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2)
2023(10073)
2022(8389)
2021(7965)
2020(6474)
2019(14503)
2018(14574)
2017(27019)
2016(15744)
2015(17877)
2014(17910)
2013(17074)
2012(16060)
2011(14875)
2010(15526)
2009(13975)
2008(13731)
2007(12912)
2006(11745)
2005(10583)
作者
(43871)
(37061)
(36560)
(34999)
(23341)
(17764)
(16542)
(14254)
(14135)
(13456)
(12556)
(12169)
(11967)
(11893)
(11703)
(11110)
(11071)
(10767)
(10673)
(10546)
(9600)
(9294)
(9109)
(8618)
(8613)
(8494)
(8262)
(8133)
(7693)
(7616)
学科
(57062)
经济(56994)
(49735)
(48145)
管理(36485)
农业(33055)
(26938)
企业(26938)
中国(20258)
业经(19356)
(15219)
(15192)
方法(15125)
地方(14795)
(12855)
数学(12494)
农业经济(12479)
数学方法(12273)
理论(12033)
(11787)
(11511)
及其(11292)
教育(10930)
(10884)
(10694)
贸易(10689)
(10665)
银行(10643)
(10436)
(10329)
机构
学院(217601)
大学(205771)
(86599)
经济(84391)
研究(80066)
管理(78475)
理学(66170)
理学院(65438)
管理学(64294)
管理学院(63865)
中国(61139)
(56963)
科学(46624)
(44363)
农业(43302)
(41233)
(39397)
业大(37407)
中心(37396)
(37388)
研究所(36965)
(31671)
师范(31393)
财经(29299)
技术(29139)
(28728)
(28176)
北京(27856)
(27519)
(26401)
基金
项目(135808)
研究(109130)
科学(106063)
基金(92511)
(79774)
国家(78854)
科学基金(66157)
社会(64958)
社会科(60813)
社会科学(60800)
(57401)
教育(52533)
编号(49841)
基金项目(47915)
(47036)
成果(41380)
自然(39859)
自然科(38881)
自然科学(38872)
自然科学基金(38179)
资助(37283)
课题(36453)
(32222)
(32026)
重点(31146)
(30430)
(30178)
(29137)
(28326)
(26866)
期刊
(111486)
经济(111486)
研究(65517)
(63020)
中国(58588)
农业(42598)
教育(40598)
学报(32555)
科学(30900)
(28114)
管理(27318)
大学(25886)
(25787)
金融(25787)
技术(24962)
业经(24722)
学学(24396)
(20019)
职业(17020)
农村(15175)
(15175)
农业经济(15173)
问题(15142)
经济研究(14566)
财经(13764)
世界(13018)
(13004)
(12310)
论坛(12310)
(11907)
共检索到353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济慧  孙焕良  符瑛  
自我救助是农村弱势群体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职业培训则是农村弱势群体实现自我救助的主要路径之一。农村弱势群体的致弱原因是多维的,然而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不强则是"致弱"的核心原因。农村弱势群体致弱的自身因素主要体现在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自卑心理重、就业能力弱等方面。未能接受良好的职业培训则是影响农村弱势群体进行有效自我救助的现实原因。通过职业培训来提升农村弱势群体自我救助的能力,首先要引导农村弱势群体更新观念,积极接受职业培训,同时要引导并帮助农村弱势群体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其次,要全方位构建面向农村弱势群体的职业培训保障体系。最后,要分型和分层锁定相应的农村弱势群体,并开设相应的职业培训项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才颖  
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职业教育救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我国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在对农村弱势群体职业教育救助中可以发挥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文章结合我国弱势群体职业教育救助的现状,对如何构建职业教育救助体系,提出建议和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翔,张亮,南京辉,冯占春  
从健康—经济收入2个维度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分类,阐述了“弱势临界点”的观念。同时,对农村弱势群体在健康状况、卫生需要和满足程度、卫生服务筹资以及健康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弱势状态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农村弱势人群健康弱势”的概念,对农村弱势群体摆脱健康弱势状态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军  陈希勇  
一、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形成原因关于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形成的原因,国内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探讨,如马卫国(2004)归纳为不思进取的意识、自然条件和非正常因素(不公正所产生的贫富差距),黄会杰(2004)、赵常兴(2005)等学者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分配制度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根本原因。这种探索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阚唯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技能水平和劳动参与率,逐步实现了消除社会贫困现象,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的终极关怀。一方面,澳大利亚通过开发非传统行业技能培训项目,鼓励弱势群体进入非传统行业就业,通过学习者支持服务项目为弱势群体技能培训创造机遇,通过降低弱势群体技能培训学习成本等措施,着力提高所有弱势群体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澳大利亚还特别针对女性、残疾人和病人等弱势群体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举措。这些举措对于我国的教育精准扶贫具有借鉴价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旭东  康晓伟  
基于权力诉求及利益获得的视角,教师群体可以分为优势群体教师和弱势群体教师。弱势群体教师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分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在政策制定、物质保障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适当向弱势群体教师倾斜,这不仅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途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君  马茹茜  
教育是增长农村弱势群体知识,提高他们整体素质、能力和农村社区品味的关键所在。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给予农村弱势群体在教育服务方面以强势关怀,这是坚持先富与共富并重、效率与公平并重原则的体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教育服务农村弱势群体的价值,认真剖析教育服务农村弱势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创建科学、高效、合理的农村弱势群体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作用,有效运用多种教育服务策略,大力提升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教育功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翔,南京辉,张亮  
提出从农村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来界定农村弱势群体的观念,给出了农村弱势群体是农村居民中经济水平极其低下,在竞争中处于绝对弱势的群体的界定。并对农村弱势群体在经济、健康、社会负担、文化教育等方面生存弱势状态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生存弱势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娟  樊文星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但农村弱势群体受到影响,主要表现在弱势群体收入、社会减免、社会保障等福利水平减少,受教育水平下降,主要原因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财政收入减少、教育投资下降、转移支付不规范等政策设计问题。农村弱势群体的特征决定他们承受逆境的能力差,需要社会关注。为此提出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弱势群体福利水平下降的政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珂  
近年来国家始终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农民工和破产企业职工是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来源,这类弱势群体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保障,往往会在生活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使他们感到孤独无助,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因此国家不仅从宏观政策上帮助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而且从情感关怀入手,不断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他们有哪些方面的权益需求?又有着何种的情感需求?王宏的著作《中国弱势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基于农民工与破产企业职工两大群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君  
农村社区教育因其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和灵活多样性的特点以及价值和功能多元化的独特优势,能够在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整体素质,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致富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农村社区教育应该改变目前松散而且游离于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坚持"关注弱势、促进公平、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弱势群体"的核心理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教育定位;理顺关系,建立"政府统筹、多方参与"的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创立多元化的筹融资渠道;丰富形式与内容,大力开展弱势成人学习活动,实施"多教结合";整合资源,创建"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和"三网融合"的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提高农村弱势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保军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受监护权缺失、发展权受限,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解决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有效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农村弱势群体保护的应有之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慧慧  闫树涛  
由于成人教育的教育功能、教育对象、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在服务精准扶贫上具有其他教育类型不可企及的优势,因此,需要通过精准识别,关注弱势群体、精准帮扶,设立专项基金、精准培养,加强师资保障、精准发力,集合扶贫力量等策略,来推动成人教育扶贫工作开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松  
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而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又在农村弱势群体。因此,如何切实保护农村弱势群体的权利,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黑龙江省农调队课题组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tuation of disadvantageous groups of rural area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reasons why disadvantageous groups exist are analyzed. Some supporting policies are put forwar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