者们长期的鼓与呼密不可分。作者认为,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财政分配体制改革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农村改革当务之急,并在文中对推进上述改革的意义、目标等做了详细论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西玉  
以家庭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农地制度变迁是农村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众所周知,中国农村改革是从改变农民同土地的关系、改革土地经营方式入手的,并在短短的几年里,改革遍及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统一经营、集体劳动的制度模式,代之以土地按人承包的家庭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景新  
上海市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双向演进的城乡一体化理论和实践,集中彰显了上海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昭示着上海农村改革及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和趋势。该文试图通过经验总结,探讨上海郊区现代化和村域经济转型的现状、特点及未来趋势,进而对上海郊区乡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村域城市化和社区公共服务均衡化的区域特色进行研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铁军  
本文对30年改革开放尤其是农村改革过程中经过实践检验的三个问题——股份合作制、土地私有化、城市化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以期为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易健华  易海涛  
在邓小平完整的农业经济思想体系指引下,我国农村改革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当今和今后一段时间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德文  
农村改革40年是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上进行的,即其回应了中国农村社会巨变的事实,既继承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涵的农村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又融入到了市场转型进程中。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改革方法论、新集体经济、保护性城乡二元结构等农村改革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制度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必良  
中国农村改革的制度经济学思考罗必良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而言,制度一般是指习惯和规则,它作为一种社会契约,其意义在于有助于一个人在同其他人的交易中能理性地把握他的预期,从而使这些预期在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中得以实现。同样,农村经济组织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思锐  
我国农村改革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一变迁遵从了市场经济的理性、借鉴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历史经验和传统、重视试验与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农村改革制度变迁在给农民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使相关主体的利益得到了显著增加,实现了帕累托最优。正是由于我国农村改革制度变迁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又得到了政府的认同和社会公众的支持,才使其减少了阻力,降低了成本,并获得了巨大的绩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子建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实现全面小康,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就是其中一项重点改革,也是一项难点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周村农村改革试验区1987—1995年改革试验报告周村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周村区是于1987年6月和1988年4月分别被山东省委、省政府与国务院确定为全省、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主要承担乡镇企业制度建设──即股份合作制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俊波  
回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0年的历程,本文认为可以分成"因穷求变"和"为富求变"两个阶段,其中农民首创与政府引导结合所形成的合力是改革最重要的推动力。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政府的规范和引导,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