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1)
2023(13982)
2022(11070)
2021(9994)
2020(7909)
2019(17564)
2018(17344)
2017(33146)
2016(17777)
2015(19735)
2014(19870)
2013(19746)
2012(18142)
2011(16335)
2010(16807)
2009(15868)
2008(16011)
2007(14789)
2006(13691)
2005(12725)
作者
(51628)
(43442)
(43255)
(40482)
(27510)
(20741)
(19349)
(16890)
(16549)
(15542)
(14880)
(14272)
(13981)
(13866)
(13348)
(13056)
(12665)
(12527)
(12489)
(12488)
(10928)
(10872)
(10601)
(10203)
(9918)
(9752)
(9667)
(9664)
(8775)
(8646)
学科
(87890)
经济(87783)
(85515)
(67189)
企业(67189)
管理(60252)
(49800)
业经(33645)
农业(33428)
方法(27570)
中国(26998)
(23766)
地方(23420)
数学(19476)
数学方法(19383)
(18211)
技术(18050)
(17002)
财务(16976)
财务管理(16959)
(16754)
(16051)
企业财务(16036)
(14846)
(14384)
贸易(14369)
(14364)
(13908)
(13863)
发展(13814)
机构
学院(265517)
大学(254654)
(117189)
经济(115003)
管理(105140)
研究(90034)
理学(89082)
理学院(88234)
管理学(87197)
管理学院(86705)
中国(73168)
(57708)
(53986)
(52229)
科学(51379)
(45005)
(43827)
农业(43397)
中心(41955)
业大(41276)
财经(40323)
研究所(40019)
(36429)
(34600)
经济学(34130)
北京(33850)
(33488)
师范(33206)
(31665)
经济管理(31064)
基金
项目(166631)
科学(133409)
研究(128436)
基金(120003)
(102359)
国家(101224)
科学基金(88602)
社会(85354)
社会科(80569)
社会科学(80550)
(68692)
基金项目(63674)
教育(55719)
(54372)
编号(53558)
自然(52934)
自然科(51713)
自然科学(51704)
自然科学基金(50822)
资助(46117)
(42857)
成果(42049)
(38248)
(37632)
重点(36676)
课题(36353)
(36302)
发展(35698)
国家社会(35309)
(35122)
期刊
(150228)
经济(150228)
研究(79930)
(62519)
中国(60727)
管理(42549)
农业(42092)
(41558)
科学(37389)
学报(35543)
业经(32392)
(30538)
金融(30538)
大学(28933)
学学(27671)
教育(25675)
技术(25327)
(21569)
经济研究(21176)
问题(20292)
财经(19982)
(17355)
技术经济(15948)
世界(15634)
农村(15615)
(15615)
农业经济(15565)
现代(14038)
经济问题(13991)
(13953)
共检索到422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淑云  
农村工业化的经济载体乡镇企业其运行机制凸现出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和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两大缺陷,偏离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纠正这些偏差,必须通过坚持一个原则走出三个误区,增强四种能力来解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新民  朱斌  
中国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应当是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要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吸取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外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经验,以可持续性科学技术、科学思想和科学决策管理为基础,支撑农业生产、农业系统和农村科技、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焕成  
1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本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步。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社会问题又严重地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檀秋  史雨琛  胥春雷  
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广袤空间和有利条件。在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传统农民如何向职业农民转型,又如何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性供给各类职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涵。近年来,引导新型职业农民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十分注重以市场和新技术等外部显性要素来激励其向职业化转变,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相对而言,针对“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引发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扩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求必须依托“农民”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理应更重视乡村社会巨变和城乡关系重组对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关系。在新发展阶段下,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轫为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开辟了崭新空间;二是新型职业农民的角色功能将从农业生产向乡村产业全链条全领域延伸叠加;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要衔接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过程全环节;四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一体设计要与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需求契合。基于此,坚持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多元复合角色功能;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坚持梯次推进、系统建构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体系;坚持精准施策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机制,将是今后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再德,邬万里  
上海郊区农村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首先,郊区农村工业的发展,增强了郊区农村的经济实力,到1993年,郊区农村工业年总产值达807亿元,比1985年增长近10倍,年社会总产值比1985年增长近8倍;其次,郊区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郊区农村产业结构向非农化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85年到1993年,郊区农村从事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比率由49.3%下降到27.0%,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比率由50.7%上升到73.0%;第三,郊区农村工业的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军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也是必然的选择。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又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河北省政府制定的《中国 2 1世纪议程河北省行动计划》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 ,结合石家庄市 2 0 0 1~ 2 0 1 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对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出了以国情为基点、以省情为依托、以市情为基础的探索性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曰瑶  杨友孝  
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问题,只有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有效地增加农民购买力,从而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进而保证粮食增产。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两个矛盾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化的矛盾以及小农经济与科技化之间的矛盾,面临的两个分离是家庭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分离以及传统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利益的分离。增加农民收入的规模经济论与乡镇企业论的确有成功的典范,但是,对我国更多的农村地区来讲,不具有普遍意义。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有两个,一是符合区域特色的区域农业专业化,二是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创新,将分散的家庭组织起来,以解决家庭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巨大矛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少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就是要建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视。针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遵循三项原则,即: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原则,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结合原则,可持续的农业科技推动原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令人忧虑,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们要倡导节约型消费模式,增强环保意识,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照  朱明  陈伟忠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将乡村振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重大国家战略。在分析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的基础上,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产权制度改革下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机制。结果表明,完善土地三权分置、水权水价改革、知识产权保护、集体资产股权量化等产权制度建设是实现农业生产要素可持续利用的先决条件,强化制度、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标准规范等约束机制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创新产业、财政、金融、价格等经济和市场激励机制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支撑。建议发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作用,推广地方创新成功经验和模式,推进全国层面的制度改革和政策创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山  
我国农业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在过去10年的进程中已经建立起了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旨在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的农村政策和法规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矛盾没有完全消除,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为此。本文就如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和乡村基层治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认为这三方面的制度变迁会相互影响,但农村土地产权的界定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娟  
为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难题,有必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正确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的缺陷,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冉光和  于法稳  
一、农村金融产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前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金融产业和农业之间的相互制约将越来越明显。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