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8)
- 2023(14145)
- 2022(12077)
- 2021(11120)
- 2020(9153)
- 2019(20932)
- 2018(20519)
- 2017(39260)
- 2016(21141)
- 2015(23816)
- 2014(24365)
- 2013(24597)
- 2012(23575)
- 2011(21797)
- 2010(22215)
- 2009(20948)
- 2008(20545)
- 2007(18987)
- 2006(17186)
- 2005(15987)
- 学科
- 济(115201)
- 经济(115096)
- 业(59416)
- 管理(51618)
- 农(51533)
- 方法(38211)
- 企(35721)
- 企业(35721)
- 农业(34337)
- 数学(33615)
- 数学方法(33361)
- 中国(31549)
- 地方(31130)
- 业经(26158)
- 学(21547)
- 财(20118)
- 制(19298)
- 贸(18226)
- 贸易(18213)
- 发(17715)
- 易(17492)
- 地方经济(17026)
- 银(16907)
- 银行(16876)
- 融(16661)
- 金融(16658)
- 行(16381)
- 环境(15487)
- 和(13637)
- 发展(13625)
- 机构
- 学院(322649)
- 大学(317890)
- 济(145073)
- 经济(142154)
- 研究(119699)
- 管理(117930)
- 理学(99867)
- 理学院(98664)
- 管理学(97094)
- 管理学院(96497)
- 中国(92489)
- 科学(72146)
- 农(71880)
- 京(68525)
- 所(62660)
- 财(62102)
- 研究所(56445)
- 农业(55200)
- 中心(54987)
- 业大(51990)
- 江(51117)
- 财经(48328)
- 经济学(44600)
- 北京(43894)
- 范(43874)
- 经(43558)
- 师范(43457)
- 院(41352)
- 州(40627)
- 经济学院(39928)
- 基金
- 项目(203924)
- 科学(159124)
- 研究(150758)
- 基金(145453)
- 家(126723)
- 国家(125543)
- 科学基金(105620)
- 社会(97099)
- 社会科(91581)
- 社会科学(91557)
- 省(81163)
- 基金项目(77040)
- 划(67256)
- 教育(66677)
- 自然(64854)
- 自然科(63240)
- 自然科学(63221)
- 编号(62244)
- 自然科学基金(62052)
- 资助(58684)
- 发(50769)
- 成果(50520)
- 重点(46104)
- 部(44959)
- 课题(43117)
- 创(41469)
- 发展(41322)
- 展(40687)
- 国家社会(40228)
- 创新(38872)
- 期刊
- 济(180168)
- 经济(180168)
- 研究(100028)
- 农(73970)
- 中国(70337)
- 学报(51202)
- 农业(49970)
- 科学(48248)
- 财(45573)
- 管理(40983)
- 大学(39229)
- 学学(37273)
- 融(35320)
- 金融(35320)
- 业经(33229)
- 教育(30904)
- 技术(28727)
- 经济研究(27760)
- 业(24269)
- 问题(24150)
- 财经(24097)
- 经(20897)
- 世界(18692)
- 技术经济(18031)
- 版(17360)
- 经济问题(16550)
- 商业(16383)
- 贸(16326)
- 农村(16205)
- 村(16205)
共检索到509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道致 孙德奎 李昊
在回顾农村居民消费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动态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山东省莱阳市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正向的关联性,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可以提高地区财政收入,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因而,农业税收的减免,可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通过增加储蓄和消费,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消费 地区经济 系统动力学 模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江平 董欣童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在城市,更在农村地区催生了新的机遇,其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共同富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重点关注在流通效率这一中介因素的作用下,分析数字经济如何驱动农村居民实现消费升级。通过深入研究数字经济、流通效率和农村消费升级之间的机制关系,本文旨在为政府、企业和农民提供可行的战略和政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居民消费水平的全面提升。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数字经济能够以提升流通效率的方式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玲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成熟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将视角瞄准农村居民消费市场中,从而使农村的消费环境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网络消费方式备受农村居民的喜爱。与此同时,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了农村的信息化,为农民网络消费提供了技术基础。在这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信息化的全面覆盖促使消费结构日趋优化。探讨如何有效利用网络经济推动农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网络经济 农村居民消费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葛任
循环经济视域下,数字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重要路径,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三个路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但是,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数字经济发展理论,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机理,并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中介效应模型,选取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了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协同发展,应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地区数字化人才培养、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优化数字技术应用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秀静
本文选取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异质性分析来看,数字经济对东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从中介效应来看,数字经济可通过政策支农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文章提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加大资金支持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剧小贤
农村家庭消费提质升级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共同富裕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结合数字经济测度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渠道。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彤云
本文基于2020年和2022年我国农村地区相关调研数据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如下: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经替换因变量后检验该结论依然稳健;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可支配收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缓解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不确定性、降低总消费需求不足、丰富社会关系和优化消费结构,进一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和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相比水平较低地区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就数字经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兰品 常宗露
