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0)
2023(7263)
2022(5752)
2021(5380)
2020(4370)
2019(9445)
2018(8962)
2017(17595)
2016(8982)
2015(9901)
2014(9804)
2013(9817)
2012(9058)
2011(8200)
2010(8576)
2009(8419)
2008(7122)
2007(6697)
2006(6061)
2005(5526)
作者
(24305)
(20872)
(20119)
(19332)
(12452)
(9865)
(9222)
(7994)
(7929)
(7130)
(7070)
(6776)
(6355)
(6209)
(6195)
(6144)
(5959)
(5948)
(5802)
(5738)
(5039)
(5023)
(4916)
(4896)
(4875)
(4676)
(4623)
(4317)
(4223)
(4158)
学科
(48453)
(42049)
经济(42005)
(36034)
农业(32505)
(24517)
金融(24517)
(22032)
银行(22031)
(21509)
管理(18748)
中国(17967)
业经(16536)
(14750)
企业(14750)
方法(12643)
(12607)
农业经济(12438)
地方(12152)
数学(11956)
数学方法(11905)
(10951)
中国金融(10917)
(9371)
(9367)
农村(9350)
收入(8727)
(8485)
发展(8315)
(8310)
机构
学院(129429)
大学(120660)
(60690)
经济(59588)
管理(50015)
理学(43344)
理学院(43042)
(42895)
管理学(42461)
管理学院(42268)
研究(41716)
中国(41649)
农业(32044)
(26126)
业大(24765)
中心(23186)
(23150)
科学(22321)
财经(20497)
(20084)
农业大学(19225)
(19197)
(18834)
(18693)
经济学(18218)
银行(18201)
研究所(17948)
经济管理(17752)
(17238)
经济学院(16614)
基金
项目(84313)
科学(67037)
研究(66699)
基金(61350)
(51668)
国家(51031)
社会(45107)
科学基金(44489)
社会科(42377)
社会科学(42369)
(34914)
基金项目(32669)
编号(29142)
教育(27622)
(27061)
(26563)
自然(25249)
自然科(24673)
自然科学(24672)
自然科学基金(24236)
资助(23755)
成果(21909)
(20387)
国家社会(18926)
(18868)
课题(18465)
重点(17978)
(17941)
(17830)
(17700)
期刊
(75307)
经济(75307)
(51536)
研究(36768)
农业(34507)
(32148)
金融(32148)
中国(28205)
业经(20580)
科学(17563)
学报(17351)
(17281)
大学(15082)
学学(14903)
(14479)
农村(14466)
(14466)
农业经济(14327)
管理(12384)
问题(10613)
经济研究(9827)
财经(9469)
技术(9183)
农村经济(9085)
世界(9013)
(8644)
经济问题(8590)
社会(8067)
(7992)
社会科(7528)
共检索到201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娟  
作为欠发达的达州市,在中央各项农业政策的支持下,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逐年增长,农村消费市场开始启动,但消费水平却始终滞后于城市,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天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金融的各个方面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模型,并从消费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两方面展开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数字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居民的享乐型消费来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数字金融对我国中部省份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强。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忠意  李思明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内生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的关系及其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农村居民持有储蓄、投资、住房和保险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大小及显著性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储蓄对东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而投资对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研究还发现,假如农村居民同时配置四种金融资产,配合消费升级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消费。这表明通过丰富农村金融消费产品,改善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环境,满足农村居民内生金融需求,能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芳琴  杨洁  
文章以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目前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力有限。从消费水平方面看,农村金融的支持效应较弱;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方面看,农村金融发展虽与其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但在促进各个类别的消费结构方面具有差异性而且还没有形成良好地互动机制。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在提升和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恩碧  王成  
金融支持对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城镇化背景对金融支持农村居民消费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现状,以及城镇化背景下金融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金融支持如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发展给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娜  张磊  
本文阐释了公共财政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经济学机理,总结了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制约瓶颈,提出了四大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的财政支持机制,分别是收入增长机制、消费保险机制、消费引导机制和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建立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的财政支持机制,需要完善农村居民消费财政支持机制的制度安排、制定财政支持机制的实施战略及应变措施、提高财政支持消费政策的透明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广深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乐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于楠  
本文主要对乐山市农村居民消费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着重分析其消费特点、变动趋势以及现存问题,为地方政府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出相应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玉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农民收入、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978年~2007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消费水平分别增长6.3倍、4.3倍。但是,同期GDP实际增长14倍,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没有同步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华北  王新海  
本文采用EG协整分析和G ranger因果检验方法,通过对收入和转移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转移收入不仅作为收入因素,而且作为非收入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正向影响。但基于税收返还制度的政府转移支付方式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还处于弱影响阶段。政府可改变转移支付方式,增加对农村居民的一般转移支付,增加转移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强度,扩大消费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栗小丹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居民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仍然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对比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实证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进行剖析,以期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冰  
我国消费需求长期不足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长期不足始终困扰着我们,因此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促进整个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回顾与前瞻性分析及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收入、社会保障体系、金融体系、消费政策、消费场所、消费观念、消费品供给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瑾   李振   田靖文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作为乡村振兴分项指标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对生态宜居不存在显著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正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瑾   李振   田靖文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作为乡村振兴分项指标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对生态宜居不存在显著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正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方帅  
本文基于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调查,通过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出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普遍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完善商品流通网络,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等措施,以期能促进农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