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0)
- 2023(15351)
- 2022(12845)
- 2021(11836)
- 2020(9880)
- 2019(22025)
- 2018(21516)
- 2017(41124)
- 2016(22044)
- 2015(23941)
- 2014(23301)
- 2013(22768)
- 2012(20382)
- 2011(18182)
- 2010(17762)
- 2009(15834)
- 2008(14963)
- 2007(13007)
- 2006(11189)
- 2005(9161)
- 学科
- 济(90804)
- 经济(90711)
- 业(64039)
- 管理(55745)
- 农(50827)
- 企(41607)
- 企业(41607)
- 方法(40294)
- 数学(36827)
- 数学方法(36380)
- 农业(33762)
- 业经(24926)
- 中国(21712)
- 财(21653)
- 地方(19156)
- 贸(16991)
- 贸易(16986)
- 学(16748)
- 易(16564)
- 制(15640)
- 技术(13743)
- 发(13597)
- 环境(13243)
- 农业经济(12543)
- 务(12433)
- 财务(12402)
- 财务管理(12376)
- 银(12147)
- 银行(12097)
- 企业财务(11788)
- 机构
- 学院(301747)
- 大学(295646)
- 济(124263)
- 经济(122128)
- 管理(118060)
- 理学(104559)
- 理学院(103453)
- 管理学(101523)
- 管理学院(100992)
- 研究(98865)
- 中国(75129)
- 农(73912)
- 科学(64253)
- 京(59284)
- 农业(57253)
- 业大(55730)
- 财(52026)
- 所(49215)
- 中心(48322)
- 研究所(45610)
- 江(42857)
- 财经(42793)
- 经(39397)
- 经济学(37703)
- 范(37395)
- 师范(36873)
- 农业大学(36581)
- 院(35322)
- 北京(35173)
- 经济学院(34486)
- 基金
- 项目(222516)
- 科学(175926)
- 基金(164285)
- 研究(156233)
- 家(146565)
- 国家(145318)
- 科学基金(124632)
- 社会(102350)
- 社会科(96933)
- 社会科学(96907)
- 基金项目(88161)
- 省(87785)
- 自然(82206)
- 自然科(80389)
- 自然科学(80367)
- 自然科学基金(78935)
- 划(73505)
- 教育(69681)
- 资助(64654)
- 编号(61962)
- 重点(50198)
- 发(48693)
- 部(48406)
- 创(46968)
- 成果(46653)
- 创新(43968)
- 科研(43882)
- 国家社会(43856)
- 计划(42336)
- 农(40875)
- 期刊
- 济(130667)
- 经济(130667)
- 农(75576)
- 研究(75376)
- 学报(54735)
- 中国(52306)
- 农业(51459)
- 科学(48888)
- 大学(41908)
- 学学(40486)
- 财(37375)
- 管理(37201)
- 业经(29428)
- 融(25953)
- 金融(25953)
- 业(24584)
- 技术(23663)
- 教育(21488)
- 经济研究(19605)
- 财经(19377)
- 问题(18689)
- 版(17631)
- 经(16630)
- 业大(16223)
- 资源(15256)
- 科技(15136)
- 农业经济(14860)
- 农村(14677)
- 村(14677)
- 统计(14179)
共检索到418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瑞彩
农村居民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市场,一直以来并未得到充分开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也不断升级,经历了从个体化、分散化消费向社会化、集中化消费升级,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服务型消费升级以及从自给自足式消费向市场化消费升级。为了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因素做出进一步探究,本文选取中部地区省份2013-2017年间的数据,从需求侧和供给侧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需求侧方面,农村居民收入和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支出的提高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在供给侧方面,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率也在1%的水平上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青华
本文利用中国中部地区六省2008-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探究了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呈现负面效应,但这一结果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而少年抚养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面效应。结合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认为老龄化促使国民收入不得不更多的向老年人口倾斜,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有所增加。此外,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较为稳定,崇尚节俭、谨慎消费依然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消费理念。
关键词:
老龄化 农村居民消费 中部地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宗成 张士云 李冬嵬
本文将全国31个省份分成低、中等、高收入三类地区,运用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三类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前期消费对其当期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于不同收入地区的作用不同,而交通基础设施、商业和教育状况对当期消费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建 杨志明 张广辉
本文基于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检验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影响,其中财政支农支出划分政府投资性、消费性和转移性支出三类。实证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挤入效应,其中政府投资性和转移性支出挤入效果明显,而消费性支出对需求拉动作用有限;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看,由于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消费具有不同的传导机制,因此其消费结构挤入效果不同。从区域视角看,由于区域差距、政府投资力度以及居民消费偏好不同,不同区域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支出 财政支农支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冲 刘已筠
基于2001年~2014年中国农村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全国与东中西部各区域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皆受到以下五个变量的显著影响:上一年度的农村人均文化消费、农村人均收入、人均文教娱乐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均文教娱乐财政支出、农村恩格尔系数。但是不同区域之间这些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文化消费的惯性作用在东部表现最强烈;中西部主要受到收入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在中部最明显。基于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区域特色文化,满足居民各类文化需求。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文化消费 影响因素 地区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健萍 刘佳
本文基于2013-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电子商务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电子商务的发展的确通过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间接促进效应,也通过降低搜寻成本、优化消费环境,直接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的提升。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还发现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和电子商务采购额的提升主要是通过影响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电子商务销售额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和直接影响差别不大,基本各占一半。本文提出电子商务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应当引起重视,未来国家应当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伟
