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9)
- 2023(10417)
- 2022(8658)
- 2021(7969)
- 2020(6137)
- 2019(13837)
- 2018(13622)
- 2017(25503)
- 2016(13591)
- 2015(15175)
- 2014(15238)
- 2013(15488)
- 2012(15101)
- 2011(14219)
- 2010(14747)
- 2009(13716)
- 2008(13232)
- 2007(12181)
- 2006(11493)
- 2005(10879)
- 学科
- 济(86428)
- 经济(86360)
- 农(49421)
- 业(40113)
- 农业(33149)
- 管理(29249)
- 地方(27370)
- 中国(24391)
- 业经(21491)
- 方法(20040)
- 数学(17526)
- 数学方法(17437)
- 企(17047)
- 企业(17047)
- 发(15832)
- 地方经济(15259)
- 学(13957)
- 制(13927)
- 农业经济(12728)
- 发展(12553)
- 展(12530)
- 融(12249)
- 金融(12249)
- 贸(12176)
- 贸易(12158)
- 银(12037)
- 银行(12028)
- 行(11854)
- 易(11639)
- 环境(10836)
- 机构
- 学院(206171)
- 大学(199568)
- 济(100099)
- 经济(98176)
- 研究(80945)
- 管理(74307)
- 中国(64313)
- 理学(62241)
- 理学院(61487)
- 管理学(60649)
- 管理学院(60269)
- 农(52965)
- 科学(45708)
- 京(43050)
- 所(41559)
- 财(40816)
- 农业(39689)
- 中心(37013)
- 研究所(36941)
- 江(34299)
- 业大(34037)
- 财经(30684)
- 经济学(30298)
- 范(28925)
- 师范(28718)
- 北京(27718)
- 省(27661)
- 经(27657)
- 院(27651)
- 州(27052)
- 基金
- 项目(125660)
- 科学(99024)
- 研究(97837)
- 基金(88899)
- 家(76394)
- 国家(75572)
- 社会(65046)
- 科学基金(63829)
- 社会科(61164)
- 社会科学(61150)
- 省(51313)
- 基金项目(46806)
- 教育(41746)
- 编号(40957)
- 划(40848)
- 自然(36023)
- 发(35528)
- 自然科(35091)
- 自然科学(35086)
- 资助(34811)
- 自然科学基金(34440)
- 成果(33175)
- 农(30438)
- 发展(29770)
- 展(29300)
- 课题(28732)
- 重点(28125)
- 部(27780)
- 国家社会(27096)
- 创(25564)
- 期刊
- 济(134879)
- 经济(134879)
- 研究(69632)
- 农(59371)
- 中国(54203)
- 农业(40141)
- 科学(29753)
- 学报(29698)
- 财(27757)
- 融(26627)
- 金融(26627)
- 业经(26622)
- 管理(26331)
- 大学(24120)
- 学学(22844)
- 教育(22375)
- 经济研究(19724)
- 技术(18994)
- 业(18374)
- 问题(18158)
- 财经(15642)
- 农业经济(15312)
- 农村(15126)
- 村(15126)
- 世界(14826)
- 经(13690)
- 经济问题(13099)
- 技术经济(12419)
- 贸(11450)
- 版(11391)
共检索到351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鸿翔 周登科
1 改变现行农村工作方法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日前,我国正处于打破旧体制,建立和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变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由单元经济走向多元经济,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农村工作的方法也必须进行相应转变,主要是由如下因素所决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苗干臣
在较长时间里,不少地方的科委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科技项目上,曾一度被人们称为“项目科委”。由于没能履行主要职责,地方科委的路子越走越窄,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科委的工作不适应改革洪流出现的新情况,尤其是不适应基层科技工作出现的新变化。如:基层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已变成为经济建设服务;商品经济中的竞争机制引进了科技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把追求效益作为主要目标,并开始产生依靠技术进步的内部机制,商品经济加速了农业自然经济的解体,也逐渐开始对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松光
保险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保险基金,对财产或人身因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的一项重要的经济事业。它具有防灾补损、支持生产、安定群众生活、推动技术进步和聚积经济建设资金等多方面作用。它是商品生产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商品经济的活跃。目前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詹武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十年来,农村商品经济象城市商品经济一样,得到了蓬勃的、迅速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所开展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本松
农业银行是农村资金活动的中心。做好银行的结算工作,对于加速资金周转,促进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不断发展,银行的结算工作已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及个体工商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锡钧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是1988年组建的市辖县级区。几年来,他们坚持深化农口改革,初步闯出一条以农口部门牵头,以专业公司为核心,以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的农工商技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城市、致富农村、搞活自己的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新路子。文字不长,值得一读,很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经勇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现实证明:中国农村的发展必须以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为前提。只有当我国农村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突破了自然经济的狭隘界限,才有可能创造出比以前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显著地提高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 近读李建勇博士所著《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运行机制》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曹景椿
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农民的生育观、生育行为已经和将要产生什么影响?目前有人主张,“农民富了,计划生育难搞了”;有人主张,“商品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导致农村生育率的下降”。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辽宁省的一些县、乡进行了调查,据以提出我们的看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宜楠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对于振兴广西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广西农村商品经济如何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一、发展广西农村商品经济的立足点笔者1984年在《广西经济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说:“广西经济发展不可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历史大道。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从利用本国或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始的。”同时指出,建立起一个具有亚热带山区经济特点的农业体系和大量开发有色金属矿,是广西经济发展的“立足点”。经过两年思考现在再进一步展开这一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廷皆
(一) 不发达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要在短期内实现大发展是比较困难的。从整体看,不发达地区的落后,更多的是受可以避免的不合理因素的影响,抑制着不发达地区经济的滞后发展,这些因素也就成为我们启动不发达地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忠魁
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是支撑体系,是保证农村商品生产赖以进行的系统和网络。它是由分属于不同部门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如:财金、社会保险、生产资料供应、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以及技术等联系起来形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梁太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一批劳动力从单一的粮食生产中解脱出来,他们走出土地务工经商,专营或兼营工、商、服务、运输、林、牧、付、渔和农产品加工等各种行业。近几年,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区域、专业市场大发展,家庭工厂(场),联办工厂如雨后春笋。农村商品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一部分农民开始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这部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学红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专业户、富裕户成批出现。他们利用科学种田,充分发挥特长,改变了以往的生产结构,使家庭收入连年提高。农民经济生活的改变必然会对家庭生育计划带来重要影响。出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华 邹帆
农产品流通服务是产后的农产品购销、包装、贮藏、保鲜、运输及加工等社会化服务活动的总称。它不仅是农副产品从生产领域转入市场及消费领域去实现其价值和补偿投入的桥梁,而且是促使农村经济最终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下面以广东为例,对强化流通服务的问题作些分析探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汝谦
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10多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生产和整个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势头,总的是好的,为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加快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仍是严峻的。一是要求农业生产持久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