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7)
- 2023(16295)
- 2022(14100)
- 2021(13200)
- 2020(10966)
- 2019(24902)
- 2018(24811)
- 2017(47015)
- 2016(25687)
- 2015(28877)
- 2014(28426)
- 2013(28089)
- 2012(25813)
- 2011(23198)
- 2010(23302)
- 2009(21337)
- 2008(20762)
- 2007(18511)
- 2006(16409)
- 2005(14229)
- 学科
- 济(101405)
- 经济(101290)
- 业(77123)
- 管理(67889)
- 企(54557)
- 企业(54557)
- 农(51809)
- 方法(40855)
- 数学(35159)
- 数学方法(34752)
- 农业(34456)
- 中国(27691)
- 业经(27017)
- 地方(25622)
- 学(24140)
- 财(23281)
- 技术(20071)
- 制(19364)
- 贸(17468)
- 贸易(17456)
- 易(16922)
- 发(16337)
- 环境(15475)
- 理论(15380)
- 银(15339)
- 银行(15288)
- 融(15081)
- 金融(15078)
- 和(14639)
- 行(14630)
- 机构
- 学院(358961)
- 大学(357181)
- 管理(140579)
- 济(140059)
- 经济(136969)
- 研究(126129)
- 理学(122042)
- 理学院(120593)
- 管理学(118434)
- 管理学院(117763)
- 中国(92820)
- 科学(82017)
- 农(80844)
- 京(76437)
- 所(64660)
- 业大(63386)
- 农业(62058)
- 财(61090)
- 研究所(59279)
- 中心(57805)
- 江(57279)
- 财经(48749)
- 范(48657)
- 师范(48139)
- 北京(47215)
- 院(45511)
- 经(44573)
- 州(43615)
- 省(41721)
- 经济学(40173)
- 基金
- 项目(253269)
- 科学(198051)
- 研究(182964)
- 基金(182539)
- 家(161769)
- 国家(160134)
- 科学基金(135828)
- 社会(114435)
- 社会科(107921)
- 社会科学(107892)
- 省(100585)
- 基金项目(97947)
- 自然(89214)
- 自然科(87035)
- 自然科学(87011)
- 自然科学基金(85444)
- 划(83935)
- 教育(81306)
- 编号(74495)
- 资助(73307)
- 成果(59870)
- 重点(56891)
- 发(55310)
- 部(54718)
- 创(53689)
- 课题(51192)
- 创新(50201)
- 科研(48532)
- 国家社会(46841)
- 计划(46557)
- 期刊
- 济(159313)
- 经济(159313)
- 研究(102965)
- 农(80912)
- 中国(72366)
- 学报(64522)
- 科学(59214)
- 农业(54889)
- 大学(48676)
- 管理(48182)
- 学学(46304)
- 财(43956)
- 教育(38251)
- 融(33011)
- 金融(33011)
- 业经(31484)
- 技术(29219)
- 业(27312)
- 经济研究(22860)
- 财经(22628)
- 问题(21745)
- 版(20394)
- 科技(19886)
- 经(19254)
- 业大(18692)
- 图书(18648)
- 资源(17721)
- 技术经济(16854)
- 现代(16366)
- 世界(16175)
共检索到530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如新 黄文芳
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许家草村为调查对象,在认识到当前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面临尴尬局面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实现垃圾“就地消纳”的可行性和必备条件。
关键词:
农村垃圾 “就地消纳” 可行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明国
“自然法”农业主张农业生产过程尊崇农作物的自然发生机制,实践的核心是土壤营养的“微生物富集培肥”和植保的“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通过对河南省的典型案例研究,发现三地农业农村废弃物治理中,农村废弃物制肥、养分回归田园土壤系统的农业自然法传统与“种—养—沼”“绿色种植养分平衡”“新型农村社区中消纳物管理”等现代生态管理的相得益彰,揭示了秸秆全量化农艺农技创新、技术性废弃物污染控制及“控源、洁流、增链”等绿色生产生活流程再造的政策意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邹娟平
目前国内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加快实施,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村物流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其中,专门针对农村地区日常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的物流体系的建构以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模式成为一个研究和实践难点。文章首先以衡阳市农村地区为例研究了乡村地区的物流现状,整理分析了乡村地区在废弃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若干建立农村废弃物科学物流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旨在为乡村振兴、农村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农村废弃物 物流体系 废弃物循环利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根 周传斌 朱慧芳 王如松
农村地区有机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处置已成为热门议题。以典型旅游型村庄——浙江省桐庐县阳山畈村为例,通过实地问卷及采样分析方法,探讨了农村废弃物产生特征、居民资源化利用意愿以及有机废弃物的就地资源化处置策略。结果表明:1阳山畈村的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0.29 kg·人-1·d-1,其中有机废弃物为0.15 kg·人-1·d-1,约占总量52.5%;村农业有机废弃物主要是黑木耳菌棒,产生量约为180 t·a-1。2当具备垃圾分类设施时,大多数村民愿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且有94.6%的人愿意使用废弃物资源化产生的有机肥,47.6%的人愿意承担资源化设施的部分运行费用。3提出了源头分类-就地处置的资源化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卞华 杨木侠 吴翠
通过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内涵,阐明了城镇化与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间的关系,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废弃物产生量巨大、逆向物流意识淡薄、逆向物流政策制度不完善、逆向物流网络系统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应增强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意识、完善农业逆向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合理的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系统、选择适当的废弃物资源化方式等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 废弃物 逆向物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陆文聪 马永喜 薛巧云 Holger Bergmann
治理集约化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开展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路径。本文以北京顺义区某村为范例,考察了集约化养殖废弃物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畜禽废弃物处理措施与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及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实施工业园区化的养殖环境管理制度,采用以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为支撑的废弃物处理措施,开展以生产有机肥料和生物燃料为主的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农牧系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农村人居环境。
关键词:
集约化养殖 废弃物污染 资源化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丰军辉 张俊飚 何可
利用第一手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Binary Logistic模型,从信息成本、学习成本、生产成本、风险成本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肥料化(23.17%)仍是目前农村主要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同时能源化(20.10%)、基质化(15.50%)等新型循环利用方式也日渐得到重视;而另一方面,农业废弃物遗弃比例也较高(26.75%)。2)信息成本、学习成本、生产成本是影响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以信息资源可得性表征的信息成本、以农技指导员的帮助和技术培训的作用表征的学习成本、及以劳动力资源和经济条件表征的生产成本均对农户是否进...
