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6)
2023(11412)
2022(9700)
2021(8922)
2020(7686)
2019(17563)
2018(17274)
2017(33624)
2016(18590)
2015(21271)
2014(21262)
2013(21377)
2012(20321)
2011(18555)
2010(18843)
2009(17673)
2008(17891)
2007(16575)
2006(14535)
2005(12919)
作者
(57029)
(48486)
(48219)
(45756)
(30567)
(23308)
(21896)
(18872)
(18170)
(17278)
(16569)
(16363)
(15177)
(15166)
(15134)
(15070)
(14904)
(14072)
(14017)
(13766)
(12147)
(12097)
(11933)
(11156)
(11012)
(10859)
(10859)
(10745)
(10008)
(9994)
学科
(86729)
经济(86636)
(56873)
(50560)
管理(45536)
方法(40280)
数学(36530)
数学方法(36235)
(34739)
企业(34739)
农业(33429)
业经(22360)
(20379)
中国(20262)
地方(17319)
(16805)
(16247)
(15779)
贸易(15777)
(15311)
(13096)
农业经济(12502)
(12372)
银行(12325)
(11994)
金融(11991)
(11750)
(11652)
财务(11637)
财务管理(11601)
机构
学院(282658)
大学(280724)
(117717)
经济(115359)
管理(105722)
研究(96430)
理学(92036)
理学院(90958)
管理学(89354)
管理学院(88837)
中国(73153)
(71609)
科学(60870)
(58327)
农业(55531)
(51953)
(50688)
业大(50293)
研究所(46207)
中心(45770)
(43581)
财经(41851)
(38159)
(37719)
师范(37325)
经济学(36368)
北京(35942)
农业大学(34553)
(34043)
经济学院(33315)
基金
项目(188642)
科学(147767)
基金(136891)
研究(136470)
(120019)
国家(118917)
科学基金(100573)
社会(87211)
社会科(82334)
社会科学(82305)
(75044)
基金项目(73055)
自然(64291)
自然科(62799)
自然科学(62775)
(62489)
教育(62453)
自然科学基金(61731)
资助(55928)
编号(55775)
成果(45494)
(42860)
重点(42693)
(41737)
(38843)
(38656)
课题(38316)
科研(36583)
国家社会(36274)
创新(36185)
期刊
(132575)
经济(132575)
研究(77946)
(74234)
中国(53767)
农业(50486)
学报(50433)
科学(44899)
(38501)
大学(38160)
学学(36439)
管理(31309)
(28612)
金融(28612)
业经(27708)
教育(26284)
(23995)
技术(21845)
财经(20743)
问题(19274)
经济研究(19105)
(17724)
(17440)
世界(15122)
农业经济(15117)
农村(15061)
(15061)
技术经济(14290)
业大(14286)
统计(13734)
共检索到412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辉  王征兵  
本文使用1997—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运用二维Logit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地区差异明显,妇女健康状况较差,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下降,中学教育对提高健康水平作用明显,收入增加和家庭环境卫生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医疗费用的上涨抑制了健康水平的提高。文章认为,应该从加强农村居民的能力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针对妇女和中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从改善落后地区的医疗保健条件和环境卫生状况等方面入手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公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永辉  王征兵  
本文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地区差异明显;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下降,妇女的健康状况较差;教育对改善健康有积极影响;收入的增加和家庭环境卫生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为此,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环境卫生设施的投资,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针对中老年人和妇女群体的医疗保健服务,改善落后地区的卫生设施和医疗保健条件,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公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庆双  王薇  王鹏  
本文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与收入之间呈循环关系。健康状况越好,个人收入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居民自评健康每增加一个等级,其收入将显著增加17.6%;个人收入水平越高,其健康状况也会越好,收入水平每增加10%,其健康状况将显著提高0.595等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琳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CHNS),实证检验了生育保险制度对中国女性工资、工作连续性和儿童照料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保险政策在我国当前显著加强了对女性的工资歧视,但也有在长期通过提高女性工作概率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连续性而改善女性就业的可能;同时,生育保险政策也带来了儿童非父母照料的显著增加和母乳喂养的不显著下降,而这二者可能对儿童发展不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德锋  张兵  王翌秋  
文章采用2000年和2006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江苏省农村居民数据,运用倍差法研究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考察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三种模式——风险型、风险福利性和福利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合作医疗没有改变农民的健康状况,并存在道德风险的倾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方  刘二鹏  
人力资本发展理论揭示了健康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深入挖掘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Probit模型研究了社会支持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状况,但不同社会支持类型的作用机理存在差别;正式社会支持增强了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可得性,但诱导的过度医疗行为可能会影响农村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客观评价;具有互助特征的非正式社会支持强化了疾病风险在亲朋邻里间的分担,因而促进了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社会支持对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以及地区差异。促进农村居民非正式支持网络发展、合理化解当前医疗保障领域的诱导需求并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政策的疾病预防功能,将有助于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持续提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小万,刘敬伟,段云峰,肖玉坤  
