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0)
- 2023(16402)
- 2022(14071)
- 2021(13324)
- 2020(10861)
- 2019(25299)
- 2018(25373)
- 2017(48420)
- 2016(26259)
- 2015(29849)
- 2014(29918)
- 2013(29547)
- 2012(27075)
- 2011(24397)
- 2010(24559)
- 2009(22447)
- 2008(21649)
- 2007(19135)
- 2006(16914)
- 2005(14703)
- 学科
- 济(110669)
- 经济(110562)
- 业(72448)
- 管理(68511)
- 农(51993)
- 企(50326)
- 企业(50326)
- 方法(47316)
- 数学(41573)
- 数学方法(40871)
- 农业(34537)
- 中国(30209)
- 地方(27982)
- 业经(27735)
- 学(22352)
- 财(21812)
- 制(18728)
- 贸(17912)
- 贸易(17897)
- 理论(17784)
- 易(17308)
- 环境(17108)
- 发(16480)
- 和(16133)
- 技术(15797)
- 策(14382)
- 划(14238)
- 银(14124)
- 银行(14085)
- 教育(13561)
- 机构
- 学院(368079)
- 大学(364498)
- 管理(147019)
- 济(142473)
- 经济(139067)
- 理学(127841)
- 理学院(126361)
- 管理学(123798)
- 管理学院(123163)
- 研究(122144)
- 中国(91918)
- 科学(78475)
- 京(78228)
- 农(74664)
- 业大(61203)
- 财(60995)
- 所(60557)
- 中心(57414)
- 农业(57129)
- 江(55507)
- 研究所(55282)
- 范(51113)
- 师范(50697)
- 北京(48733)
- 财经(48618)
- 州(44846)
- 院(44573)
- 经(44300)
- 师范大学(40641)
- 经济学(40493)
- 基金
- 项目(256822)
- 科学(201942)
- 研究(189012)
- 基金(184129)
- 家(159881)
- 国家(158488)
- 科学基金(136931)
- 社会(117821)
- 社会科(111292)
- 社会科学(111259)
- 省(103306)
- 基金项目(98856)
- 自然(89292)
- 自然科(87186)
- 自然科学(87167)
- 教育(86216)
- 自然科学基金(85542)
- 划(84794)
- 编号(79526)
- 资助(74786)
- 成果(62968)
- 重点(57076)
- 发(55643)
- 部(55365)
- 课题(54379)
- 创(52659)
- 创新(49071)
- 科研(48361)
- 国家社会(47493)
- 大学(47028)
- 期刊
- 济(161115)
- 经济(161115)
- 研究(104066)
- 中国(75987)
- 农(74878)
- 学报(58062)
- 科学(54710)
- 农业(51235)
- 管理(49723)
- 大学(44923)
- 教育(43658)
- 财(43260)
- 学学(42092)
- 技术(34239)
- 业经(32155)
- 融(30468)
- 金融(30468)
- 业(24672)
- 问题(23475)
- 经济研究(22564)
- 财经(21586)
- 图书(21085)
- 资源(19596)
- 版(19355)
- 科技(18519)
- 经(18346)
- 技术经济(17994)
- 现代(16988)
- 理论(16786)
- 统计(16684)
共检索到540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罗海凤 赵翔 王静 蔡博诚 潘雨飘
研究目的:提出一种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规模与空间格局协同预测模拟模型,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依据。研究方法:首先对社会经济宏观因素影响下的区域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规模进行分析,进而利用土地利用时空建模方法对农村建设用地图斑的整治概率进行预测,实现潜力规模约束下的整治潜力空间格局模拟,并以湖北省宜城市为案例区对模型的性能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宜城市2021—2035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理论和现实潜力规模分别为4 912.46 hm~2和2 201.94 hm~2;(2)模型对宜城市农村建设用地图斑的整治潜力格局模拟准确率为81.58%,召回率为0.987 9。研究结论:模型实现了对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规模与空间格局的协同预测与模拟,能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专项规划提供更加精细的决策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雪松 陈俊励 刘殿锋 赵翔
农村宅基地退出潜力具有典型的地域分异性和空间关联性特征,是分类实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础。本文基于理论潜力、意愿潜力和现实潜力3个层次,深入探讨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内在逻辑关系,运用空间组合分析和耦合度模型,提出一种农村宅基地退出潜力分层协同分区方法,以湖北省宜城市为例揭示3类农村宅基地退出潜力的分异特征和耦合关系,识别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分区类型及其优化方向。结果表明:(1)宜城市农村宅基地退出理论潜力分布广泛,意愿潜力和现实潜力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特征,外出务工人数占比是影响农村宅基地退出意愿潜力的重要因子;(2)3类退出潜力的组合分析显示超过一半的村(社区)具有分级一致性,而分级组合非一致区的3类潜力以低水平耦合为主;(3)宜城市农村宅基地退出可划分为5个区,包括优先退出区、重点退出区、一般退出区、弹性退出区和意愿限制区;其中,优先退出区是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改革试点的重点。政府应在明确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转型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构建以农户利益为中心的差异化分区退出机制和农户长久利益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志伟 周洁
湖北省宜城市位于鄂西北部,汉江中游,面积2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12万亩,其中水田46.23万亩,旱地27.89万亩,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2004年以来,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伟强 郭蕊蕊 谢晓彤 王淇滔
为了挖掘"十三五"规划期间河南省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潜力,有效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形势,减少闲置废弃地、低效用地等的浪费现象,采用人口预测模型、人均用地指标法和多因素综合法等,测算全省124个县(市)的综合整治潜力并提出各县(市)在新一轮整治规划中可整治的指标分配任务。结果表明:现状农村建设用地面积利用粗放,到2020年全省理论整治潜力非常大;全省到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潜力远远高于规划目标整治面积,各县(市)之间的综合潜力差异性也较大。研究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充分发挥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潜力,提高整治能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伟强 郭蕊蕊 谢晓彤 王淇滔
为了挖掘"十三五"规划期间河南省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潜力,有效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形势,减少闲置废弃地、低效用地等的浪费现象,采用人口预测模型、人均用地指标法和多因素综合法等,测算全省124个县(市)的综合整治潜力并提出各县(市)在新一轮整治规划中可整治的指标分配任务。结果表明:现状农村建设用地面积利用粗放,到2020年全省理论整治潜力非常大;全省到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潜力远远高于规划目标整治面积,各县(市)之间的综合潜力差异性也较大。研究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充分发挥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潜力,提高整治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土地整治潜力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科 刘田喜 陈汉华 邓贤斌
本文概括了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初见雏形的十种典型模式,着重分析了十种模式的共同路径,即围绕完善宜居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两个基本目标,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以农民向城镇和新社区集中为起点,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努力提高"三化水平";二是从农民住房建设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入手,软件、硬件建设配套推进;三是以培育特色产业为中心,壮大支撑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四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调动农户、集体和社会参与建设新农村及发展农业生产的多个积极性。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典型模式 共同路径 中部地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冉澎铼 胡守庚 瞿诗进 童陆亿