农村福利水平和富裕程度的提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和核心。本文基于消费支出视角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评估数字经济是否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具有促进效应,在使用替换变量等方法重新回归后结果仍稳健可靠;增加收入、开拓消费平台和改进支付方式等途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强了数字经济对农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分样本中男性决策者、高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关系复杂的农村家庭消费受到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强。为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全力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内循环,筑牢共同富裕基础,我国应夯实消费基础,巩固平台优势,加强政策引导,以促进数字赋能,推动消费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云飞 李倩 张璞
文章运用我国2005-2016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选取三个维度、六个指标变量构造了符合我国金融发展特点的普惠金融指数IFI,并以我国2005-2016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家庭收支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我国农村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支出,还可以显著提高其服务性消费支出在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从而促进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消费 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舟
本文分析了流通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市场的流通规模、流通环境和渠道结构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总支出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流通组织化程度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从分项支出看,流通规模对于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和文教娱乐支出的正向影响十分显著,流通环境只对更需要体验的文教娱乐支出影响显著,渠道结构对于食品、衣着的支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对于家庭设备和文教娱乐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只对衣着支出促进效应显著。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农村市场的流通规模和组织化程度对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而流通渠道结构的负向效应显著。
关键词:
流通业 农村居民消费 面板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斌 张翼飞
中国农村居民电价的影响因素复杂,我们以分析影响因素及其传导机理为基础,借助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该模型可以对主要影响因素、上网电价等农村居民电价形成的主要环节变量、各因素对农村居民电价的影响程度等进行仿真分析。对政府辅助分析农村居民电价政策的调整理由、科学选择调整幅度和时间、合理推进电价政策的市场化改革等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指导价值。
关键词:
农村居民电价政策 影响因素 仿真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润哲 魏君英 陈银娥
文章基于2013—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总体影响和消费类别、区域、消费水平的异质性影响这两个角度,实证检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农村居民的服务消费,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从服务消费类别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对医疗保健消费的影响最大,交通通信消费次之,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影响最小。从区域差异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消费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医疗保健消费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则对交通通信消费影响最大。从服务消费水平差异来看,在整体服务消费支出层面,数字经济发展对中消费水平影响最大,在分类服务消费支出层面,数字经济发展对低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最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居民 服务消费 消费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南建党
文章以广东省这个东部农业大省为例,运用2004年和2005年两年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的截面数据,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通过深入考察广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揭示出现阶段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一般特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戴序 董亚文
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国家,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对经济繁荣的贡献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消费水平逐年提高但基数较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逐年深化但仍有瓶颈。根据二者相似的发展趋势,可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确立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函数关系。农村金融发展可以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建立保险保障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然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却具有诸多抑制效应。因此,需要在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环境、推动农村消费信贷产品创新、完善农村征信体系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居民消费 农村消费信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天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金融的各个方面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模型,并从消费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两方面展开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数字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居民的享乐型消费来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数字金融对我国中部省份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强。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