关键词:
农户 农业废弃物 循环利用 成本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妹娟 薛建宏
本文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以河北省魏县为研究对象,结合多项Logit模型,对农村居民固体废弃物治理服务支付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认知程度、家庭收入、性别和年龄对农村居民的支付意愿有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规模对农村居民的支付意愿表现出负向影响,并且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回归阶段的显著性也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珣 金书秦
中国是最大的农药消费国,2011年中国消费的农药超过178.7万吨。1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许多污染和健康问题,有丰富的研究集中在过度喷洒农药导致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上,却很少关注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随意丢弃也已经成为农村环境新问题(金书秦,2013)。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在全国棉区对近1500个农户的调查,约62%的农户在稀释完农药后直接将包装丢弃在田间或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明德 吴海勇 聂军 石生伟
【目的】研究稻草及其循环利用后的有机废弃物还田对稻田土壤肥力、生态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稻草等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无肥(O)和纯施化肥(CK)为对照,设置稻草、菌渣、牛粪、沼渣与减量化肥配施处理(NPK+S、NPK+FD、NPK+CD和NPK+BD),研究4种有机废弃物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CH4和N2O排放、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4种有机废弃物还田均可一定程度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及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水平;有机废弃物与减量化肥配施处理与CK处理相比,早稻略有减产,晚稻略有增产且实际收入也有所增加,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永鹏 杨凯 车越 林逢春
固体废弃物流向研究不仅是对资源流和物质流研究的深入和补充,而且在促进循环经济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闵行区为例,以统计资料和企业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闵行区近11年来工业固体废弃物(ISW)产生量及处理处置情况,重点探讨了工业固体废弃物流向(DISWF)及其驱动机制,基于生态型城区的建设指标及其内在要求,结合闵行区在DISWF调控和管理方面的实践,提出生态型城区DISWF调控对策,结果表明:①区域尺度上,ISW服从资源流动的"就近原则";产业尺度上,各行业的企业数量与其ISW输出量呈金字塔与倒金字塔分布,且行业间流量大于行业内流量;企业尺度上,单个ISW输出企业所对应的输入企业数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金文 沈根祥 钱晓雍 郭春霞 王振旗
农产品初级加工属于从田间到餐桌的中间过程,其废弃物产生、排放特征尚没有深入研究。研究采用文献调研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蔬菜采后初级加工的现状及废弃物产生特征。我国蔬菜产量居世界第一,蔬菜加工产品形式较为单一,多以原产地初级加工为主,产品多为初级加工的托盘菜、捆装菜等,鲜切菜、冻干蔬菜生产厂家较少。蔬菜初级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巨大,造成了较大的环境压力。通过调研上海郊区典型的托盘菜与鲜切菜加工场所,发现蔬菜采后加工损失环节主要是分拣以及冷藏,其中鲜切菜由于改变了蔬菜的结构,导致蔬菜呼吸作用增加,蔬菜易于变质,缩短了保存时间,尤其以叶菜类最高,在夏季损失率最高可达60%。蔬菜废弃物渗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平 卓凤萍 高立洪 蔡鸣
为了探索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含磷废水的方法,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作为醚化剂,在吡啶的催化作用下,通过接入季胺基团,改变农用秸秆的表面电性和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性能。在不同物料投加量、反应温度等条件下,将农用秸秆改性制备得到了一系列阴离子交换剂,并且以改性后农用秸秆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为指标,确定最佳改性条件以得到最佳改性产物。结果表明,在农用秸秆的改性过程中,物料配比、反应温度等都是影响改性效果的较为关键的因素,因此改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改性条件。与改性前农用秸秆相比,改性后农用秸秆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量大大增加。
关键词:
农用秸秆 改性 吸附 磷酸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汪坤 童昕 郭杰 张虹鸥
电子废弃物已成为全球增长最迅速的固体废弃物类型。论文首先系统梳理了“电子废弃物地理学”国际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出三大相互关联的核心议题:电子废弃物跨国贸易、空间流动与全球环境正义;电子废弃物的“全球拆解网络”与“全球生产网络”之间的物质循环、价值流通及地理联系;电子废弃物跨国贸易的“政治生态学”研究。其次,基于国际研究梳理与实证总结,揭示中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实践由草根阶层主导的“全球拆解网络”到国家权力主导、市场协同作用的“循环经济”的制度演化过程。国际研究为剖析国家尺度的制度演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这包括深入理解中国参与构建全球拆解网络的过程与机制、国家政治经济与环境治理模式对于“拆解中心”污染景观的生成与重构、环境整治过程中环境正义的复杂争论。最后,对现行废弃物治理的政策实践进行反思,提出将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纳入政策考量的实操建议,通过保障社会—生态正义,实现更高质量的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群芳
如今,英国的个人、团体和组织都在努力达到零废物产生的目标,强烈反对一次性的社会消费理念。据英国媒体报道,所谓的"零废弃物行动"10年前兴起于新西兰,是一个简单但能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