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4)
- 2023(15807)
- 2022(13709)
- 2021(12918)
- 2020(10794)
- 2019(24969)
- 2018(24896)
- 2017(48956)
- 2016(26393)
- 2015(29874)
- 2014(29968)
- 2013(29510)
- 2012(27093)
- 2011(24436)
- 2010(24932)
- 2009(22977)
- 2008(22344)
- 2007(19936)
- 2006(17736)
- 2005(15394)
- 学科
- 济(111874)
- 经济(111749)
- 业(80260)
- 管理(74330)
- 企(58093)
- 企业(58093)
- 方法(52054)
- 农(51923)
- 数学(46417)
- 数学方法(45706)
- 农业(34415)
- 中国(27824)
- 业经(27800)
- 财(27127)
- 地方(22466)
- 学(20752)
- 制(20531)
- 贸(19870)
- 贸易(19862)
- 易(19308)
- 策(17803)
- 理论(17468)
- 技术(17005)
- 银(16081)
- 银行(16047)
- 务(15976)
- 财务(15899)
- 财务管理(15865)
- 环境(15850)
- 行(15290)
- 机构
- 学院(379432)
- 大学(375195)
- 济(154649)
- 管理(154043)
- 经济(151362)
- 理学(134460)
- 理学院(133130)
- 管理学(130666)
- 管理学院(130001)
- 研究(122303)
- 中国(92894)
- 京(78243)
- 科学(74554)
- 农(73763)
- 财(69302)
- 所(60353)
- 业大(60228)
- 中心(57192)
- 农业(56365)
- 江(55701)
- 财经(55550)
- 研究所(54753)
- 经(50674)
- 北京(49066)
- 范(48938)
- 师范(48567)
- 经济学(45280)
- 州(44850)
- 院(43646)
- 经济管理(41985)
- 基金
- 项目(258528)
- 科学(204180)
- 研究(191891)
- 基金(187682)
- 家(161871)
- 国家(160464)
- 科学基金(139138)
- 社会(120871)
- 社会科(114353)
- 社会科学(114322)
- 省(101693)
- 基金项目(98913)
- 自然(90045)
- 教育(88302)
- 自然科(87945)
- 自然科学(87929)
- 自然科学基金(86350)
- 划(84377)
- 编号(80095)
- 资助(78520)
- 成果(64498)
- 部(57534)
- 重点(57033)
- 发(55156)
- 课题(54360)
- 创(53360)
- 创新(49594)
- 教育部(49490)
- 国家社会(49076)
- 人文(48850)
- 期刊
- 济(170048)
- 经济(170048)
- 研究(109010)
- 农(74352)
- 中国(70363)
- 学报(57111)
- 科学(53732)
- 管理(52699)
- 农业(50595)
- 财(49709)
- 大学(44749)
- 学学(42482)
- 教育(41598)
- 融(36480)
- 金融(36480)
- 技术(33711)
- 业经(33113)
- 财经(26165)
- 经济研究(25546)
- 业(23762)
- 问题(23158)
- 经(22160)
- 技术经济(19036)
- 版(19024)
- 统计(18592)
- 理论(18034)
- 科技(17808)
- 图书(17573)
- 现代(17126)
- 策(17100)
共检索到549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斌 杨艳
政府、电网企业与农村居民是农村居民电价政策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三方在博弈中各自衡量着切身利益,并且极力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首先,我们通过建立政府与电网公司在居民电价补贴政策中的利益博弈模型,分析出"控制—混合"为其利益博弈的均衡点;其次,对高补贴政策、低补贴政策和混合补贴政策的城乡居民利益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混合居民电价补贴政策应该成为政府的首选策略;最后,就我国目前状况分析了城乡居民电价的合理差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斌 李慧
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电价政策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建立了相关博弈模型。然后又分析了影响价格均衡的主要因素及其灵敏度,发现协调农村居民电价政策的利益关系存在很多的思路和方式。
关键词:
农村 电价 博弈模型 利益均衡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桂又华 贾健 徐展峰
文章利用1988-2004年的相关数据,基于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与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及相关冲击图形等方法,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构建出相对应的农村居民储蓄决定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其储蓄的主要因素,即收入水平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储蓄规模的高低;(2)我国农民的消费能力同样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居民储蓄存款的规模和变化趋势,其消费水平的变化对储蓄的冲击效应明显;(3)现阶段,以个人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农村居民投资行为对储蓄的影响有限。
关键词:
农村居民储蓄 模型 实证检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封福育 赵梦楠
在当前我国内需不振、农村居民消费低迷的背景下,探讨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笔者首先基于动态优化理论,构建了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模型,而后利用我国各省份1990—2012年的经验数据,建立平滑转换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当实际利率低于阈值时,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小,反之则反;当实际利率在阈值附近时,货币政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在高低两个机制之间平滑转换,且机制转换速度非常快。最后,笔者提出: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文超 殷华
家电下乡是国家为扩大内需、缓解家电出口压力而实施的一项以价格补贴为特征的消费刺激政策。本文利用省级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数据,采用政策评估中的反事实分析方法,以山东、河南两个试点省份为样本,研究了"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家电下乡政策使试点省份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分别提高了2.21%和3.41%。进一步发现,这种促进效应源于农村居民提前了家电产品的购买,但当前消费的增加只是未来总消费提前的结果,长期而言,家电下乡未必能提高总消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李佶蔓 唐李伟
结合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不同区置间的不同影响: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小于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当有限;而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越过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变得非常显著。因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小额信贷增长率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显著增长。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农村居民收入 STAR模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平 陈启杰 杨烨军
