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1)
- 2023(12766)
- 2022(10733)
- 2021(9830)
- 2020(8288)
- 2019(18894)
- 2018(18188)
- 2017(34564)
- 2016(19292)
- 2015(21426)
- 2014(21385)
- 2013(21283)
- 2012(19859)
- 2011(18116)
- 2010(18176)
- 2009(17021)
- 2008(17008)
- 2007(15706)
- 2006(13817)
- 2005(12139)
- 学科
- 济(82744)
- 经济(82628)
- 业(58162)
- 农(50481)
- 管理(48975)
- 企(36207)
- 企业(36207)
- 方法(34825)
- 农业(33325)
- 数学(31330)
- 数学方法(31047)
- 业经(23129)
- 中国(20441)
- 财(20369)
- 制(17535)
- 学(17297)
- 地方(16639)
- 贸(16147)
- 贸易(16145)
- 易(15737)
- 发(12985)
- 银(12488)
- 农业经济(12474)
- 银行(12424)
- 体(12228)
- 行(11829)
- 技术(11586)
- 环境(11573)
- 融(11556)
- 金融(11554)
- 机构
- 学院(285499)
- 大学(282553)
- 济(117085)
- 经济(114755)
- 管理(105671)
- 研究(98259)
- 理学(92231)
- 理学院(91169)
- 管理学(89581)
- 管理学院(89069)
- 农(77503)
- 中国(74297)
- 科学(64204)
- 农业(60491)
- 京(58244)
- 业大(54905)
- 所(52062)
- 财(51249)
- 研究所(47689)
- 中心(46351)
- 江(43200)
- 财经(40852)
- 农业大学(38268)
- 经(37155)
- 范(36462)
- 师范(35980)
- 北京(35662)
- 经济学(35625)
- 省(33848)
- 州(33811)
- 基金
- 项目(194885)
- 科学(151220)
- 基金(140724)
- 研究(136691)
- 家(125856)
- 国家(124691)
- 科学基金(104350)
- 社会(87696)
- 社会科(82680)
- 社会科学(82651)
- 省(78182)
- 基金项目(75583)
- 自然(68060)
- 自然科(66447)
- 自然科学(66420)
- 划(65338)
- 自然科学基金(65279)
- 教育(61000)
- 资助(55574)
- 编号(54950)
- 重点(44166)
- 成果(43507)
- 发(42981)
- 部(42752)
- 农(41662)
- 创(40487)
- 科研(38100)
- 创新(37919)
- 计划(37770)
- 课题(37403)
- 期刊
- 济(131895)
- 经济(131895)
- 农(79795)
- 研究(76220)
- 学报(55823)
- 中国(55198)
- 农业(53871)
- 科学(48242)
- 大学(41452)
- 学学(39919)
- 财(38372)
- 管理(31576)
- 业经(28531)
- 融(27225)
- 金融(27225)
- 业(25995)
- 教育(23167)
- 技术(20983)
- 财经(19865)
- 问题(19269)
- 经济研究(19255)
- 版(18388)
- 经(16997)
- 业大(16464)
- 农业经济(15098)
- 农村(15044)
- 村(15044)
- 世界(14531)
- 农业大学(14506)
- 技术经济(14069)
共检索到412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荣华 陈琰
本文将Logistic回归方法运用于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首先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选取五个影响因素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调查数据,科学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家庭年收入、居住区域和对社会公平的看法这三个因素对江苏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因此,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以社会公平为目标推进政治经济建设将成为提高江苏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荣华 陈琰
本文在提出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21个县(市、区)1121个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现状。本文发现,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综合得分为3.12,即基本满意,其中,家庭关系得分最高(3.67),经济状况得分最低(2.09)。本文还通过象限图分析考察了各具体领域的满意度及其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产生了积极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人际关系和政府公共政策,而经济状况、工作和环境是阻碍其生活满意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琼 赵阳 周宇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与最高原则。基于省(市、自治区)级截面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我国农民居民生活质量的水平,探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得分为0.348,总体水平不高。从省际来看,浙江农民生活质量综合得为最高(4.125),黑龙江最低(-1.209),省际之间不平衡性特征明显。从四大区域来看,农民生活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为东部地区(1.589)>西部地区(-0.067)>中部地区(-0.211)>东北地区(-1.013);我国农民生活质量局部空间格局为高—高、低—高和低—低集聚三种类型。其中高高(HH)型分布在上海,低低(LL)型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地区,低高(LH)型分布在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回归系数呈现空间异质性。因此,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一是坚持统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的发展理念;二是各地区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经济;三是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四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延中 江翠萍
研究表明,当前农村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还比较低,作为中间变量的医疗机构评价、医护人员评价、药品评价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初始变量中除农村居民的年龄、区域、职业、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满意度外,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主要患病类型、患病后主要诊疗方式等因素间接影响其医疗服务满意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玉敏 白军飞 王金霞 仇焕广
本文基于2010年底对全国6个省1 118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村各类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运用调查数据描述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及排放结构的现状;然后对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最后,运用计量模型,在控制其他影响的情况下,对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2010年农民人均每天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约为1.07kg,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经济最为发达的浙江省最高,达到1.19kg,而云南省最低,只有0.87kg。厨余类垃圾是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最主要构成部分,所占比例高达27.6%。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
关键词:
