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5)
- 2023(12609)
- 2022(10265)
- 2021(9508)
- 2020(7499)
- 2019(16574)
- 2018(15668)
- 2017(29591)
- 2016(16155)
- 2015(17451)
- 2014(17107)
- 2013(16991)
- 2012(15539)
- 2011(13853)
- 2010(13767)
- 2009(12500)
- 2008(12612)
- 2007(11203)
- 2006(9762)
- 2005(8275)
- 学科
- 济(71910)
- 经济(71845)
- 业(50085)
- 农(49973)
- 管理(44036)
- 农业(33110)
- 企(27985)
- 企业(27985)
- 财(26887)
- 方法(24031)
- 数学(21917)
- 数学方法(21809)
- 地方(20900)
- 业经(20455)
- 中国(19863)
- 制(14743)
- 学(13766)
- 财政(13291)
- 发(13115)
- 农业经济(12509)
- 务(12040)
- 财务(12024)
- 土地(11996)
- 财务管理(11982)
- 贸(11840)
- 贸易(11837)
- 易(11530)
- 企业财务(11454)
- 环境(11254)
- 体(11006)
- 机构
- 学院(224584)
- 大学(217731)
- 济(93812)
- 经济(92068)
- 管理(84234)
- 研究(77071)
- 理学(73803)
- 理学院(72984)
- 管理学(71857)
- 管理学院(71478)
- 农(63894)
- 中国(60180)
- 科学(49488)
- 农业(49218)
- 财(46750)
- 京(44450)
- 业大(43791)
- 所(39263)
- 中心(37180)
- 研究所(35594)
- 江(34532)
- 财经(33933)
- 农业大学(31405)
- 经(31047)
- 省(28939)
- 经济学(28360)
- 范(28274)
- 师范(27910)
- 院(27341)
- 州(26536)
- 基金
- 项目(159190)
- 科学(124881)
- 基金(115341)
- 研究(114565)
- 家(102818)
- 国家(101822)
- 科学基金(86352)
- 社会(75831)
- 社会科(71580)
- 社会科学(71561)
- 省(64563)
- 基金项目(62500)
- 自然(54614)
- 自然科(53309)
- 自然科学(53291)
- 划(52737)
- 自然科学基金(52318)
- 教育(49722)
- 编号(46127)
- 资助(43696)
- 发(36476)
- 农(36135)
- 重点(35875)
- 成果(34916)
- 部(34805)
- 创(33558)
- 国家社会(32357)
- 创新(31446)
- 课题(31302)
- 科研(30664)
- 期刊
- 济(108021)
- 经济(108021)
- 农(67976)
- 研究(61312)
- 中国(50658)
- 农业(46100)
- 学报(41324)
- 财(37548)
- 科学(36910)
- 大学(31467)
- 学学(30419)
- 业经(25106)
- 管理(23705)
- 融(21539)
- 金融(21539)
- 业(21222)
- 教育(17665)
- 技术(16162)
- 财经(16114)
- 问题(15993)
- 经济研究(15685)
- 农业经济(14894)
- 版(14839)
- 农村(14467)
- 村(14467)
- 经(13809)
- 资源(12975)
- 业大(12592)
- 世界(11607)
- 农业大学(11303)
共检索到332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玉波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农民集体势必成为与地方政府相互争利的土地供给者。从国家致力于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盘活巨大农村建设用地资源、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土地财政模式构成等方面系统分析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机理。选取农村建设用地与土地财政数据,采用关联系数方法,结合区域临近原则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二者在31省(市)的关联度分为高度、中高度、中度、中低度、低度5个区域。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国有用地供应面积、平均土地出让价格评判出农村集体与地方政府建设用地供给竞争程度区域差异;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面积及可入市系数、面积使不同区域地方政府减少的土地出让规模及收益程度;考查土地出让金弥补地方财政赤字情况、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减少地方财政来源对公共设施建设支出影响区域差异;评判地方债务规模、财政收入与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减少地方政府出让金对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的区域差异,进一步演绎出各区域破坏式的政府财政增收与融资行为。从国家制度层面改革与规划引控、征收物业税、允许与规范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与指标异地流转等方面,构建不同区域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兴利除弊调控政策。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 入市 土地财政 区域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玉波
新型城镇化还需要土地财政发挥正向作用,加之农村建设用地低效、隐形市场的存在以及国家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土地财政必然驱动农村建设用地入市。选取2001—2015年土地财政与农村、城镇建设用地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区域临近原则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我国31个省份(未含港澳台地区)土地财政驱动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作用程度由高至低划分为7个区域。驱动程度最强的区域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潜力相对于国有土地出让面积的替代作用最小。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对于农民财产性增收贡献、增加区域生产要素及推动经济增长、减少地方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农村建设用地 入市 区域正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莹 王玉波
从新型城镇化还需土地财政发挥一定正向功效、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及国家致力于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视角,探明未来时期土地财政驱动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作用机理。采用2000—2012年31省(市)土地财政与农村建设用地数据,测算2个系统潜在的耦合度及所处耦合协调状态,进一步结合SPSS统计软件"聚类分析",考虑行政区临近原则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将31省(市)划分为"高度"、"中度"、"中低度"、"低度"驱动区域。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家政策、土地财政与农村建设用地情况分析出驱动程度形成区域差异原因。从国家法律确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合法化、以规划引控有序流转、评估潜力指标入市价值、建立复垦整理指标结余储备库等方面,构建土地财政驱动农村建设用地入市的区域调控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必须抓住机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和政策手段,财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肩负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国锋 王洪亮
