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06)
- 2023(16762)
- 2022(14012)
- 2021(12853)
- 2020(10670)
- 2019(24390)
- 2018(24335)
- 2017(46928)
- 2016(25081)
- 2015(28107)
- 2014(28094)
- 2013(27951)
- 2012(25644)
- 2011(23330)
- 2010(23620)
- 2009(21951)
- 2008(21158)
- 2007(18929)
- 2006(17293)
- 2005(15461)
- 学科
- 济(123672)
- 经济(123551)
- 业(71831)
- 管理(68206)
- 农(51450)
- 企(50315)
- 企业(50315)
- 方法(44621)
- 数学(38503)
- 数学方法(38103)
- 农业(34267)
- 中国(30287)
- 业经(30046)
- 地方(28316)
- 学(24289)
- 财(23049)
- 制(20703)
- 发(17495)
- 贸(17365)
- 贸易(17349)
- 易(16762)
- 理论(16694)
- 环境(16450)
- 银(16165)
- 银行(16125)
- 和(15896)
- 融(15557)
- 金融(15556)
- 策(15530)
- 行(15463)
- 机构
- 大学(364090)
- 学院(363741)
- 济(156510)
- 经济(153360)
- 管理(143941)
- 研究(127262)
- 理学(124425)
- 理学院(123091)
- 管理学(121048)
- 管理学院(120389)
- 中国(96076)
- 京(77572)
- 科学(76562)
- 农(72620)
- 财(66811)
- 所(63867)
- 研究所(57850)
- 业大(57607)
- 中心(57538)
- 农业(55375)
- 江(54297)
- 财经(53322)
- 北京(48987)
- 经(48481)
- 范(48471)
- 师范(48098)
- 经济学(46687)
- 院(44964)
- 州(43449)
- 经济学院(41645)
- 基金
- 项目(244576)
- 科学(192924)
- 研究(181858)
- 基金(178091)
- 家(154298)
- 国家(152950)
- 科学基金(131535)
- 社会(117045)
- 社会科(110526)
- 社会科学(110497)
- 省(94900)
- 基金项目(94486)
- 自然(82789)
- 教育(81129)
- 自然科(80840)
- 自然科学(80824)
- 自然科学基金(79362)
- 划(78506)
- 编号(74903)
- 资助(71925)
- 成果(60828)
- 重点(54069)
- 部(54045)
- 发(53618)
- 课题(50466)
- 创(50009)
- 国家社会(48611)
- 创新(46601)
- 教育部(46326)
- 科研(45720)
- 期刊
- 济(183878)
- 经济(183878)
- 研究(111722)
- 农(73934)
- 中国(72893)
- 学报(57228)
- 科学(53969)
- 管理(52074)
- 农业(49931)
- 财(48557)
- 大学(44657)
- 学学(42002)
- 教育(37755)
- 融(34652)
- 金融(34652)
- 业经(32676)
- 技术(31554)
- 经济研究(27897)
- 财经(26415)
- 问题(24647)
- 业(23811)
- 经(22682)
- 技术经济(19485)
- 版(18558)
- 图书(18509)
- 世界(18486)
- 理论(17346)
- 科技(16998)
- 现代(16990)
- 经济问题(16723)
共检索到550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志龙
本文借助高阳农村纺织业的变迁历史,探讨在农村工业化的演变进程中,农民家庭经营发生了怎样的变与不变。农民家庭经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家庭总收入的最大化,这一目标取向影响到了家庭经营的内部机制和成本计算。技术进步是农户经济能够与经济现代化相适应的关键。分工与专业化是农户能够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原因,在长期发展中,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工厂的分工与合作,使农户能够克服自身规模不经济的缺陷。
关键词:
农户经济行为 传统 现代 案例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苑鹏
本文以作者长期进行跟踪调查的东部地区某发达村庄20余年的经济变迁为切入点,应用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对工业化进程中发达村庄经济发展轨迹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炼工业化进程中发达村庄经济发展的一般性经验,同时探讨发达村庄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提出发挥发达村庄集体的组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将是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广华 史清华 汤树梅
本文运用大样本农户家庭调查资料 ,对决定中国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 ,从实际出发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好解释力 ,且能对各种类型的变量均有所考虑的储蓄模型。研究发现 :(a)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动机以及工业化等对储蓄率的上升贡献相当大 ,且为正值 ;(b)在解释区域间储蓄率的差异时 ,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c)家庭生命周期的“∪”型分布假说被拒绝 ,相反的“∩”型分布被发现 ;(d)当家庭财富与储蓄率的相关关系表现为负时 ,持久收入假说也被拒绝。
关键词:
农户 储蓄率 储蓄模型 异质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红军
本文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作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和农产品交易效率提升机制以及相应的具体途径。结果表明,在这两个经济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下,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向现代化转型,但如果不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农民迁移和就业方面的歧视,城乡收入差距并不一定会随之缩小。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从另一面表明,在二元结构、工业和城市偏向政策下,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间接促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财政和金融支持也难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这意味着,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破除阻碍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各种制度和障碍确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学军
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保存的1930年到1998年无锡保定农村系列调查资料,分析了以保定农户为代表的华北农户借债用途的结构及其变迁。研究发现,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20世纪末的70年中,随着农户经济处境的变迁,其借债用途发生了由非生产性借债为主转向生产性借债为主的颠覆性的变迁,制约农户融资的最根本约束因素是农户的信用抵押担保。
关键词:
农户 借债用途 农村调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贺刚
