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5)
- 2023(7980)
- 2022(6592)
- 2021(6158)
- 2020(5118)
- 2019(11600)
- 2018(11263)
- 2017(22308)
- 2016(12096)
- 2015(13531)
- 2014(13466)
- 2013(13613)
- 2012(12956)
- 2011(11716)
- 2010(11851)
- 2009(10887)
- 2008(10839)
- 2007(10069)
- 2006(9235)
- 2005(8254)
- 学科
- 济(57632)
- 经济(57572)
- 农(49595)
- 业(42433)
- 农业(33057)
- 管理(26081)
- 企(20592)
- 企业(20592)
- 方法(20508)
- 数学(18603)
- 数学方法(18451)
- 业经(18002)
- 地方(14773)
- 制(14190)
- 中国(13764)
- 财(12585)
- 农业经济(12505)
- 发(11220)
- 体(10912)
- 村(9603)
- 农村(9582)
- 学(9566)
- 发展(9353)
- 展(9254)
- 收入(9249)
- 贸(9152)
- 贸易(9148)
- 易(8865)
- 土地(8521)
- 策(8314)
- 机构
- 学院(177928)
- 大学(174090)
- 济(77329)
- 经济(75924)
- 管理(68605)
- 研究(62272)
- 理学(59671)
- 理学院(59019)
- 管理学(58102)
- 管理学院(57768)
- 农(54837)
- 中国(48874)
- 农业(41622)
- 科学(37685)
- 京(36676)
- 业大(35265)
- 财(33366)
- 所(31584)
- 中心(30851)
- 研究所(28520)
- 江(28479)
- 财经(26099)
- 农业大学(26032)
- 范(23962)
- 经(23930)
- 师范(23752)
- 省(23065)
- 经济学(23045)
- 北京(22619)
- 经济管理(22039)
- 基金
- 项目(120821)
- 科学(95456)
- 研究(89791)
- 基金(88054)
- 家(77017)
- 国家(76185)
- 科学基金(65034)
- 社会(59061)
- 社会科(55523)
- 社会科学(55508)
- 省(47967)
- 基金项目(47207)
- 自然(40321)
- 划(39603)
- 教育(39426)
- 自然科(39355)
- 自然科学(39348)
- 自然科学基金(38691)
- 编号(37135)
- 资助(35099)
- 农(31721)
- 成果(29437)
- 发(27742)
- 部(27649)
- 重点(26561)
- 课题(24885)
- 国家社会(24792)
- 创(24680)
- 制(23203)
- 教育部(23042)
- 期刊
- 济(94126)
- 经济(94126)
- 农(61051)
- 研究(51990)
- 农业(41462)
- 中国(40013)
- 学报(30141)
- 科学(28178)
- 大学(23947)
- 财(23082)
- 学学(22944)
- 业经(22709)
- 融(19915)
- 金融(19915)
- 管理(18853)
- 业(18715)
- 教育(16273)
- 农业经济(14869)
- 农村(14625)
- 村(14625)
- 问题(14156)
- 技术(13083)
- 财经(12227)
- 经济研究(11993)
- 版(11685)
- 世界(11536)
- 经(10499)
- 经济问题(10277)
- 业大(9804)
- 农村经济(9707)
共检索到272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剑
农村居民选择超市或集市购买的决定因素对"农改超"和"农超对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全国28个县(市)的1308位农村居民进行随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既选择农村集市又选择超市购买产品,但农村居民选择两者购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感知程度等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选择集市或超市购买的共同决定因素包括产品质量可靠性和购买便利性;不同的决定因素体现为,农村居民选择在集市购买主要取决于购买文化与习惯,而选择在超市购买则取决于超市销售服务水平,这种决定因素的差异导致农村超市与传统集市互补共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炜,贺炎林,陈训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蓉 高谦
本文在对农村居民购买力问题研究中,提出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劳动力共同的度量衡——大城市里流动人口的劳动,并通过考察认为,如果劳动力是决定收入分配的决定性要素,那么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村劳动力是最没有竞争力的一个阶层。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是公平的,劳动力的素质决定了其能获得的收入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并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不公”,而应理智地定义为“购买力分布不均”。并探讨了“购买力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实现购买力均衡化的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其芳
通过对湖南省112户农村居民的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超半数以上的农村居民不愿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还未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农村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养儿防老的态度、政府宣传商业养老保险的影响程度等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商业养老保险 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晓彤 王天新
口碑传播作为中国农村居民在生活中传播信息内容最丰富、最受信任的沟通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各种购买选择。本文从口碑传收双方特征、口碑信息类型与口碑传播对中国农村居民购买决策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入手,兼具考察产品类别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口碑传播者专业能力、意见领袖、感知风险、关系强度和口碑信息类型均显著影响口碑传播对中国农村居民购买决策的影响力,同时,产品类别的调节作用显著。
关键词:
口碑传播 农村居民 购买决策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钱东福 尹爱田 孟庆跃 宋春燕
目的:对影响甘肃省农村居民选择住院医疗机构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甘肃省农村居民选择住院医疗机构的主要因素是疾病类型、住院天数、收入、职业和性别。结论:提示应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卫生政策,满足弱势人群基本的住院服务需求,改进患者获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洪 胡书芝