我国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分析了我国财政支持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 新农村建设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建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从“新”字立意开始分析,在寻找差异的过程中发现财政投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投入领域,并针对实际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了控制预案。
关键词:
财政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制度对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一、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分析(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界定。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重点,不是直接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傅志华 赵大全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多予"有了良好开端,"少取"迈出了历史性步伐,"放活"也在积极推进。财政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财政用于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过低,财政支农支出相对于农业需求来说仍然远远不足。加上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支农方式不完善、支农资金过于分散等原因,导致支农效果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铜山 陈明星
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作为新农村建设初期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财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合理安排和用好财政支农资金,充分提高其运行质量和效率,尤显迫切和重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文小才
本文论述了我国财政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必然性。指出在支持过程中,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激励引导;要采取合理的、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的支持方式;要确定具体的支持范围,由于财政资金的有限性,还要求在此范围内确定一定时期的优先支持的顺序。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公共财政 财政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萍
本文从分析我国财政支农投入政策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调整财政支农投入政策的着力点是: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发挥财政支农投入政策的引导作用;改革财政支农方式;调整和优化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结构;建立和完善稳定长效的农业投入机制和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加强对财政支农投入资金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支农资金的效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财政投入政策 调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嘉 刘鹏
本文立足新农村建设这一背景,通过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状况的分析发现,虽然国家的财政投入明显增长,但仍存在投入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是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应提升财政投入主体重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投入体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曲承乐 任大鹏
研究目的:分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为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及推广提出建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研究结果:(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合法存量并非源于法律授予,而是源于对既成事实的默许;(2)不均衡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量受到入市政策的刺激,将脱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设置的初衷,再加上耕地保护政策的限制,两者共同挤压了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空间;(3)多种农地利用政策的交互作用将会导致不同的农地政策在落地时出现目标冲突,进而影响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研究结论:应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全面入市之前厘清存量差异的均衡办法、使用权价格形成机制,简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所承载的多元目标,从而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更好的服务于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效军 汤惠君 欧阳孔仁
广东省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区域层面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不仅影响到广东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会影响到广东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从四大经济区域层面上对广东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诊断,分析和评判了其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和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2006年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75.5%;②在区域层面上,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分别为85.3%、71.1%、69.5%和67.0%,区域间差异明显;③各区域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农业基础设施和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东翼地区的经济实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清洁能源使用率等方面;西翼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恩格尔系数、清洁能源使用、饮用水质量以及垃圾实施集中处理程度低等方面;北部山区村的容村村貌和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落后方面。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差异 广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栾维新 王茂军
在深入分析大连市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现状的基础上 ,论证了调控农村建设用地是土地管理重点。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 5类 ,为村镇规划和土地整理规划提供依据。最后提出实施土地整理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 土地整理 大连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