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8)
2023(13973)
2022(11993)
2021(11462)
2020(9380)
2019(21629)
2018(21622)
2017(41951)
2016(22766)
2015(25661)
2014(25848)
2013(25478)
2012(23511)
2011(21322)
2010(21484)
2009(19617)
2008(19084)
2007(16959)
2006(15192)
2005(13215)
作者
(64757)
(54440)
(53446)
(51188)
(34208)
(25787)
(24279)
(21244)
(20528)
(19384)
(18424)
(18123)
(17026)
(17011)
(16568)
(16411)
(16135)
(15783)
(15580)
(15128)
(13522)
(13388)
(13051)
(12560)
(12246)
(12214)
(12038)
(11902)
(10948)
(10771)
学科
(92760)
经济(92666)
(67403)
管理(61673)
(51466)
(45523)
企业(45523)
方法(36663)
农业(34062)
数学(31807)
数学方法(31415)
中国(25025)
业经(24967)
(21241)
地方(21110)
(19766)
(17741)
(16061)
(15805)
贸易(15798)
(15388)
(14833)
环境(14150)
技术(14083)
理论(14052)
(13486)
(13414)
银行(13381)
(12792)
教育(12726)
机构
学院(319663)
大学(316161)
管理(130081)
(127103)
经济(124152)
理学(112351)
理学院(111171)
管理学(109385)
管理学院(108819)
研究(107275)
中国(82224)
(67815)
(67787)
科学(66168)
(56529)
业大(53297)
(53032)
农业(51696)
中心(50732)
(48520)
研究所(48045)
财经(44345)
(43234)
师范(42928)
北京(42494)
(40439)
(38908)
(38654)
经济管理(35558)
经济学(35326)
基金
项目(217903)
科学(171150)
研究(165053)
基金(156102)
(134529)
国家(133274)
科学基金(114653)
社会(102340)
社会科(96489)
社会科学(96463)
(86137)
基金项目(83379)
教育(74473)
自然(73337)
自然科(71520)
自然科学(71506)
(71329)
编号(70806)
自然科学基金(70198)
资助(63055)
成果(57432)
(48260)
重点(47960)
课题(47689)
(47463)
(44837)
创新(41686)
国家社会(40953)
教育部(40888)
项目编号(40827)
期刊
(147574)
经济(147574)
研究(93924)
(70013)
中国(67875)
学报(48716)
农业(47688)
科学(46757)
管理(43519)
(39699)
教育(38453)
大学(37991)
学学(35607)
(31248)
金融(31248)
业经(29652)
技术(28167)
(21781)
问题(20276)
经济研究(20178)
财经(20099)
图书(18204)
(17003)
(16826)
科技(15777)
理论(15676)
农业经济(15587)
资源(15454)
技术经济(15427)
农村(15411)
共检索到477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严伟涛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与复垦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要求,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效地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为此,课题组通过对重庆地区的实地调研,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与土地复垦的路径与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传华  张广纳  邓凌  
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课题组运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厘清和归纳了重庆市县级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存在的典型问题,解释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机制、监督、行业自律、简化程序和监管等五个方面论述了促进复垦工作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世勇  李伟群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是在农村农业经营用地流转基础上的又一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在土地要素跨城乡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将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内部矛盾从更深的层次上展现出来。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利益主体之间(农户、集体和管理者)的博弈将推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实践中,要以股份合作制产权变革为契机,结合中国区域差异化特征走农村建设用地产权多元化制度变迁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传华  邓凌  刘力  
目前,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以"政府计划"主导的模式为主。通过实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在剖析"政府计划"主导的复垦模式利弊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农民自发"主导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新模式,并进一步探讨这一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政府和农民在其中的角色定位,以保证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元胜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可以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缩小经济增长中的土地需求缺口,满足工业化推进和城市化发展的用地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十二五"时期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产权主体不明晰,流转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晶晶  张坤  魏朝富  
重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和"地票"的实质都是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但两者在运行程序和增值收益分配上还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挂钩与"地票"的区别在于:(1)挂钩中耕地是采取"先占后补"的方式,而"地票"是采取"先补后占"的方式,"地票"对耕地的保护力度更大、保护效果更好;(2)挂钩指标只能是小范围的置换,不能突破项目区的范围,而"地票"指标能够大范围、远距离的置换,其落地范围受限小、城市建设用地更集中、布局更优化、对于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有效;(3)挂钩收益分配的主体包括农民、集体组织和当地政府,而"地票"收益主要是在农民和集体组织之间分配。因此,增减挂钩可以说是"地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中举  
