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7)
- 2023(12613)
- 2022(10633)
- 2021(9882)
- 2020(8019)
- 2019(17883)
- 2018(17685)
- 2017(32865)
- 2016(17999)
- 2015(19746)
- 2014(19298)
- 2013(18571)
- 2012(16924)
- 2011(15410)
- 2010(15752)
- 2009(14814)
- 2008(14836)
- 2007(13849)
- 2006(12461)
- 2005(11239)
- 学科
- 济(66791)
- 经济(66691)
- 业(66416)
- 管理(57839)
- 农(49583)
- 企(45874)
- 企业(45874)
- 农业(33122)
- 业经(24664)
- 制(20817)
- 方法(20738)
- 财(19789)
- 中国(19383)
- 技术(18611)
- 数学(16894)
- 数学方法(16673)
- 体(15263)
- 地方(14056)
- 银(12505)
- 银行(12488)
- 农业经济(12481)
- 发(12403)
- 技术管理(12298)
- 策(12160)
- 行(11952)
- 务(11609)
- 体制(11582)
- 财务(11580)
- 财务管理(11540)
- 学(11480)
- 机构
- 学院(249250)
- 大学(241887)
- 济(102653)
- 经济(100435)
- 管理(97110)
- 理学(82828)
- 理学院(82023)
- 研究(81320)
- 管理学(80814)
- 管理学院(80340)
- 中国(65334)
- 农(55095)
- 京(49981)
- 财(49137)
- 科学(46761)
- 农业(41370)
- 江(41174)
- 业大(39806)
- 所(39616)
- 中心(39255)
- 财经(37227)
- 研究所(34903)
- 经(33599)
- 州(32223)
- 范(31742)
- 师范(31471)
- 北京(30742)
- 经济学(29735)
- 院(29000)
- 省(28522)
- 基金
- 项目(161282)
- 科学(128663)
- 研究(126175)
- 基金(115316)
- 家(99003)
- 国家(97958)
- 科学基金(85169)
- 社会(81541)
- 社会科(76787)
- 社会科学(76767)
- 省(66460)
- 基金项目(61296)
- 教育(56911)
- 划(53183)
- 编号(53112)
- 自然(51291)
- 自然科(50077)
- 自然科学(50069)
- 自然科学基金(49224)
- 资助(43543)
- 成果(43095)
- 创(39294)
- 制(37539)
- 课题(36815)
- 重点(36243)
- 发(36138)
- 创新(35843)
- 部(35698)
- 国家社会(33616)
- 性(32610)
- 期刊
- 济(128251)
- 经济(128251)
- 研究(74501)
- 中国(61564)
- 农(60602)
- 农业(40641)
- 财(39785)
- 管理(36409)
- 学报(35271)
- 科学(34593)
- 教育(31182)
- 大学(28885)
- 业经(27572)
- 学学(27106)
- 融(27066)
- 金融(27066)
- 技术(23420)
- 业(19410)
- 财经(18288)
- 问题(17011)
- 经济研究(16757)
- 经(15780)
- 农村(15282)
- 村(15282)
- 农业经济(15038)
- 版(14691)
- 科技(14025)
- 技术经济(13224)
- 世界(12876)
- 经济问题(12168)
共检索到392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安国 蒋美英 杨开忠 史季铧
本文以中国工业废水排放治理为例,以1993~2007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经济计量模型针对环境政策与环境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和交叉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环境政策和环境技术创新对于工业企业的废水减排行为具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环境政策和环境技术创新之间具有双向促进作用;从全国和区域层次来看,环境政策的边际减排效果与环境技术创新的边际减排效果之间并无大的差别;环境政策的边际减排效果与环境技术创新的边际减排效果依中部地区高、东西部地区低的规律分布;单位GDP工业废水减排量随工业经济活动水平的上升而递减。
关键词:
环境政策 技术创新 交叉效应 区域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建华 吴林香 吴儒练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鄱阳湖区面临着人口剧烈增长、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趋势,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日益变得严重。湖泊富营养化现象的出现,生态系统面临恶化,对当地人体健康、生态安全以及生产、生活和旅游业发展已构成重大威胁,也成为当前鄱阳湖区生态安全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分析了鄱阳湖生态安全现状,工业废水排放量大、重复使用率低和工业废水中的多种不达标因素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对鄱阳湖工业废水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对监测系统加强管理的办法。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安全 工业废水 治理措施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余官胜
在经济全球化和环保理念的推动下,贸易开放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较为热门的议题,然而以往的文献却仅集中于分析贸易开放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而忽视了对污染治理的影响。本文则着眼于分析了贸易开放和FDI对污染治理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发现贸易开放和FDI能通过影响产品价格和资本利率对污染治理产生影响;并且利用工业废水治理数据通过实证发现进口贸易会提高污染治理水平,而出口贸易和FDI则会降低污染治理水平。针对理论和实证研究所得的结论,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开放 FDI 污染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平 周丕东
通过对六盘水市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实践的调研,本文剖析了农村"三变"改革的背景、内涵和改革效应,从丰富和发展"两个飞跃"理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施精准扶贫有效脱贫、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价值,并从资源资产确权登记、股权量化与收益分配、产业平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引进、风险防控机制构建等方面揭示了开展农村"三变"改革需要抓好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政府作用、兼顾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剑勇 来明敏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同时引起以废水污染为主要形式的环境状况急剧恶化。如何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农村工业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的课题,并在研究中取得了以下两个基本成果:一是强化现有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二是引入排污权交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方林 朱大威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抓手之一。本文探讨了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存在的闲置率高、权能受限、混乱无序、确权颁证缓慢等阻点问题,总结了典型省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提出了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主要内容和选择策略。
