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9)
2023(12816)
2022(10727)
2021(9843)
2020(8240)
2019(18780)
2018(18202)
2017(35476)
2016(19438)
2015(21595)
2014(21331)
2013(21525)
2012(20124)
2011(18309)
2010(18247)
2009(17221)
2008(17282)
2007(15633)
2006(13631)
2005(11788)
作者
(59542)
(50790)
(50229)
(47730)
(31620)
(24639)
(22640)
(19988)
(18879)
(17694)
(17234)
(16847)
(15834)
(15805)
(15770)
(15757)
(15494)
(14669)
(14604)
(14266)
(12966)
(12416)
(12143)
(11633)
(11535)
(11260)
(11181)
(11079)
(10267)
(10220)
学科
(89453)
经济(89364)
(60584)
(50813)
管理(50486)
方法(40255)
(38450)
企业(38450)
数学(36645)
数学方法(36414)
农业(33485)
业经(22972)
(21363)
中国(20338)
(18683)
(17335)
地方(17334)
贸易(17333)
(16895)
(16217)
(13503)
(12866)
财务(12852)
财务管理(12818)
土地(12743)
农业经济(12510)
环境(12262)
企业财务(12212)
(12182)
技术(12147)
机构
学院(288643)
大学(285565)
(119991)
经济(117726)
管理(110432)
研究(96962)
理学(96658)
理学院(95594)
管理学(94084)
管理学院(93584)
(76811)
中国(74613)
科学(62739)
农业(59968)
(58560)
业大(54718)
(51903)
(50620)
中心(46624)
研究所(46328)
(43158)
财经(42273)
(38666)
农业大学(38045)
经济学(36809)
(35783)
北京(35607)
师范(35304)
经济学院(33827)
(33713)
基金
项目(199256)
科学(155766)
基金(145945)
研究(138942)
(130111)
国家(128951)
科学基金(108964)
社会(90284)
社会科(85365)
社会科学(85334)
(78933)
基金项目(78689)
自然(71789)
自然科(70089)
自然科学(70064)
自然科学基金(68847)
(66219)
教育(62033)
资助(58118)
编号(54999)
重点(44871)
(44571)
(43625)
成果(42580)
(41409)
(41363)
科研(39100)
创新(38734)
计划(38303)
国家社会(37900)
期刊
(131597)
经济(131597)
(78520)
研究(74873)
学报(54806)
中国(54611)
农业(53011)
科学(48619)
大学(40579)
学学(39279)
(38786)
管理(32236)
业经(28601)
(27986)
金融(27986)
(25551)
财经(20795)
技术(20677)
教育(19680)
问题(19414)
经济研究(19242)
(18014)
(17722)
业大(15700)
农业经济(15168)
农村(15127)
(15127)
资源(14794)
世界(14558)
技术经济(14284)
共检索到411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甲樱  李中  李祎萌  丁燕  唐小平  
产权清晰、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一直被视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农村承包地确权是保障土地承包稳定的重要抓手。承包地确权政策、实施及对承包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承包农户土地利用细分为农村土地流转、契约安排和土地投资三类行为,纳入地权安全、土地权益、地权明晰和土地面积分析框架,阐释新一轮承包地确权影响承包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内在机制,利用吉林、河北、湖南、重庆4省(市)承包农户跟踪调查形成的2017和2020年2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一轮承包地确权影响承包农户土地流转、契约安排和土地投资的理论机制不强,而基于实地调查的多视角经验分析也未证实承包地确权对农村土地租金、转让农村土地面积、新增农业机械投资、土地整治有十分显著影响。研究认为,要准确把握确权政策实施的基本原则、加强对承包地确权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强化承包地确权的经费支持、做好技术支持和土地流转服务、消除扩大农业生产投资束缚、有效治理土地确权流转后可能发生的产权“垄断”问题,提升土地流转规模经济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涛  Jonathan Unger  刘鹏凌  
本文使用2008年在安徽进行的两项调查的微观数据,分析过去25年间农地调整的状况。通过聚焦村民小组这一重要但被以往研究所忽略的层面,关注近600个村民小组在不同历史时期土地调整的特点及其与村民小组特质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1995年以后的变化状况。研究发现,在国家有关政策明确规定土地在承包期内不得调整的背景下,多数村民小组在1984—2008年都实行过至少一次的土地调整以解决人地矛盾、实现土地分配的再均等。然而,调整的发生、规模和频率等与村民小组对农业收入的依赖程度、主要作物的生产率以及所处地势和土地划分情况等有显著的相关性。1995年之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的增长而土地调整大幅度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公茂刚  伊珂萱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发现:承包地确权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转入与转出的几率,且显著增加了农户土地转入与转出面积。农业补贴也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转入与转出几率,同时显著增加了农户土地转入面积,但减少了农户土地转出面积。承包地确权显著增强了农业补贴对农户土地转入几率和转入面积的正向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农业补贴对农户土地转出几率的效应,农业补贴对农户土地转出面积的效应受土地确权影响不显著。承包地确权和农业补贴对农户土地流转面积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存在地区差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组织形式、上一年农业产出及投入等均对农户土地转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较好的土地生产条件对农户土地转出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建议通过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加强新型农业主体培育、改善土地质量等途径来促进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玲  钟涨宝  
