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3)
2023(6275)
2022(5205)
2021(5029)
2020(4058)
2019(9272)
2018(9190)
2017(16882)
2016(10124)
2015(11423)
2014(11501)
2013(11164)
2012(10474)
2011(9936)
2010(10084)
2009(9026)
2008(9059)
2007(8263)
2006(7513)
2005(6527)
作者
(28671)
(24945)
(24546)
(23012)
(15217)
(11943)
(10785)
(9587)
(9501)
(8908)
(8580)
(8205)
(7792)
(7782)
(7735)
(7658)
(7187)
(7183)
(7123)
(6949)
(6551)
(6354)
(6141)
(6007)
(5711)
(5679)
(5588)
(5454)
(5180)
(5138)
学科
(48379)
(41574)
经济(41531)
农业(32311)
(32282)
管理(17403)
业经(15525)
方法(13536)
中国(13225)
农业经济(12314)
数学(11963)
数学方法(11815)
(11593)
企业(11593)
(10014)
地方(9658)
(9372)
农村(9350)
发展(8775)
(8762)
(8656)
(8351)
(7603)
土地(7453)
(7297)
劳动(7296)
建设(7108)
收入(7053)
及其(6968)
(6601)
机构
学院(146216)
大学(138644)
(54771)
经济(53507)
研究(52922)
(50701)
管理(50017)
理学(44043)
理学院(43451)
管理学(42405)
管理学院(42170)
农业(38496)
中国(37975)
科学(34563)
业大(30889)
(29043)
(28616)
研究所(26274)
(25529)
师范(25324)
中心(24255)
(23905)
农业大学(23642)
(21636)
师范大学(19669)
技术(18800)
(18759)
(18668)
教育(18637)
(18359)
基金
项目(97234)
科学(76927)
研究(75431)
基金(67758)
(59585)
国家(58830)
科学基金(48808)
社会(45850)
社会科(42681)
社会科学(42670)
(41259)
教育(37401)
基金项目(36544)
(34717)
编号(33939)
自然(30448)
(30094)
自然科(29711)
自然科学(29701)
自然科学基金(29186)
成果(27230)
资助(26261)
课题(24663)
(23389)
重点(22643)
(22615)
(20232)
(19779)
(19630)
规划(19118)
期刊
(69530)
经济(69530)
(58287)
农业(39616)
研究(38249)
中国(36507)
教育(28167)
学报(26636)
科学(25261)
大学(20707)
学学(19896)
业经(19305)
(17380)
技术(16150)
农业经济(14336)
(13860)
金融(13860)
农村(13596)
(13596)
(13528)
管理(12301)
职业(11740)
(11089)
问题(10568)
世界(9678)
业大(9444)
农村经济(9088)
社会(8674)
资源(8655)
技术教育(8629)
共检索到219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悠  张晗  
以379名农村幼儿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在情绪衰竭维度较严重,且存在年龄和教龄差异;公办幼儿园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总分、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得分显著高于集体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毕帼英  张姝玥  许燕  
对16例幼儿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根据访谈结果编制了幼儿教师工作特征的测量工具。对146名被试的施测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得到6个因素:工作负荷过载、高情感投入、技能多样性、安全责任重、收入与发展不满意、缺乏领导和家长支持。幼儿教师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独特工作特征是高情感投入和安全责任重。经回归分析发现工作特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天梅  傅佑全  罗利  
探讨工作满意度在农村中学教师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工作满意度问卷和自编教师职业角色意识问卷对265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职业角色意识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职业角色意识、工作满意度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工作满意度在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水平  应孔建  
为了探索幼儿教师职业韧性的现状及其与职业承诺的关系,本研究随机选取江西省324名幼儿教师,用自编的《幼儿教师职业韧性问卷》和《幼儿教师职业承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职业韧性和职业承诺整体水平均不高,处于中等水平;(2)幼儿教师职业韧性与职业承诺存在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坚韧性、职业适应性、职业主动性和职业期望对继续承诺的正向预测力为20%,职业适应性、职业坚韧性和职业主动性对情感承诺的正向预测力为12%,职业主动性和职业期望对规范承诺的正向预测力为8%。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颜芳  
一、引言“工作倦怠”是美国的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一般认为它是由职业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标志的综合反应。工作倦怠常常发生于从事助人职业的个体身上,它的主要特点是对服务对象的冷漠和不负责任;情绪和身体的衰竭感以及各种各样的身心症状,如疲劳、易激怒、焦虑和抑郁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立  
文章在梳理认知失调理论主要观点基础上,从认知失调理论视角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作了如下分析:教师职业价值与某些职业价值间的价值观念冲突;教育变革的发动者与教师对教育变革的认识未统一造成教师的变革观念冲突;教师职业活动多重角色之间的角色观念冲突;教师的职业理念与从业行为间的矛盾导致观念与行为不协调;学校教师评价中的缺陷导致的行为与行为不一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衍  
探讨职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以165名职教教师为被试,研究了职教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结果:在职业倦怠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教龄差异,其中,教龄5~10年时职业倦怠程度最高;直接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可以有效地缓解情感衰竭,提高个人成就感。结论: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各维度上,教龄在5~10年的教师在情感衰竭和少成就化两个维度上与其他教龄的教师有显著性差异。直接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程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济洲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尤其表现在情感衰竭和成就感缺失方面。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农村学校封闭环境、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信息技术教师特殊角色以及个体因素相互作用结果,必须通过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社会认同度、强化信息技术考核标准、创建良好学校组织气氛、关注农村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等措施,来化解职业倦怠现象。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奕荣  魏扬帆  张澳环  王树生  黄建辉  
全面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系统深入了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探讨组织支持感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考察职业使命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职称的调节作用。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25所特殊教育学校289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组织支持感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职业使命感在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3)职称显著调节组织支持感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低职称教师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负性效应较强,高职称教师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负性效应较弱。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红艳  
通过对陕南某地方高校一百多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陕南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处于一般水平,和其他高校的调查结果没有明显差异。陕南地方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具有明显的年龄、职称、性别、兼职与否等方面的差异,其职业幸福感与离职意向显著相关,职业幸福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离职意向。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璐露  
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工作特征问卷对145名特教教师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1)职业倦怠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2)私立学校的特教教师的身心衰竭程度显著高于公立学校的特教教师。(3)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身心衰竭程度显著高于大专和本科学历的特教教师。(4)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5)职业倦怠中的身心衰竭维度与工作特征的全部维度都有较显著的正相关,而人格解体和缺乏支持与公平感呈显著正相关,成就感与感知社会偏见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但在各维度上的发展不平衡。(2)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工作特征的关系紧密且复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康勇军  屈正良  
对全国范围的职业院校1238名任课或兼课教师进行调查,比较职业院校不同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状况。结果发现,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的检出率分别为34.2%、15.7%和11.1%,情绪衰竭在婚姻、教龄、职称、兼任行政职务和学校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低成就感在年龄、职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人格解体在性别、学校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建国  
幸福是人的主观内心感受。幸福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结果得到大家认同,社会认同。一个人喜欢什么工作,不仅是天赋方面对这项工作比较敏感,也是处于内心深处的一种需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奇志  
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文章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预防和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芳  
近年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必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的原因有社会、职业和个人三个主要方面。因此,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期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消极心理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