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3)
2023(7077)
2022(5852)
2021(5831)
2020(4652)
2019(10821)
2018(10915)
2017(19813)
2016(10982)
2015(11798)
2014(11628)
2013(11495)
2012(10791)
2011(9911)
2010(10469)
2009(9980)
2008(10159)
2007(9381)
2006(8880)
2005(8160)
作者
(30223)
(26196)
(25440)
(24607)
(16159)
(12691)
(11478)
(10025)
(9886)
(9277)
(8911)
(8663)
(8242)
(8234)
(8028)
(7734)
(7556)
(7534)
(7367)
(7222)
(6725)
(6447)
(6400)
(6213)
(5920)
(5916)
(5861)
(5575)
(5412)
(5263)
学科
(48615)
(48067)
经济(48008)
(34616)
农业(32414)
管理(21950)
业经(17495)
(14928)
企业(14928)
(13957)
中国(13478)
农业经济(12370)
方法(12067)
(11009)
地方(10823)
(10546)
数学(10033)
数学方法(9771)
(9531)
农村(9508)
发展(9298)
(9282)
(9016)
(8992)
(8754)
土地(7909)
(7762)
银行(7751)
建设(7690)
体制(7689)
机构
学院(151791)
大学(148393)
(63280)
经济(61895)
研究(57320)
管理(54262)
(49139)
中国(46119)
理学(45850)
理学院(45344)
管理学(44337)
管理学院(44052)
农业(36975)
科学(33957)
(32484)
(29829)
业大(29479)
(29075)
中心(26885)
研究所(26427)
(25802)
农业大学(22616)
(22322)
师范(22142)
(21141)
财经(20952)
北京(20461)
(19736)
(19187)
(18995)
基金
项目(92927)
研究(72646)
科学(72340)
基金(65578)
(57075)
国家(56386)
科学基金(47256)
社会(45677)
社会科(42556)
社会科学(42546)
(37721)
基金项目(34134)
教育(32307)
编号(32028)
(30011)
(28691)
自然(28010)
自然科(27347)
自然科学(27341)
成果(27248)
自然科学基金(26834)
资助(25772)
课题(21768)
(21674)
(20764)
重点(20647)
(19531)
(18897)
国家社会(18773)
(18742)
期刊
(87016)
经济(87016)
(57467)
研究(49548)
中国(43242)
农业(38883)
学报(26552)
科学(24183)
教育(23088)
大学(21820)
(21319)
业经(20545)
学学(20290)
(19060)
金融(19060)
管理(17810)
(17646)
农业经济(14596)
农村(14448)
(14448)
技术(13584)
问题(12017)
(11516)
世界(10739)
经济研究(10591)
财经(10404)
社会(9638)
农村经济(9417)
经济问题(9106)
业大(9040)
共检索到258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  
武义县的农业股份合作制从全国来看具有超前性。农业股份合作在各地都有一些典型,但规模都比较小,远没有形成气候。运用股份合作制大规模进行山地开发的,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武义县是比较超前的。在武义县,土地使用权可以入股,这个经验在全国也很超前。可以说,武义的农业股份合作制最突出的特点,一个是已经形成了规模,形成了一种小气候;另一个是在土地的流转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股份合作制,从全国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企业型股份合作制,就是以单个企业为主来搞股份合作;第二类是社区型的股份合作制,就是以社区,特别是以村合作组织为主,把社区的存量资产(除土地以外)全部作价,一部分作为集体股,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锋  马振涛  
农村改革专家问卷调查显示,"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在民生领域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十二五"时期应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土地制度、金融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沈固朝  
从信号的涵义和分类、产生和发现、搜集和处理、分析和辨识、理论及应用5个方面介绍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旨在引起企业情报人员和情报理论工作者的兴趣和关注,结合情报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拓展该研究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斌  
当前,在坚持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础上,继续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始终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也是增强党在农村基层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福建从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现实优势出发,自2003年5月以来,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寻求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第二次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高杰  
农村改革一直是四川省改革的重点内容。目前,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正在形成、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持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突破,为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四川农村仍存在农产品安全要求提升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六大主要矛盾。需要重点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支持政策体系调整优化、农民持续增收渠道拓展、改革成果分配制度建设、优化农村地域空间布局七个方面深化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高杰  
农村改革一直是四川省改革的重点内容。目前,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正在形成、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持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突破,为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四川农村仍存在农产品安全要求提升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六大主要矛盾。需要重点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支持政策体系调整优化、农民持续增收渠道拓展、改革成果分配制度建设、优化农村地域空间布局七个方面深化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樊大跃  
英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近年来又出现一个重要机构——157集团。本文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解析,介绍该集团的背景和性质,以及它在英国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自铎  
我国的农村改革从允许农民家庭拥有生产自主权开始,其逻辑上的发展轨迹是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改革使农民最终成为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并推动在国民经济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周村农村改革试验区1987—1995年改革试验报告周村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周村区是于1987年6月和1988年4月分别被山东省委、省政府与国务院确定为全省、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主要承担乡镇企业制度建设──即股份合作制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就目前我国农村发展状况而言,深刻总结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对于研究当前农村的问题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30年来农村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为出发点,深刻分析了当前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选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孔令刚  蒋晓岚  
农村"三变"改革是我国农村历次改革的升华,体现了改革与制度建设同进,确保农民享受改革成果的目标。下一步还需进一步突破难点,把控风险,坚持依法推进,注重契约精神和制度建设。一方面,在制定实施方案、资产确权、股权评估、交易、流通等过程中做到有法有据;另一方面,明确"三变"改革中政策制度建设的法制路径。通过制度建设体现农民集体组织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民主协商精神,克服村级议事会存在的有形无实、代表性不够、机制不健全、群众反映不佳等问题,形成有效传达最基层群众意愿的通道,保障村集体成员的话语权和收益权。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郁昭  
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取得突破的。大包干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改革的开篇之作。回顾大包干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总结改革的经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当前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进一步落实科学观、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开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孔令刚  蒋晓岚  
农村"三变"改革是我国农村历次改革的升华,体现了改革与制度建设同进,确保农民享受改革成果的目标。下一步还需进一步突破难点,把控风险,坚持依法推进,注重契约精神和制度建设。一方面,在制定实施方案、资产确权、股权评估、交易、流通等过程中做到有法有据;另一方面,明确"三变"改革中政策制度建设的法制路径。通过制度建设体现农民集体组织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民主协商精神,克服村级议事会存在的有形无实、代表性不够、机制不健全、群众反映不佳等问题,形成有效传达最基层群众意愿的通道,保障村集体成员的话语权和收益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