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42)
2023(15351)
2022(12750)
2021(11872)
2020(9746)
2019(22352)
2018(22543)
2017(42920)
2016(23800)
2015(26820)
2014(27324)
2013(26662)
2012(24253)
2011(21788)
2010(21802)
2009(20044)
2008(19395)
2007(17321)
2006(15456)
2005(13441)
作者
(70183)
(58580)
(57894)
(55213)
(36738)
(28120)
(26169)
(23282)
(22255)
(20717)
(19812)
(19663)
(18500)
(18439)
(17970)
(17887)
(17597)
(17178)
(16659)
(16594)
(14748)
(14605)
(14255)
(13496)
(13242)
(13169)
(12923)
(12862)
(11942)
(11780)
学科
(95792)
经济(95682)
(68228)
管理(62258)
(50965)
(46747)
企业(46747)
方法(39140)
农业(33870)
数学(33846)
数学方法(33439)
业经(26895)
中国(26370)
(21552)
(21064)
地方(20966)
(18876)
(15825)
理论(15475)
(14825)
贸易(14818)
(14736)
技术(14522)
环境(14515)
(14386)
(14220)
银行(14170)
(14128)
(13898)
(13531)
机构
学院(336318)
大学(334236)
管理(132492)
(130006)
经济(127023)
研究(115589)
理学(114827)
理学院(113581)
管理学(111523)
管理学院(110953)
中国(86006)
(76033)
科学(74533)
(71916)
业大(59055)
(58939)
农业(58557)
(56252)
研究所(53993)
中心(52937)
(50556)
(45833)
师范(45367)
财经(44927)
北京(44766)
(41618)
(40898)
(40598)
(36899)
农业大学(36870)
基金
项目(234131)
科学(182545)
研究(172144)
基金(166895)
(146419)
国家(145096)
科学基金(123353)
社会(106516)
社会科(100365)
社会科学(100337)
(93803)
基金项目(89123)
自然(79763)
(77867)
自然科(77841)
自然科学(77818)
教育(77577)
自然科学基金(76370)
编号(72381)
资助(67543)
成果(58445)
重点(52137)
(50866)
(50702)
课题(49469)
(48050)
创新(44777)
科研(44407)
国家社会(43198)
大学(42502)
期刊
(149077)
经济(149077)
研究(95766)
(77182)
中国(68900)
学报(58858)
科学(52997)
农业(52434)
管理(44681)
大学(44507)
学学(42024)
(40507)
教育(39690)
业经(30190)
技术(29589)
(29297)
金融(29297)
(24856)
经济研究(20923)
问题(20689)
财经(20545)
(19147)
图书(17844)
科技(17519)
(17417)
业大(17120)
技术经济(16370)
资源(15875)
理论(15668)
农业经济(15385)
共检索到494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晓昀  吴纪宁  
新型工业化的综合评价是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有效的测度,要突出反映工业化质量、工业化的协调性和工业化的可持续性。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从上述三方面科学的构建,以全面反映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状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克俊,曾科  
文章在对现有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根据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匡远配  陈代双  
本文构建起多层次农业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以阀值法进行无量纲处理,建立了农业工业化指数计算公式,并以湖南省的数据对这一指标体系进行检验,科学评价了湖南农业工业化的程度,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春艳  姜慧  
针对工业化水平和工业化质量构建了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影响中国山东省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与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进行横向比较,以明确差距,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韡韡  李平  
本文从界定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出发,明确建立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要求,从内涵出发选择建立指标体系,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求解,同时构建新型工业化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本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春  李健  
如何建立一套反映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而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程度进行监测和分析是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一个基础性问题。本文总结当前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三大特点,并紧扣新型工业化内涵,在已有反映工业化进程和反映工业化增长质量两个方面的指标基础上,加入体现新型工业化"新"的方面的指标,构建了新型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及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小允  许世卫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方略与新目标。科学合理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既是评价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进展的标尺,又是检视短板弱项的工具,有助于平稳有序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本文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内涵,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实际,探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研究表明,农业农村现代化由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2个一级指标构成。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包含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经营体系、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与政策支撑6个二级指标22个具体指标,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包含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农村教育文化、农村治理、农村社会发展5个二级指标17个具体指标,由此建立了一套包括3个层次共39项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实际发展情况,设定39个具体指标在2035年基本实现和2050年全面实现两个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素洁  黄序  
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 ,制定了北京市农村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测评方法 ,并运用其进行实证分析 ,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鸿彬  
我国城镇化质量能否全面提高,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评价农村城镇化质量需要构建一个涉及经济发展、设施环境、人民生活、社会进步等诸多因素的多层次的复合型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的前提是确立科学的构建原则,重点是指标的选取和权数值的确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村的电子商务,但是因为我国农村的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还严重缺失,这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对于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来说,建立一套健全的农村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万江  朱允卫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和生活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运用系统科学层次分析法提出反映农村全面小康的子系统,在子系统内严格选择个体指标并科学确定相应的指标标准值;然后根据各子系统和个体指标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分别确定其权重;最后再编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评价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有关数据对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状况及其前景进行了综合评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立清  李明贤  
本文以解决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量化问题为基本任务,概括了国内包括重庆市“简便实用型”、北京市房山区“新农村数字化模型”、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和南京市江宁区、湖南湘西自治州等地方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评价、简便可行、系统性、可比性和导向性等六大基本原则。文章采用AHP方法,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50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敬锁  袁学国  牟少岩  郑纪业  
农村科技进步在我国科技创新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开展农村科技进步评价是发展和提高我国农村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转化和科技进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的角度,运用增长率的概念,通过对2001—2010年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得出我国过去10年间的农村科技进步水平变化情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