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3)
- 2023(9742)
- 2022(7849)
- 2021(7522)
- 2020(5714)
- 2019(12764)
- 2018(12389)
- 2017(24006)
- 2016(13031)
- 2015(14186)
- 2014(13978)
- 2013(13671)
- 2012(12683)
- 2011(11663)
- 2010(12036)
- 2009(11139)
- 2008(10941)
- 2007(10117)
- 2006(9465)
- 2005(8325)
- 学科
- 济(52542)
- 经济(52502)
- 农(49809)
- 业(43343)
- 农业(33177)
- 管理(30644)
- 企(21527)
- 企业(21527)
- 业经(18232)
- 中国(15135)
- 方法(14567)
- 地方(12967)
- 制(12961)
- 数学(12925)
- 数学方法(12711)
- 农业经济(12525)
- 策(12461)
- 财(11706)
- 发(11263)
- 及其(10568)
- 学(10235)
- 贸(9719)
- 贸易(9714)
- 村(9644)
- 农村(9622)
- 政策(9591)
- 易(9513)
- 土地(9488)
- 发展(9251)
- 展(9238)
- 机构
- 学院(186012)
- 大学(176760)
- 济(77790)
- 经济(76036)
- 管理(70578)
- 研究(66441)
- 理学(60280)
- 理学院(59688)
- 管理学(58739)
- 管理学院(58404)
- 中国(53377)
- 农(52431)
- 科学(40119)
- 农业(39471)
- 京(36370)
- 财(35329)
- 业大(33980)
- 所(33542)
- 中心(32256)
- 江(30545)
- 研究所(30268)
- 财经(26739)
- 范(25291)
- 师范(25125)
- 经(24315)
- 农业大学(24008)
- 省(23809)
- 院(23658)
- 州(23502)
- 北京(22494)
- 基金
- 项目(123042)
- 科学(97598)
- 研究(95141)
- 基金(87936)
- 家(76685)
- 国家(75874)
- 科学基金(64423)
- 社会(60195)
- 社会科(56538)
- 社会科学(56525)
- 省(49730)
- 基金项目(46247)
- 教育(41626)
- 编号(41197)
- 划(40999)
- 自然(39760)
- 自然科(38710)
- 自然科学(38705)
- 自然科学基金(37991)
- 资助(34361)
- 成果(33137)
- 农(30726)
- 发(29424)
- 课题(28184)
- 重点(27684)
- 部(27376)
- 创(25341)
- 性(25196)
- 制(24643)
- 国家社会(24399)
- 期刊
- 济(97693)
- 经济(97693)
- 农(58657)
- 研究(54409)
- 中国(41549)
- 农业(39666)
- 科学(28311)
- 学报(27820)
- 财(23660)
- 融(23330)
- 金融(23330)
- 业经(23273)
- 大学(22467)
- 学学(21688)
- 管理(20899)
- 教育(19524)
- 业(17842)
- 农业经济(15104)
- 技术(14994)
- 农村(14828)
- 村(14828)
- 问题(13833)
- 经济研究(12498)
- 财经(11943)
- 版(11634)
- 资源(11008)
- 世界(10896)
- 经济问题(10374)
- 经(10204)
- 农村经济(9697)
共检索到287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志雄 张银银 丁士军
补偿安置是征地政策的重中之重,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是解决当前征地矛盾高发态势的关键。通过对1949年以来我国征地补偿安置政策4个阶段和当前政策重点的阐释,有助于科学把握补偿安置政策的发展路径,以及揭示当前补偿安置政策的各种不足,如缺乏支持农民生计转型的长远思维、独立的养老保险资金安排、支持就业的可操作性措施、生计转型成本和城市融入成本的核算、平等协商机制等。当前征地补偿安置矛盾的本质是被征地农民生计转型需求与地方政府目标的冲突,试点"整村推进"的征地模式、逐步取消强制征地制度、尝试征地收益按比例分成、坚持就业支持与社会保障两手抓、适时出台《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条例》是下一步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征地政策 补偿安置 失地农民 生计转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洪运 陈岚君
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农户为骗取征地拆迁住房补偿款而集体离婚报道为切入点,通过对各地现行住房安置补偿制度的梳理,揭示了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征地拆迁补偿制度的缺陷,建议在《土地管理法》的修订中确立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的城乡统一住房安置补偿制度,实现征地住房安置补偿标准由以"人"为主向以"物(房屋)"为主的转变。
关键词:
拆迁补偿 住房安置 城乡统一 市场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志勇
土地征用制度是我国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种法律制度。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如何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的法律制度,不仅关系到被征土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因此,笔者就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征地补偿和安王中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我国土地补偿安置监管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救济制度等提出自己的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术环
征地补偿安置中的不公平是新农村利益协调的主要障碍,从征地补偿项目、标准、方式、程序以及失地农民安置等方面加以完善,是新农村建设中利益协调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类型的失地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安置,是协调利益关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条件。
关键词:
征地补偿安置 新农村建设 利益协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洋 高雅 徐玲
新《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后,江苏省南京市开展了新一轮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的改革与优化。本文系统梳理了南京市征地补偿安置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做法,提出了妥善处置征地补偿安置争议、指导村集体制定征地补偿费分配方案、健全农民多元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钧