关键词:
宅基地 改革 路径 案例 策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红彬 刘兆德 陈雯
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大小受工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工艺及设备水平、管理政策、环境法规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选取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的主要污染排放指标 ,重点分析工业经济规模、工业行业结构、工业技术进步以及环境治理投资等因素与工业水污染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政策的实施 ,工业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引起工业废水的显著增加。从制造业结构看 ,有些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对其结构调整比较敏感 ;相反 ,有些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对其结构的调整不敏感。工业技术进步和环境治理投资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负相关 ,说明工业技术进步、环境污染治理对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志鹏 付雪 周志恩
工业废水是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在投入产出模型中,重要系数的研究对于确定关键经济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采用损失量法对我国2002年工业废水排放的重要系数确定作了研究。通过以产业关联性和产业规模为受影响对象选取了16个公共重要系数,并由此确定了工业废水排放的关键生产链。工业废水排放重要系数的确定对于我国改进技术和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实现政府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工业废水排放重要参数分析也可适用于SO2污染、NOx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这对我国实现十一五规划污染排放目标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恒全 韩若祎
文章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各省人均GDP为度量指标,运用VAR模型,基于我国31个省八大经济区域1997—2015年相关数据,研究了我国各区域工业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八大经济区中,除东北地区与长江中游地区外,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的工业废水排放和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间的相互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且工业废水排放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方差贡献度比经济增长对工业废水排放的预测方差贡献度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庄汝龙 宓科娜 梁龙武
基于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环境统计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SARAR计量模型系统刻画了工业废水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与空间集聚特征,并进一步揭示其驱动因素及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工业废水排放逐年减少,但废水排放总量不断上升,表明中国废水排放主导源已经发生替变;(2)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省际格局特征,胡焕庸线可看作工业废水排放"热区"与"冷区"的分界线;(3)中国工业废水排放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集聚趋势逐年加强;(4)SARAR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城镇化推进、第二产业发展、人口增长依次是中国工业废水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与全国相比,热区的SARAR模型估计结果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但各驱动因素的影响效应略有不同。
关键词:
工业废水 格局特征 驱动因素 中国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曲克明 马绍赛 祁铭华 卜雪峰 乔向英 袁笳文
印染废水、电镀废水、农药废水都是常见的 ,易进入近岸海域的工业废水。作者通过室内实验 ,研究了这 3种工业废水及其混合物对中国对虾胚胎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 ,印染废水、电镀废水和农药废水及其混合物对中国对虾胚胎发育孵化有显著影响的最低浓度分别为 1%、0 4 %、1%和0 5 %。对中国对虾胚胎起始半数致死浓度 (95 %可信限 )分别为 2 94 % (2 4 5 %~ 3 5 2 % )、1 19%(1 0 1%~ 1 4 2 % )、2 6 8% (2 31%~ 3 10 % )和 1 38% (0 6 1%~ 3 13% )。以对中国对虾胚胎起始半数致死浓度为指标 ,这 ...
关键词:
工业废水 中国对虾 胚胎 毒性效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曲克明 陈民山 马绍赛 辛福言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印染废水、电镀废水、农药废水3种工业废水及其混合物(等体积混合)对牙鲆胚胎的毒性效应。印染废水的主要有毒物为苯胺(20mg/L)和苯酚(24mg/L),电镀废水主要有毒物为锌(1970mg/L)、铜(9mg/L)和铅(7.5mg/L);农药废水及混合物主要有毒物为久效磷和亚磷酸盐。实验表明,这4种类型废水对牙鲆胚胎发育孵化有显著影响的最低体积分数分别为0.5%、0.15%、0.25%和0.25%;对牙鲆胚胎起始半数致死浓度(95%可信限,体积分数)分别为3.38%(2.29%~3.87%)、0.81%(0.71%~0.92%)、1.57%(1.37%~1.82%)和1.48...
关键词:
工业废水 牙鲆 胚胎 毒性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敏 何伟军 张兆方 谭江涛
文章应用聚类分析将我国29个省市按照多年平均工业废水排放大小划分群组,利用组前沿和共同前沿模型测算2001—2015年工业废水处理效率并对无效因素进行分解,计算减排潜力。分析发现:改善工业废水处理效率可释放的工业废水减排潜力巨大,主要集中于中度和轻度工业废水排放区;多年间工业废水排放潜力呈现周期波动,工业废水处理非效率改善;工业废水轻度排放区主要由于管理无效率导致工业废水排放潜力较大,全国工业废水处理效率与技术差距无效率趋势相同。由此对各省市工业废水处理效率的提高及减排潜力的释放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奠定了农业持续发展、农村稳定繁荣的制度基础。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微观基础和宏观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创新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开辟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营体制的变迁和绩效,深入分析了当前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深刻变革、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等新形势对农村经营体制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营体制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