农村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时期,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对完善当前土地确权政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湖北省6个地区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情况的实地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和Logistic模型,分析是否确权和确权满意度对农户转入和转出的影响,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权比例为75.56%的样本数据中,农户土地确权使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边际效应提高14.0%,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显著促进农地转出,而对农地转入影响不显著。土地确权的满意度高使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边际效应提高16.4%,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满意度对农地转出和转入均影响显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受到调查村所处地形条件等社会经济特征、承包耕地面积等家庭特征和主要工作等个人特征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可以采取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土地确权颁证的满意度、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更好地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玲  钟涨宝  
农村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时期,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对完善当前土地确权政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湖北省6个地区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情况的实地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和Logistic模型,分析是否确权和确权满意度对农户转入和转出的影响,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权比例为75.56%的样本数据中,农户土地确权使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边际效应提高14.0%,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显著促进农地转出,而对农地转入影响不显著。土地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娟  
土地承包法的颁发与实施是为了赋予农户安全稳定的农地产权,以加快农地市场流转,促进农地有效、可持续利用。但由于农村土地政策在实施上长期过度依赖于农村集体,因而出现偏差。以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地登记制度的引入,提高了国家对农民合法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或发证在使农民获得完整的合法土地产权、增强农民对土地权益的了解与信心、对抗农村集体干预、降低土地交易成本等方面创造了有利于农地市场流转的条件。江苏南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农地承包经营权发证率较高的地区,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越发达,农户对农地产权稳定性信心越高,农地交易费用越低。中国有必要按照规范土地登记制度要求,继续农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廖洪乐  
本文在对农村承包地调整的形式、原因进行描述后 ,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  农村承包地调整的因素。研究发现 ,人均耕地面积、机动地比例、土地流转程度、土地负担  水平、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两田制、有无承包合同等都对承包地小调整有显著影响 ;能影  响承包地大调整的因素不多 ;村干部行为对农村承包地调整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最  后 ,本文提出了抑制承包地调整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纪月清  杨宗耀  方晨亮  王亚楠  