运用工业化指数与综合二元反差系数对中国各省级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分别加以测度,在构建个体固定效应Panel Data模型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工业化进程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工业化与二元经济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业化进入了优化二元经济结构阶段;各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强度个体固定效应明显,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其他地区弱;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仍是我国当前的一大难题,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重点在西部,难点也在西部。
关键词:
工业化 二元经济结构 面板数据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洪远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户经济行为分析:研究框架 1.农村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的需要和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的现状 经济改革意味着在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其目标就是实现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换。农村经济改革使农村经济活动主体的自主决策地位大大提高,市场机制对农村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作用明显增强。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使农户变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确立了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和财产支配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雅丽 张莉莉
在借鉴"推-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全过程出发,构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力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农村劳动力 合力模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立刚 张中为
一直以来,改善农户金融服务、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主要是靠推动农户信贷资金的投放,却忽视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户金融需求的变化,进而导致农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放贷难"。论文在分析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基础上,阐明了农户金融需求的新特征、新趋势,并提出商业银行改善农户金融服务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小勇 白永秀
农户不仅追求收入的提高,而且要避免收入波动的风险。在正规风险规避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农户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发展出一些非正规机制来处理风险。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体制变化和结构变化使农村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了农户各种非正规风险处理机制的变化。目前,农户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事前的收入平滑机制来处理风险,有时甚至被迫承受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这会同时在效率和公平方面带来消极后果。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收入风险 非正规风险处理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喜梅 彭建刚
本文尝试引入系统隐功能的概念,对经济变迁中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逻辑重新进行了解释,认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虽然存在资源配置等显功能的不足,但其支持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成功转轨的隐功能明显,两相权衡,中国农村金融还是有效的。按此思路,今后农村金融的改革也要综合考虑其显功能和隐功能,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显功能 隐功能 演进逻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传忠 刘英基
农村工业化的推进离不开农村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农村服务业为农村工业化提供着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的支持,已经成为农村工业化能否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还主要面临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农村工业的分散性和人才缺乏、管理落后因素的制约。必须积极消除制约农村服务业发展的各种障碍性因素,才能推动其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农村服务业 障碍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爱明 魏晓洁 王德海
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安排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化快速进展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为了推进这一问题的解决,本文对朝阳区5种不同的集体经济产权变迁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其异同,剖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几条对策建议,以资借鉴。
关键词:
城市化 集体经济 产权制度变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润喜
一国工业化程度的推进,必然导致其涉农征税发生相应变革。一国在其工业化发展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通常会相应采取剥夺农业的税收政策、农工自养的税收政策和保护农业或反哺农业的税收政策。工业化进程与涉农征税变革二者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反映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农征税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
工业化进程 涉农征税 税制演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菊新
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居民生产劳动、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包括乡村居民居住、生活和活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人工环境,涉及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近3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已经有了较大范围和一定程度的改善。从总体上看,尤其是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政策后,乡村人居环境变化较大,东部发达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乡村人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