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0)
2023(9819)
2022(8274)
2021(7752)
2020(5975)
2019(13558)
2018(13427)
2017(24724)
2016(13821)
2015(15632)
2014(16028)
2013(15929)
2012(15208)
2011(14022)
2010(14571)
2009(13459)
2008(13471)
2007(12687)
2006(11780)
2005(11070)
作者
(40893)
(34451)
(33994)
(32180)
(21490)
(16675)
(15323)
(13229)
(13124)
(12637)
(11817)
(11472)
(11160)
(10824)
(10658)
(10252)
(10191)
(9901)
(9785)
(9777)
(8909)
(8644)
(8473)
(8275)
(8115)
(7707)
(7693)
(7550)
(7226)
(6966)
学科
(63490)
经济(63415)
(49627)
(44173)
农业(33232)
管理(31492)
中国(22408)
地方(21840)
(21400)
企业(21400)
业经(20522)
(14848)
(14588)
方法(13610)
农业经济(12723)
(12402)
银行(12390)
(12258)
(12025)
发展(11989)
(11957)
(11412)
金融(11411)
(11034)
数学(10947)
(10933)
贸易(10918)
数学方法(10749)
(10508)
地方经济(10115)
机构
学院(202151)
大学(192608)
(82792)
经济(80733)
研究(74067)
管理(71378)
中国(60625)
理学(58704)
理学院(58009)
管理学(57019)
管理学院(56655)
(53244)
科学(43801)
(42474)
农业(39880)
(38715)
(38221)
(35919)
中心(35532)
业大(34273)
研究所(33905)
(30104)
师范(29863)
(29030)
(28404)
财经(27720)
北京(27517)
(25521)
(24713)
农业大学(24100)
基金
项目(118510)
研究(95715)
科学(91565)
基金(79712)
(67953)
国家(67111)
社会(58652)
科学基金(56166)
社会科(54869)
社会科学(54857)
(50889)
编号(43576)
教育(42414)
基金项目(41866)
(40091)
成果(36243)
(33128)
自然(31833)
资助(31347)
自然科(30945)
自然科学(30942)
课题(30777)
自然科学基金(30335)
(30264)
发展(27457)
(26956)
重点(26630)
(25547)
(25316)
(25269)
期刊
(116379)
经济(116379)
研究(66135)
(60051)
中国(55800)
农业(40471)
教育(30629)
学报(29375)
科学(28462)
(28435)
(27160)
金融(27160)
业经(26189)
管理(24653)
大学(23559)
学学(21931)
技术(19631)
(18474)
问题(16275)
农业经济(15483)
农村(15357)
(15357)
经济研究(14635)
财经(12937)
(12517)
世界(12273)
经济问题(12054)
(11204)
图书(10749)
资源(10335)
共检索到345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梅文  谢增虎  
一、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开发思路 1.我国农业发展模式应选择以农户适度规模经营为主,其它模式为辅的多元化格局曾福生(西北农大农经系):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实行集约化经营。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耕地面积却在逐渐减少。1979年到1989年的10年间,我国耕地减少5760多万亩,年均减少630万亩。据估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祁永寿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既是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与其他地区相比,青海省农村劳动者素质比较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本文将对青海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商光成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是一切资源更为根本的资源,是构成先进生产力的首要要素;中国加入WTO后,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面对着加入WTO后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我们要采取各种有力的符合实际的措施,加大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提升国际竞争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鑫  
综观这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银行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银行产品的特征入手,对金融产品开发的环节流程进行了详细设计,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产品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方向、重点等总体战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文合  
河流不仅孕育了人类社会的古代文明,而且促进了近、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许多大河流域已经或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地带。可以说河流或流域本身就具有一种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内在机制。因此世界各国,无论其社会制度如何、发达程度高低,都十分重视对流域的综合开发与综合治理,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分析和总结这些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对促进我国江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经济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文娟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也逐渐成为政府和一些学者关心的热门话题。而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重要作用的农村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我们要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掘农村人力资源,变人口压力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从而促进农村各方面健康良好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沃林  谢昊  郑荣宝  
留用地模式,是一种征地补偿安置模式。即给予被征地村庄划定一定数量的被征土地,用于建设,鼓励村庄通过留用土地开发发展二、三产业。作为征地补偿安置方式之一的留用地模式,一直是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因此,梳理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留用地开发实践,深入理解不同地区的留用地开发模式,进而分析留用地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及实施对策,对推进我国征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留用地开发实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圣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才资源的开发至关重要。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资源的思想 ,人才资源的开发必须走市场化的路子 ,人才资源开发市场化必须不断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艾云航  
一、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工作基础的差异,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还有一部分仍未摆脱贫困状况,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些地区大部分是山区、革命老根据地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全国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国今天能够成为一个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与这里人民所作出的贡献分不开的。因此,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在我国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维工  仓平  
本文通过对朱家角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着重讨论了古镇旅游功能定位及开发决策问题。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戴汉兴  陈世爱  
福建省委、省政府已明确提出“发展蓝色产业,建设海洋大省”的战略目标,并把水产业列为跨世纪支柱产业加以培植。依此,海洋捕捞作为福建水产业的重头戏,在培植水产支柱产业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台柱作用,大幅度提高海洋的贡献率。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海捕业呢?其关键是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闽东北外海鲐鲹鱼资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玉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背景下,国有林区大力保护森林资源,积极探索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开发利用好森林旅游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是践行"两山论"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在森林旅游开发中的具体实践,总结森林旅游开发中形成的基本做法,分析了其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包月英  张海永  高飞  
该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实施中出现的目标定位不清、政策效果追求片面及基层政府执行偏差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准确定位贫困扶助目标: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异地搬迁政策;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大力推进参与式扶贫等解决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春梅   马玉芳  
新时代农村建设背景下,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的开发策略无法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本文深入探讨了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开发策略。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具有提供人力支持、提供劳动力资源、提供城乡发展统筹工具的意义。但是,当前农村对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不够重视,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体系不健全,以及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缺失,也对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了负面影响。以促进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制定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和科学的农村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再结合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合理的劳动力转移制度,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