中小尺度地区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促进中小城镇有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基于后备建设用地数量、质量以及空间分布等多维要素,构建县域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以长江经济带中游武汉城市圈团风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维度下的后备建设用地状况差异显著,多维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衡量县域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综合状况。具体而言,现有土地开发强度下,团风县后备建设用地数量状况较好,总面积达94.75 km~2,人均约278 m~2;但质量状况总体较差,高、中等后备建设用地数量少,分别仅占总量的14.81%与31.95%;空间分布上,部分后备建设用地距离集镇较远且分布相对零散不便于后期规模开发。镇域尺度综合评价显示,镇域间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差异明显,在全县大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平原地区高、丘陵山地低的分布态势。总体上看,团风镇、回龙山镇与总路咀镇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较大,可作为后期重点开发建设区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向 胡业翠
[目的]通过分析全国范围内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空间分异特征,并进行潜力类型区的划分,有助于明确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重点区域与时序安排,针对性提出整治潜力实现的行动路径与政策举措。[方法]以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为基础,从整治迫切性、自然适宜性、经济可行性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并利用多因素空间聚类分析法划分潜力类型区,识别潜力挖掘的限制性因素与实现路径。[结果]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空间差异显著,高值区多分布在华东和东北地区,低值区多为西南和青藏高原区;将全国整治潜力类型划分为11个一级区和34个二级区,优先整治区多分布在中国华东地区,暂不适宜区多分布在西南和青藏高原区。[结论]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普遍较高,各个地区应根据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确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重点区域,制定分区分类差别化整治路径与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琳 刘清华
在市县一级,城镇居住用地与农村宅基地有很多交叉和相近之处。城区居住用房有一大部分是私人建房,其高密度及私搭乱建现象与农村宅基地超占多占现象,均为违法用地的主要部分,目前依然有扩大之趋势,需要花大力气整治,以此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黎孔清 陈银蓉 余雪振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土地整治规划的核心问题。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在统筹国家政策、农户意愿和建立自然-经济-社会-生态-规划综合修正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科学测算了随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并提出适宜整治策略。研究结果:①随县18个乡镇综合修正系数介于5.15%~9.84%之间,表明理论潜力转变为现实潜力的可能性具有较大地域差异;②2011—2020年随县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为2 035.23 hm2,占理论潜力的17.80%,占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的10.01%;③可优先在潜力大的乡镇建立整治示范区,创新土地整治模式,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该研究测算方法及整治策略具有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开丽 张安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于缓解用地矛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重要作用入手,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规划、融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居民点 用地整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平
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大胆创新土地综合整治新理念,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探索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开发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三结合"的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拓展农村土地整治内涵跳出零散模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连片推进。在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推动下,截止目前,荆州区已建、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累计22个,建设规模46.75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敖荣军 蒋亮 梅琳 刘巧玉
运用真实市场潜力模型,分析2007—2012年湖北省县区工业市场潜力及其空间格局,并评估工业发展与市场潜力的空间匹配性。结果表明,市场进入性和市场规模决定了地区工业市场潜力。若仅考虑省内需求,湖北省工业市场潜力呈现以武汉、宜昌和襄阳为高值中心,以省域边缘地区为低值外围的空间结构特征。若同时考虑省内外需求,湖北省工业市场潜力则由东向西渐次下降。受生产供给能力和市场进入自由度等因素影响,湖北省工业发展与省内市场潜力县际分布虽显著正相关,但并不完全同步,与外省市场潜力的空间匹配性更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邓宣凯 刘艳芳 孔雪松 朱俭凯
为了合理测算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提出了一种在协同视角下,把农村居民点整治项目和农用地整治项目相结合的测算方法。以湖北省为例,计算其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现实潜力。测算结果明显小于传统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结果,并能充分体现农村居民点斑块规模、地形等重要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影响,说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研究认为运用该方法能充分运用图件等精确资料,测算结果更贴近实际,在省级及以上区域尺度简便易操作,因此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危小建 江平 马国庆
模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布规律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土地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利用格局存在空间异质性,对比不同地区格局特征规律对加深土地利用格局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以邻接的湖北省宣恩县和咸丰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基于局地因子、自相关因子和邻域因子的3种Logistic模型的模拟参数的一致性和异质性来对比研究两地的格局分布规律。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宣恩县和咸丰县的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存在共同的驱动因子和聚集效应,具有共性;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驱动因子在作用方向,大小方面存在差异,邻域因子在邻域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特征。研究结果对加深理解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分布格局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