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4)
2023(7667)
2022(6308)
2021(5827)
2020(4675)
2019(10313)
2018(9875)
2017(18992)
2016(10109)
2015(10935)
2014(10733)
2013(10809)
2012(10162)
2011(9457)
2010(9567)
2009(8852)
2008(8583)
2007(8001)
2006(7201)
2005(6219)
作者
(30007)
(26230)
(25626)
(24500)
(15989)
(12464)
(11232)
(9948)
(9845)
(9082)
(8954)
(8610)
(8179)
(8030)
(7970)
(7818)
(7723)
(7570)
(7400)
(7230)
(6514)
(6493)
(6282)
(6275)
(5944)
(5834)
(5630)
(5608)
(5301)
(5286)
学科
(50147)
经济(50089)
(48755)
(33693)
农业(32544)
管理(19653)
方法(17300)
业经(16914)
数学(15795)
数学方法(15615)
农业经济(12359)
中国(12080)
(11911)
企业(11911)
地方(11873)
(10671)
(9408)
农村(9383)
(9078)
发展(9012)
(9004)
收入(8893)
(8885)
(8287)
(8212)
贸易(8209)
(7901)
土地(7656)
及其(7281)
(7249)
机构
学院(155561)
大学(149932)
(68288)
经济(67094)
管理(58053)
研究(54379)
理学(51549)
(51172)
理学院(50945)
管理学(49979)
管理学院(49730)
中国(41417)
农业(38844)
科学(34470)
业大(31732)
(30172)
(27741)
(27021)
中心(25579)
研究所(25534)
农业大学(23990)
(23302)
财经(22080)
(21532)
师范(21362)
经济学(20655)
(20214)
经济管理(19748)
经济学院(18959)
(18788)
基金
项目(109606)
科学(87793)
基金(82037)
研究(79101)
(72358)
国家(71648)
科学基金(61391)
社会(53945)
社会科(50821)
社会科学(50808)
基金项目(44660)
(43828)
自然(38618)
自然科(37760)
自然科学(37750)
自然科学基金(37041)
(35503)
教育(33564)
编号(31939)
资助(31171)
(30451)
(25215)
(24458)
重点(24140)
成果(23839)
国家社会(23365)
(22407)
创新(20962)
课题(20776)
科研(20626)
期刊
(82808)
经济(82808)
(58339)
研究(42233)
农业(39830)
中国(28937)
学报(27454)
科学(26444)
业经(21939)
大学(21612)
学学(21122)
(17506)
(16204)
(15694)
金融(15694)
管理(14761)
农业经济(14364)
农村(13717)
(13717)
问题(12396)
(11204)
经济研究(11008)
世界(10155)
技术(10019)
财经(9951)
业大(9398)
资源(9379)
农村经济(9215)
经济问题(9177)
教育(9037)
共检索到222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敏琴  晁熳璐  张迪  
本文在消费理论相对收入假定的基础上构建模型,结合空间相关性检验的莫兰指数,对中国31个省市1995年~2013年间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棘轮效应的存在性,即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受到过去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消费习惯;(2)棘轮效应的区域差异性,各个省份的消费习惯表现出地区间的差异性;(3)棘轮效应的空间聚集性,各省消费习惯的彼此影响导致一定程度的空间聚集效应,从而形成一些消费的区域热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宁波  
本文利用ESDA-GIS方法探讨了我国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财政农业支出、财政转移性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显示:(1)财政农业支出由正向不显著逐渐变得显著,呈北高南低的稳定空间格局;(2)财政转移性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呈东高西低的稳定空间格局;(3)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且财政支出刺激农户消费的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大湖  丁士军  陈玉萍  
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本文以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和流动方式为切入点,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2009-2019年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劳动力流动总规模扩大不仅可以提高本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可以促进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农村劳动力本地流动、外出-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动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流动方式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差异化明显,外出-省内流动的直接效应大于跨省流动,本地流动的直接效应最小。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多数消费支出项目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方帅  
本文基于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调查,通过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出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普遍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完善商品流通网络,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等措施,以期能促进农村消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方帅  
一、农村消费市场现状本次调查选择了比较具有代表性姜家堡等10个自然村,生活水平较好、一般、较差三个层次的290户农民,被调查人口609人,2008年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宣蓉  范静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消费水平影响的总体效应和中观结构层面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提升农民消费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作用效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滞后一期的影响强度要高于当期影响。因消费类型的不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当期正向促进效果仅表现在食品衣着、生活用品、交通通信类消费,而滞后一期的正向促进效果则还延伸至教育文化和医疗保健类消费,且影响程度也总体提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彦云  扈瑞鹏  
本文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Moran I统计量、Moran散点图和局部Moran统计量来研究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变异性。用GWR模型研究了收入和价格变动对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模型的估计结果要优于OLS的估计结果。GWR模型进一步揭示了我国各省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具有空间非平稳性,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消费价格变动对支出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别。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涂先进  胡宝娣  
就有关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论题,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大小与社会保障支出强度高度相关;在社会保障支出强度越低的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越大。因此,以农村社会保障为突破口,来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意愿,以提振内需,是现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忠意  李思明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内生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的关系及其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农村居民持有储蓄、投资、住房和保险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大小及显著性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储蓄对东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而投资对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研究还发现,假如农村居民同时配置四种金融资产,配合消费升级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消费。这表明通过丰富农村金融消费产品,改善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环境,满足农村居民内生金融需求,能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亚帆  曹景林  
按照各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全国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地区,并基于外部习惯形成理论,借助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各区域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外部示范效应以及各区域内省际农村居民消费的内部示范效应。结果显示:各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的内部示范效应均显著;高收入地区的内外部示范效应均最大;低收入地区的内部示范效应最小,外部示范效应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冬  王岩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GMM方法,重点围绕居民消费现实和消费潜能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电商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电商化既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实际消费规模扩大,也有利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潜能释放,从而获得更大的消费增长后劲。农村电商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挖潜力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其中对消费现实水平的影响程度以中部地区最高,而对消费潜能的影响程度以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化在挖潜农村居民消费方面的作用则不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天柱  
自200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其取得了丰厚成果。但这一政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驱动作用仍有待研究。文章基于现有文献分析得出了新农村建设所具备的五种消费推动效应,并依据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和因子分析法构造了新农村建设综合指数,并利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正向影响作用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性,进一步构建新型农村消费市场是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仲怀公  黄容  
文章选取我国2005—2020年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相关数据,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考察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使用动态空间计量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差异和集中度呈阶梯式下降趋势,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和依赖性十分显著;(2)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直接激励效应和间接空间溢出效应。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不仅受毗邻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还受经济联系密切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影响。(3)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推进更有利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有助于缩小其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宇  甄鸣涛  
消费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当前鲜有文献关注城乡居民消费的棘轮效应和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在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消费支出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的棘轮效应及空间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存在棘轮效应,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受到过去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影响;棘轮效应存在一定区域差异,各个省份的城乡居民消费习惯显示出地区间的差异;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出现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聚集效应。政策建议: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引导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优化消费支出结构,改变不良消费习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福周  唐佳  
本文从流通产业角度出发,阐述了流通产业集聚、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居民消费三者之间的理论机制,并以我国2000-2017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流通产业集聚不仅会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还会通过城乡收入差距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即城乡收入差距在流通产业集聚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42.425%;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负向作用受到流通产业集聚双重门槛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低集聚程度而言,高流通产业集聚程度下该负向抑制作用逐渐减弱;最后,本文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