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四种农村建设用地准入标准宽严不一。宅基地的准入制度能比较好地控制农村集体土地随意流入建设用地领域,而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准入制度则不能。因此,对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应依据当前的立法,严格限制其自由流转,宅基地使用权则应让其自由流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本文对比分析了目前农村建设用地三种流转模式,指出国有化流转模式弱化了农村集体组织的经济权利,提高了农民的土地收益,但农民只能一次性获得财产所有权转移的回报;乡村集体主导的流转模式强化了集体组织的经济地位,农民获得的收益较低;农民个人为主体的流转,弱化了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农民可以获得充分的土地收益,但缺乏法律和政策的保护。本文认为,要实现三种流转模式下农民土地收益的均等,必须统筹城乡土地市场,使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市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戴伟娟  
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改革方向,但地方政府作为现存制度的既得利益方,不会主动放弃征地模式,需要中央政府层面进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本文的研究认为,对地方政府更大的政治压力、更多的保护农民利益的法律判决、农民保护土地产权意识的觉醒等因素都有助于地方政府逐步放弃征地策略。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并未解决规划区外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产权实现的问题,只有与建设用地的异地流转机制相结合,才能解决新的市场失灵问题。为此,应赋予各集体经济组织平等的土地发展权,通过土地发展权的交易实现规划区内外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产权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莹  王玉波  
从新型城镇化还需土地财政发挥一定正向功效、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及国家致力于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视角,探明未来时期土地财政驱动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作用机理。采用2000—2012年31省(市)土地财政与农村建设用地数据,测算2个系统潜在的耦合度及所处耦合协调状态,进一步结合SPSS统计软件"聚类分析",考虑行政区临近原则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将31省(市)划分为"高度"、"中度"、"中低度"、"低度"驱动区域。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家政策、土地财政与农村建设用地情况分析出驱动程度形成区域差异原因。从国家法律确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合法化、以规划引控有序流转、评估潜力指标入市价值、建立复垦整理指标结余储备库等方面,构建土地财政驱动农村建设用地入市的区域调控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玉波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农民集体势必成为与地方政府相互争利的土地供给者。从国家致力于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盘活巨大农村建设用地资源、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土地财政模式构成等方面系统分析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机理。选取农村建设用地与土地财政数据,采用关联系数方法,结合区域临近原则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二者在31省(市)的关联度分为高度、中高度、中度、中低度、低度5个区域。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国有用地供应面积、平均土地出让价格评判出农村集体与地方政府建设用地供给竞争程度区域差异;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面积及可入市系数、面积使不同区域地方政府减少的土地出让规模及收益程度;考查土地出让金弥补地方财政赤字情况、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减少地方财政来源对公共设施建设支出影响区域差异;评判地方债务规模、财政收入与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减少地方政府出让金对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的区域差异,进一步演绎出各区域破坏式的政府财政增收与融资行为。从国家制度层面改革与规划引控、征收物业税、允许与规范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与指标异地流转等方面,构建不同区域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兴利除弊调控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跃  
本文在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土流转问题的重要性基础上,认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法律行为不规范、土地成片流转难、流转土地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原因在于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土地保障功能明显、中介组织匮乏等,推进土地流转需要采取加强规范管理、弱化土地保障功能等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越  刘娜  陈喻伟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暴露出的农村土地问题也同样突出。由于人为破坏土地资源,我国可利用土地持续减少,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应当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刑法保护,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驰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并对于拉动内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新农村居民点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农地流转却面临着产权界定不明晰、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市场化运作程度低等障碍。为此,本文认为,应当加快制定土地流转法律制度、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建立农村土地银行(代理)与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中介组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为杰  杨子生  
土地整理作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解决土地细碎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及景观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技术和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被世界很多国家看作是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建设。目前,国家既要协调各部门建设用地,实现经济的持续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