农村 生活固体垃圾 排放 影响因素 拐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汝醒君 汪臻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SSM)定量分析1995-2014年中国农村人口、居民收入、生活消费支出结构、能源消费结构4个变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数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变弹性系数为负值,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增速显著,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并未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而降低;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均存在正向效应;以电力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重为表征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存在负向效应,虽然电力消费比重增加降低了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直接碳排放量,但是居民生活用电的间接碳排放量增加了。人口数量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影响作用较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成前 王鸿儒 倪志良
本文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CGSS)数据库,运用线性及有序概率模型探讨了财政支出、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户籍改革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工具变量回归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因果效应;(2)财政教育和城乡社区支出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却不显著;(3)户籍改革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人群异质性,男性的提升作用略高于女性、中老年人高于青年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户籍改革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地位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但社会交往机制却不显著。
关键词:
户籍改革 财政支出 居民生活满意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成前 王鸿儒 倪志良
本文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CGSS)数据库,运用线性及有序概率模型探讨了财政支出、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户籍改革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工具变量回归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因果效应;(2)财政教育和城乡社区支出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却不显著;(3)户籍改革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人群异质性,男性的提升作用略高于女性、中老年人高于青年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户籍改革
关键词:
户籍改革 财政支出 居民生活满意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亮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和娱乐文教等生活方面。随着生活质量改善,对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类消费存在较大的潜在需求,消费结构的变动幅度在减小,消费结构正在逐步升级。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应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消费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康慧 张晓林
引入"农村居民收入质量"视角,在对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充足性、结构性、稳定性、成本性、知识性等5个维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对山西省11个地市的664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质量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控制变量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解释变量收入的充足性(花销后节余满意度)、结构性(最主要收入来源占比)、稳定性(近三年更换工作次数)、成本性(获取收入的活动范围)、知识性(工作技能水平)对农村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均有影响,基于此,依赖于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拓展农村居民增收的第三就业空间,实现农村居民就地就业的同时增加了收入来源,提高了收入充足性,降低了收入获取成本,最终可实现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清香 张斌
本文利用2013年辽宁、宁夏、江苏、江西和贵州五省(区)农户调查数据,全面分析了农村居民住房条件、住房满意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居民住房满意度明显受到住房质量的影响,即使在控制了人口学特征、家庭特征、周边环境因素以及区域特征之后,住房质量仍然对农村居民住房满意度产生了正向影响,说明不同背景的农村居民对住房满意度具有相似的理解,各地区之间农村居民住房满意度具有可比性。同时,改善农村整体生活环境是提高农村居民住房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推进农村社区环境改善时,政府部门需要特别关注落后地区和经济困难群众的住房及其周围环境状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盛来运 唐平
收入是消费增长的基础。前几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慢,直接影响消费水平的提升。2004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2936元,实际增长6.8%,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同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2185元,实际增长7.3%,不仅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还比同期纯收入增速快0.5个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小君 魏代双
本文基于CSS(2015)的3880份农村居民调查问卷样本数据,运用层次回归模型,从个人、家庭、政策保障、社会支持4个层面分析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龄、家庭成员关系、有无养老保险、养老保障待遇公平性、社会信任水平以及社交生活满意度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不同代际的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为更好提升农村居民养老保障的满意度,政府应提高农村养老政策保障水平,重视社会支持的作用,积极倡导"孝文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凯丽
居民消费状况是反映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科学消费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山西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特点出发,分析了制约农村健康消费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可行性指导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生活消费 消费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古杰 周素红 闫小培 郑重
通过截取1980—2010年7个时间断面中国各省市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时空变化过程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时空差异。从恩格尔系数的绝对水平来看,各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整体呈现出明显下降的态势,反映出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从空间差异来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始终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但是与相对稳定的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区域格局不同,其空间格局是相对不稳定的,一方面表现在不同的时间断面高值和低值集聚的区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另一方面,部分省区恩格尔系数在下降的过程中呈现出波动现象,空间自相关的程度呈现出较强的不稳定性。中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水平的时空变化是农村地区经济对自然条件、国家宏观战略和政策以及其他外部条件响应过程中逐步形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制订面向农村地区发展的区域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