数字乡村发展有利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本文采用201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系统地考察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全国层面上,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表现出正向效应。区域层面上,数字乡村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经过多次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研究成果可为发展数字乡村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提供新思路、新视角。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居民消费 消费升级 面板数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勇斌
文章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和农业保险补偿水平两个维度出发,首先基于消费理论分析农业保险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机理,然后使用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差分GM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保险补偿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业保险总效应是正向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最后,依据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玲
本文将流通创新定义为流通规模、流通效率、信息技术、流通结构和流通渠道五个维度,将居民消费升级定义为居民消费规模和质量(结构优化)两个层面,继而从理论上探讨了流通创新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理论影响路径),并进一步基于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就流通规模、流通效率、信息技术、流通结构和流通渠道五个维度所反映的流通创新对农村居民消费规模和质量(结构优化)两个层面的消费升级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流通创新能够通过流通规模的收入提升效应、流通效率的成本节约效应、信息技术的技术外溢效应、流通结构的结构优化效应和流通渠道的渠道整合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优化两个层面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实证研究则进一步佐证了流通创新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优化,继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结论。
关键词:
流通创新 消费升级 农村居民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彬如
近些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农村消费的总体水平及其恩格尔系数仍然处在较低的阶段。文章采用Kaya恒等式的拓展,对模型中的多个变量进行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建立中国农村消费解构模型,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解为消费结构因素、消费率因素、收入因素及通货膨胀因素,并基于1999~2012年中国农村消费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表明:1999~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较快,2000年之前消费率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变化的干预值最大,2001~2012年收入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干预值与干预率均急剧增大,收入因素在这一时期成为影响消费变化的主因,消费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敬强 徐会奇
笔者利用全国31个省、直辖市1997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发生改变时,工资性收入取代家庭经营性收入成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动力;财产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转移性收入则具有乘数效应。笔者针对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形势,提出了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内需的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琦 张杰平
针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问题,该文构建一个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解释农村居民各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并根据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结构特征,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一些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都产生显著影响,但各项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该文认为不仅要增加农村居民总收入,同时还要调整农村居民收入的结构,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消费需求 收入预期 面板数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力朋; 陈锦然;
利用中国2001—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提高具有正向影响,在控制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后,农业信贷支持水平每提高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将提高0.146%;但是,与民生支出和财政支农支出相比,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较小,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此外,我国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强,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弱。提高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应创新信用模式,丰富农村信贷产品种类;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农村金融整体效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建立健全农业信贷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润哲 魏君英
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改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方式。为探究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本文利用2012-2019年我国27个省际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Tobit模型、分位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普及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互联网普及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和边际递减效应。为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需进一步提高落后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推进互联网和服务消费深度融合。
关键词:
互联网普及 农村居民 服务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景章 龚道全
本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人口抚养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论表明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不确定。然后,运用2005-2011年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人口抚养比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结论表明:少儿抚养比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支持了生命周期理论;老年抚养比对农村居民影响不显著。最后从提高收入水平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