研究目的:评价苏州高新区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的绩效。研究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绩效从征地补偿安置和保障状况、被征地农民生活状况、政策社会影响效果三方面来反映,可分9个目标和13个评价指标;(2)苏州高新区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基本达到目标,征地补偿水平和社会保障状况良好,被征地农民生活状况较好,政策的社会影响效果一般。研究结论:建议改革征地补偿包干办法,逐步推行"征地区片综合价";扩大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全面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接轨;加强安置工作的监管,构建绩效评价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国土分局在区委、区政府和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征地事务中心的领导下,2009年底,正式启动了保和街办东虹四五组、圣灯街道征地拆迁项目。分局党组领导高度重视,站在推进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全局,狠抓征地拆迁项目工作落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术环 孔令德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吕小锋 朱政 王田富
征地后农业收入及土地权益的减少会阻碍农户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但征地补偿的存在可以扩大农户生产经营的可选集,为持续提高农户家庭经济水平,促进农村减贫提供了必要前提。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中2013年的农村住户数据,文章设立了以家庭财富为基础的农户经济水平的衡量指标,并建立三元联合分布计量模型,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征地和征地补偿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征地过程中减贫效应起主要作用,征地能够显著增加农户财富,促进农村减贫。征地的减贫效应存在异质性:征用宅基地形式下的减贫效应最为显著,征用耕地时效果则会下降;不同补偿方式下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资金补偿和非资金补偿组合下的征地减贫效应最强,而单独资金补偿的减贫效应最弱;征地减贫效应在东部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及高财富农户中更加明显。处理效应结果表明资金补偿和非资金补偿的组合能够为农户带来最多的财富收益,具体为233578. 8元。最后文章还检验了征地的影响机制,发现征地补偿是征地减贫效应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补偿在征地的减贫效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效应所占比重约为59. 5%。文章结论表明政府征地不仅有助于国家现代化建设,还具有促进农户减贫,推动农村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征地 征地补偿 农村减贫 联合分布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永芳 艾少伟
研究目的:建立合理、完全、正当的土地补偿机制。研究方法: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研究结果:在土地征收补偿中,不仅要对土地的资产价值进行补偿,而且要对土地的生态价值进行补偿,现行补偿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生态补偿缺失有着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应从观念、制度、方法等层面完善和确立土地补偿制度。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土地征收 征地补偿 生态功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李珍贵 王庆宾 王柏源
留地安置,即政府在征收土地时,根据征收规模,将部分农转用土地(一般为10%~15%)直接安排给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经营、使用,鼓励和扶持其兴办产业,以期通过发展二、三产业为失地农民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作为征地补偿安置方式的一种新探索,留地安置模式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深圳市政府为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尝试了一项新政策,即规定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划出被征土地的5%作为留用土地,由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学花
“给钱不管人”的单一货币安置模式仅能满足失地农民的即期现金消费需求,但忽视了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在“可持续生计”目标下,征地安置模式应该是“货币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政府监管”四位一体的综合模式。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政策选择,才能确保新模式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安置模式创新 可持续生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修达
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观点很多。与某些认识不同,本文认为,按土地原用途补偿并不一定导致被征地农民收入的下降;按照保持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标准补偿,要点在于补偿农民因征地而上升的生活成本,但这个标准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缺陷;按市场标准补偿并不表示农民有权得到土地市场价值的全部。征地补偿问题的核心在于各方面参与土地增值分配的方式和比例。"土地换保障"被认为是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的重要措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优先安置一部分农民的政策会造成农民集体内部土地权益的不均,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实。
关键词:
征地补偿 标准 社会保障 农民集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玉田 李少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