本文运用VAR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信息消费是公共投资的Granger原因,信息消费和公共投资是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而反向因果关系均不存在;从长期看,公共投资是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之间互为Granger原因。居民收入和公共投资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产生持续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中短期,公共投资的作用显得相对较小,在长期,公共投资的作用将增大;信息消费和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德勇 贾晓芳
本文以湖南省为例,选取1995-2013年湖南省农村居民纯收入和八类消费项目支出数据,在分析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运用E L E S模型实证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纯收入间的关系。结论如下:随着收入的增加,湖南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食品仍为消费重点,以生存型消费为主;边际消费倾向表明,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意识较强,食品、居住、医疗保健是其消费热点;收入弹性结果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逐渐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收入 ELES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 赵菊花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是制约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的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本文以LCH-PIH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模型,采用中国1993-2008年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的长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均大于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提升消费具有乘数效应;财产的消费效应微弱。基于不同来源收入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提升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水平,促使工资性收入成为一种常态、趋于稳定的收入,创造条件让农村居民享有更多的收益性财产和适当扩大政府的转移性支付是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晟先 陈梓元
本文将人力资本视为资产的一种形式引入到消费函数中,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估计刻画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和人力资本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结构性变动。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收入的弹性系数为正且不断增长,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的财富效应逐渐减弱,并且由正效应转变为负效应,说明农村居民教育投入增速较快,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关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爱
本文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的基本理论,通过按地形分区把四川省分为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地区,分别建立各地形区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ELES模型,对四川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地区的农村居民在消费结构方面差异显著,平原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较高,对娱乐保健等发展资料的需求较大,而丘陵区农村居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消费水平较低,消费支出主要用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山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虽然不高,但表现出积极的消费态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容 潘明清
使用1992~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线性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LAIDS),重点检验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会使衣着、文教娱乐及服务、医疗消费有所增加,会减少食品、居住消费,对家用几乎没有影响。为此,应增加工资性收入,完善劳动力流动政策和供给结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津春
本文采用AIDS模型对2004年陕西省、山东省和江西省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份额前三位分别为粮食、肉类和蔬菜;地区差异是影响居民食物的消费因素之一;市场发育促进了水产品、肉类和瓜果等食物的消费,但减少了农村居民自产品的消费量;家庭规模对粮食、肉类、蔬菜和瓜果的影响具有显著性。
关键词:
农村居民 食物消费 AIDS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婧 周发明
本文首先利用恩格尔系数和消费支出构成对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农村居民目前还处于温饱阶段,不过已逐渐开始向小康阶段过渡;然后借助1995—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湖南统计年鉴》中的湖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以及杂项商品与服务八类人均全年消费支出数据,建立了扩展的消费支出系统(ELES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湖南农村居民年均基本消费支出水平、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ELES模型 湖南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兴 刘淑兰
本文通过引入人口结构变量,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并采用变系数SUR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对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以考察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少年抚养比对食品类和其他类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衣着类、家庭设备类、医疗保健类、交通通讯类和居住类的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农村老年抚养比对医疗保健类和交通通讯类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类、文教娱乐类和居住类的消费支出有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