目的:了解宁乡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制定农村卫生改革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宁乡县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状况进行横断面抽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之间的两周患病率和自诉健康状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慢性病患病率与收入水平进行卡方检验时,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作用却不明显。结论:宁乡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增加收入对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有着显著的作用;但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步增加,健康所产生的边际收益呈现递减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颖科  刘海庆  
以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为基础,构造了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生产函数,并利用VAR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对影响健康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变量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人均GDP的增长、人均纯收入的增加、财政卫生支出占GDP比重的提高能够改善健康状况,人均卫生支出的增加和农村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能够降低死亡率。因此,提高健康纯收入,增加政府卫生和教育投入,倡导生产生活低碳化,完善疾病预防和治疗制度,增强公共政策的一致性,有助于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建新,王祖华,王左明,吴明,李刚,杨涛  
对居民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与分析,是了解医疗服务的潜在需求并对未来医疗服务需求量和卫生资源需要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也为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又是区域卫生规划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因此,本文通过对威海市居民健康状况的分析,发现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为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提供信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安琪  
文章使用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404个县、区和市的19449个样本资料(其中男性8875人),对男性身心健康、就医和体检、体育锻炼和休闲、计划生育责任等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影响男性健康的多元因素进行建模分析。研究结果未验证男性身心健康的总体状况比女性差的社会印象,但年老、受教育年限少、经济拮据、单亲、有病不及时治疗、受过社会不公正待遇、社会支持资源缺乏及家庭生活质量较低的男性身心健康状况较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申志伟  蒋远胜  
本文使用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求研究课题组对陕西和四川550个农户中2273人的调查数据,以Grossman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分别采用二分Logistic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健康和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卫生室以及通村公路是四周患病率的显著影响因素,而对家庭医疗支出有影响的是性别、年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收入、通村公路、距乡镇距离和就诊机构,其中就诊机构是影响家庭医疗支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忠  
我们的研究表明年龄与健康呈非线性关系,大约30岁以前为正向关系,30岁以后健康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而且呈加速趋势。女性的健康比男性差。婚姻状况对健康的影响为正,但对女性的影响更明显。相对于住在村庄的农村居民,城郊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更差。与国际上对发达国家的研究不一致,我们发现在我国体形偏胖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但偏瘦对健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尤其对女性,这符合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广大农村人口还比较贫困的实际情况。教育对健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家庭越大,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越好。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家庭中大家庭能共享更多资源、分担更多风险的情况。个人收入对健康的影响统计上显著,但经济上不显著。是否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国强  石玉成  
个体收入剥夺影响因素的确定对于降低农村居民的主客观个体收入剥夺水平、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CGSS2010数据,采用计量模型分别研究了农村居民主客观个体收入剥夺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影响农村居民个体收入剥夺的因素包括年龄、教育、家庭经济水平、房产数量、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年龄、教育及西部地区对这两方面作用方向不一致;仅对客观收入剥夺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因素是性别、非农就业、婚姻;主观收入剥夺方面,个人收入有显著降低作用,政治面貌的作用方向则相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艳丽  谭乐祥  闫菊娥  高建民  
文章利用陕西省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以自评健康作为健康结果变量,从定量的角度对农村居民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进行了分析。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分析计算集中指数并对其进行分解,探索健康结果不平等的来源和健康结果水平不公平的程度。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健康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经济水平、性别、年龄和家庭规模是影响健康结果的不平等的主要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雷阳阳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截面数据,描述了我国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并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通过逐步回归控制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各类因素。结果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家庭规模、家庭人均收入等因素均影响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另外,个人心情是否抑郁和个人生活方式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影响显著,但是医疗保险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个人、社区和国家三个层面全面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