在中国的经济转型中,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就业和土地流转的关键。承包地确权是保障承包关系稳定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其快速推广期间中国土地流转增速却开始放缓。本文认为这主要源于确权登记颁证作为权利界定与确认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稳定"因素并阶段性降低农户的稳定性预期:一些农民可能会担心村庄借机进行土地调整或担心确认的地块数及"四至"与实际不符而失去部分土地。本文利用江苏省784个农户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评估了确权实施各阶段对农户土地转出决策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启动确权的预期会显著抑制农户的土地转出,确权颁证完成后土地转出仅有所恢复,并没有表现出显著促进转出的效果。前者意味着保持承包关系稳定有利于促进土地转出;后者可能源于确权政策的落地一方面通过提升地权稳定性促进土地转出,而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产权地理垄断"不利于组织依赖土地置换的连片集中流转,使地租处于零散流转的低水平从而抑制了土地转出。从实现资源顺畅流转和配置的角度,本文建议,在二轮承包即将到期之际应加强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宣传和落实,稳定农户的地权预期;同时,也需要在"三权分置"思想指导下继续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治理后确权时代连片集中流转中可能会出现的"产权地理垄断"问题,提升农业生产在地块层面的规模经济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占洲  林苇  
在农村承包地调整中并非只有在"特殊情形"下才有可能适用承包地调整,因而"特殊情形"与不同模式的承包地调整之间存在着不同的逻辑关系。"特殊情形"是法定双向调整的必要条件,当且仅当"特殊情形"时才能引起在个别农户之间进行承包地调整,但"特殊情形"并非必然引起在个别农户之间进行承包地调整。"特殊情形"是法定单向调整的充分条件,当"特殊情形"时发包方应当以机动地、新垦地、收回地调整承包土地,但并非仅当"特殊情形"时发包方才能以此调整承包土地。"特殊情形"是约定双向调整的选择性条件,既非当且仅当"特殊情形"时才能引起约定双向调整,也非当"特殊情形"时必然会引起约定双向调整;只有当"特殊情形"被两个以上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朝国  郝妩阳  
在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的政策背景下,农村妇女的家庭土地继承问题将愈加突显出来。本文基于三个村庄的调查数据,对农村妇女继承家庭承包地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妇女仅仅对夫家的承包地表现出较强的继承意愿,而对娘家承包地的继承意愿相当低,即在家庭承包地的继承意愿上呈现出明显的夫家取向;农村妇女的户籍与其家庭承包地的继承意愿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娘家的兄弟数量对农村妇女继承娘家承包地的意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丈夫的兄弟数量对农村妇女继承夫家承包地的意愿不具有抑制性;婚后夫家分到新土地均对农村妇女继承夫家承包地的意愿有明显的强化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丽萍  
本文在探讨农村承包地使用权价格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承包地使用权流转价格低下的症结,进而考察承包地使用权价格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向南  吴群  
研究目的:利用经济学收益成本分析的思路,揭示影响农户承包地流转动机的主要因素及其后的制度安排,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部门调查和农户调查相结合。研究结果:影响农户承包地流转的收益因素主要包括农地经营能力、非农就业选择、集体经济组织发育及流转期限等,成本因素主要包括农地经营细碎化、有形市场建设滞后、基层组织介入不够、流转后的社会保障不足、制度预期的不确定性及农产品安全等。研究结论: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应重点帮助提高农户流转后的收益水平,并有效降低农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江涛  纪月清  胡浩  
本文理论分析了农地产权状况对土地流转的作用机制,并在对江苏省3县(市、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测度了新一轮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农户转出土地来看,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显著促进农地流转;从农户转入土地来看,估计结果显示农地是否确权登记颁证这一政策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两者的差异反映了随着确权政策的实施,农村机动地减少或农户承包地正流向外来种植大户、合作社与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合林  王飞  
农村土地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三农"发展的主要问题,其核心问题之一是农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本文以郑州都市圈内唯一的农业县中牟为例,采用Logistic模型来实证分析农户自身的内部认知因素是如何影响农户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并从众多影响因素中提炼出显著影响因素,最后给出实证研究结论及促进农地流转的一般性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平  
农地"三权分置"视阈下,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和土地承包权的有效退出是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两种不同思路。鉴于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尚未形成且功能有限,形塑承包地退出机制确有必要。土地承包权是兼具财产和身份要素并承载社会保障功能的复合型权利,由此决定承包地退出必须慎重对待。在立法体例上,应坚持土地承包权退出事由法定原则,同时厘定承包地收回"原则禁止与例外允许"二元模式,不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收回事由。在立法内容上,完善自愿交回和依法收回规则,承包地自愿交回在法权关系应表达为土地承包权的抛弃或转让,抛弃土地承包权须以丧失集体成员资格为前提,土地承包权转让给发包方以不超过剩余承包期限为原则,不影响农户成员资格和再承包权,应成为主要退出方式。"依法收回"可分为身份性收回和非身份性收回,身份性收回包括因户口迁移引起的收回和因承包方全家消亡绝户而收回,非身份性收回又分为因承包地灭失、承包地被征收而收回。为保障土地承包关系"大稳定、小调整"的格局,构建承包地退出制度的法定事由和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