目前大多农村居民认识到出生性别选择行为是一种越轨行为 ,但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影响尚处于比较模糊的认识状态 ,对国家实施出生性别控制政策的必要性认知上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对国家目前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认同状况也不容乐观 ,这势必会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政策的实施。因此 ,通过非制度化控制和制度化控制的有机结合 ,提高村民对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认知 ,对充分落实计划生育、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政策和措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出生人口 性别比控制 认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丽娜 徐凌中 王兴州 周成超
目的:了解威海市农村居民就诊机构的选择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入户调查资料,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到村卫生室就诊的患者占52.6%,县医院占17.3%,乡镇卫生院占15.1%,三者合计为85.0%;选择就诊机构主要原因是距离近(64.5%)和价格低(68.7%);居民选择不同就诊机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消费结构和健康状况。结论: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清香 张斌
本文利用2013年辽宁、宁夏、江苏、江西和贵州五省(区)农户调查数据,全面分析了农村居民住房条件、住房满意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居民住房满意度明显受到住房质量的影响,即使在控制了人口学特征、家庭特征、周边环境因素以及区域特征之后,住房质量仍然对农村居民住房满意度产生了正向影响,说明不同背景的农村居民对住房满意度具有相似的理解,各地区之间农村居民住房满意度具有可比性。同时,改善农村整体生活环境是提高农村居民住房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推进农村社区环境改善时,政府部门需要特别关注落后地区和经济困难群众的住房及其周围环境状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方帅
本文基于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调查,通过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出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普遍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完善商品流通网络,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等措施,以期能促进农村消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方帅
一、农村消费市场现状本次调查选择了比较具有代表性姜家堡等10个自然村,生活水平较好、一般、较差三个层次的290户农民,被调查人口609人,2008年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国强 石玉成
个体收入剥夺影响因素的确定对于降低农村居民的主客观个体收入剥夺水平、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CGSS2010数据,采用计量模型分别研究了农村居民主客观个体收入剥夺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影响农村居民个体收入剥夺的因素包括年龄、教育、家庭经济水平、房产数量、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年龄、教育及西部地区对这两方面作用方向不一致;仅对客观收入剥夺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因素是性别、非农就业、婚姻;主观收入剥夺方面,个人收入有显著降低作用,政治面貌的作用方向则相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辉 王征兵
本文使用1997—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运用二维Logit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地区差异明显,妇女健康状况较差,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下降,中学教育对提高健康水平作用明显,收入增加和家庭环境卫生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医疗费用的上涨抑制了健康水平的提高。文章认为,应该从加强农村居民的能力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针对妇女和中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从改善落后地区的医疗保健条件和环境卫生状况等方面入手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公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辉婕 鲁盼 汪兴东
[目的]探究农村居民生态产品购买的受偿水平并对其补偿标准进行精确测度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补贴政策,以最大效用地推动农村居民的生态消费。[方法]基于江西省658个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采用样本选择模型分析农村居民生态产品购买的受偿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测算其补偿标准。[结果]农村居民生态产品购买受偿水平受资源禀赋、生态认知和政策感知等因素共同影响;测算出农村居民生态产品购买受偿水平的动态调整区间为32.79~36.36元,政府支持农村居民购买生态产品的最优受偿率应为20%。[结论]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高度重视农村居民资源禀赋对其受偿水平的影响,加强农村居民资源禀赋积累;二是提高农村居民对生态产品的认知,强化生态产品政策宣传;三是建立管控与激励相结合的生态补偿制度,科学确定生态补偿标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申志伟 蒋远胜
本文使用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求研究课题组对陕西和四川550个农户中2273人的调查数据,以Grossman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分别采用二分Logistic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健康和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卫生室以及通村公路是四周患病率的显著影响因素,而对家庭医疗支出有影响的是性别、年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收入、通村公路、距乡镇距离和就诊机构,其中就诊机构是影响家庭医疗支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