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94)
2023(20738)
2022(17669)
2021(16530)
2020(13902)
2019(31717)
2018(31092)
2017(59307)
2016(32659)
2015(36317)
2014(36213)
2013(35595)
2012(32870)
2011(29294)
2010(29430)
2009(26738)
2008(26425)
2007(23170)
2006(20133)
2005(17165)
作者
(95908)
(80412)
(79512)
(76004)
(50651)
(38572)
(36011)
(31392)
(30366)
(28484)
(27263)
(27113)
(25439)
(25243)
(24949)
(24599)
(24348)
(23673)
(23087)
(22824)
(20087)
(19686)
(19588)
(18478)
(18084)
(17837)
(17763)
(17716)
(16341)
(16096)
学科
(127077)
经济(126920)
(92221)
管理(90111)
(69272)
企业(69272)
方法(57692)
(52894)
数学(50605)
数学方法(49918)
(42581)
农业(35014)
中国(33712)
业经(31584)
(29671)
地方(27269)
(25190)
(23018)
财务(22944)
财务管理(22879)
(22320)
贸易(22314)
企业财务(21775)
(21671)
理论(19957)
技术(19876)
(19199)
银行(19113)
环境(19034)
(18212)
机构
学院(457543)
大学(457465)
(178039)
管理(174906)
经济(174359)
研究(155529)
理学(152936)
理学院(151155)
管理学(148087)
管理学院(147274)
中国(115212)
科学(102156)
(98203)
(97526)
(86295)
(80190)
业大(79009)
农业(76523)
研究所(73558)
中心(71644)
(67127)
财经(66604)
(60944)
北京(60557)
(59870)
师范(59122)
(55727)
经济学(53742)
(53567)
(49730)
基金
项目(322785)
科学(251688)
基金(233850)
研究(227506)
(207844)
国家(206094)
科学基金(174944)
社会(143104)
社会科(135369)
社会科学(135332)
(126504)
基金项目(124240)
自然(116434)
自然科(113762)
自然科学(113722)
自然科学基金(111640)
(107245)
教育(103812)
资助(96351)
编号(91228)
成果(73191)
重点(72822)
(70253)
(68674)
(66591)
科研(62978)
课题(62778)
创新(62311)
计划(61084)
国家社会(59385)
期刊
(191203)
经济(191203)
研究(128051)
(94829)
中国(86423)
学报(85841)
科学(74003)
(67917)
农业(64447)
大学(64294)
学学(61189)
管理(58562)
教育(45015)
(38805)
金融(38805)
技术(36429)
业经(35743)
财经(31759)
(31335)
经济研究(29737)
(27183)
问题(26290)
(26260)
业大(24013)
科技(23086)
图书(21421)
技术经济(20475)
统计(20288)
资源(20233)
理论(20149)
共检索到659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清华  唐丽桂  
根据1997—2012年的统计数据,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其中,财产性收入基数小且增幅波动大,占人均纯收入比重低但稳中有升;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绝对差距不断拉大,但是并未表现出财富集中的趋势;农村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始终低于城镇居民,两者差距的相对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但是绝对差距仍在扩大;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增速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及其占比低于京、津、沪,且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及其差异性取决于其初始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霞  魏朝富  倪九派  殷帅  
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是研究农村居民点自组织演化规律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以研究区1∶2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等资料为基础,以ArcGIS 9.3为技术平台,结合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选取表征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形状和分布的11个景观指数指标,应用空间分析法和景观指数分析法,分析了重庆市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自然条件是影响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随着海拔和坡度的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和平均规模呈现出相对递减的趋势,且分布在阳坡上的多于阴坡。②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表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丘陵区农村居...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朱莉芬  司林杰  
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重庆统计数据,分析收入及收入结构对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层面分析,持久性收入及其边际消费倾向对农民消费影响最显著,提高持久性收入对农民的消费支出有正的影响;从收入结构分析,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消费的影响非常显著,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会极大地刺激消费需求。因此,应大力提高农民的持久性收入水平,并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预期和边际消费倾向;同时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家庭非农业收入的增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媛  陈立中  
根据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相关理论,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人口红利视角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空间交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在空间总体分布上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从局部看工资性收入的差异有所收敛。人口红利、城镇居民工资水平、城市化率都会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产生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兆征  
一、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一)现状分析。近年来,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起伏较大,增速较快,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07年、2009年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顺伟  
推进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调查了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考察了制约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穆哈拜提·帕热提  赵羽  
文章选取我国大陆31省际行政区域2000—2015年的相关数据,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及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空间分布差异格局,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通过计算空间自相关系数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高-高聚集”的现象、而西部地区出现“低-低聚集”。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各影响因素变量对周围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存在较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所有变量中二三产业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持、农民受教育水平、青中年人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玉钊  钟业喜  熊文平  
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相结合,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影响因素3个侧面对1997—2010年江西省县域农村居民收入的时空格局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受1998年洪涝灾害影响明显;区域相对差异总体上呈缓慢扩大趋势,绝对差异呈现波动性缓慢扩大趋势;县域农村居民收入空间相关性显著,高值区在赣北及赣中集聚,低值区在赣南集聚,集聚呈两极分化现象;收入水平在空间格局上表现为显著的南北差异,差异有不断增大的迹象;重大自然灾害、交通区位、与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区域发展政策及矿产资源等都是影响江西省农村居民收入时空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永明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显著不足。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不足的原因,提出了确认土地房屋产权,实施"宅基地换房",土地信托入股,交易地权房产,参与金融市场等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维哲  王鑫  
文章在分析陕西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制约陕西农民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因素,进而研究了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措施:构建农民产权制度保障、健全市场机制、培养现代农村人力资本、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充分发挥政府规范和引导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德祥,章晓英,许晓冬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覃建芹  
土地制度的缺陷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制约了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功能的发挥。为了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需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落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义博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如何保证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当前,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沉睡资本",未来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潜力巨大。广东东莞和重庆等先行地区在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方面做了诸多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助于从实践层面探索完善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华伟  
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中,财产性收入的绝对量依然很小,且其来源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章指出,应采取积极措施拓展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提高其财产性收入。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同时对于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也有很大的帮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健  孟庆跃  Winnie Yip  王丽娜  曲江斌  贾莉英  孙强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我国有9亿农民,农民感觉幸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文章采用昨日重现法,对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居民平均有12.79%的时间处于不幸福状态;有27.00%的居民U指数大于0,均数为47.03%,说明平均有47.03%的时间处于不幸福状态;不同特征人群的主观幸福感不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调查县、文化程度、相对经济状况、失眠状况、心情抑郁和时间压力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