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99)
- 2023(19006)
- 2022(16109)
- 2021(14944)
- 2020(12370)
- 2019(28389)
- 2018(28101)
- 2017(53977)
- 2016(29370)
- 2015(33069)
- 2014(33130)
- 2013(32489)
- 2012(30210)
- 2011(27172)
- 2010(27228)
- 2009(24943)
- 2008(24570)
- 2007(22016)
- 2006(19530)
- 2005(16869)
- 学科
- 济(123273)
- 经济(123126)
- 业(85622)
- 管理(80339)
- 企(62359)
- 企业(62359)
- 农(53821)
- 方法(53643)
- 数学(46824)
- 数学方法(46113)
- 农业(36067)
- 业经(32969)
- 中国(31345)
- 财(29989)
- 学(26769)
- 地方(26526)
- 制(23023)
- 贸(21077)
- 贸易(21069)
- 易(20411)
- 理论(18961)
- 技术(18014)
- 务(17831)
- 环境(17785)
- 财务(17754)
- 财务管理(17713)
- 银(17712)
- 银行(17653)
- 和(17345)
- 融(16944)
- 机构
- 学院(422186)
- 大学(421315)
- 济(164896)
- 管理(164432)
- 经济(161226)
- 理学(143025)
- 研究(141584)
- 理学院(141350)
- 管理学(138446)
- 管理学院(137704)
- 中国(105840)
- 科学(91133)
- 京(89553)
- 农(86411)
- 财(73519)
- 所(71820)
- 业大(69867)
- 农业(66710)
- 中心(66248)
- 研究所(65781)
- 江(63287)
- 财经(59228)
- 范(57846)
- 师范(57271)
- 北京(55745)
- 经(54087)
- 州(51118)
- 院(50988)
- 经济学(48865)
- 师范大学(45995)
- 基金
- 项目(293226)
- 科学(229747)
- 研究(212770)
- 基金(211535)
- 家(185157)
- 国家(183525)
- 科学基金(157100)
- 社会(133449)
- 社会科(126012)
- 社会科学(125976)
- 省(116143)
- 基金项目(112425)
- 自然(102512)
- 自然科(100126)
- 自然科学(100096)
- 自然科学基金(98293)
- 教育(97270)
- 划(96673)
- 编号(87550)
- 资助(86691)
- 成果(70428)
- 重点(65505)
- 部(64059)
- 发(62920)
- 创(60035)
- 课题(59938)
- 科研(56172)
- 创新(56066)
- 国家社会(54577)
- 教育部(54178)
- 期刊
- 济(184558)
- 经济(184558)
- 研究(118974)
- 农(85021)
- 中国(81142)
- 学报(72915)
- 科学(65716)
- 农业(57987)
- 管理(56388)
- 大学(55790)
- 财(54197)
- 学学(52674)
- 教育(46226)
- 融(36887)
- 金融(36887)
- 技术(36673)
- 业经(35240)
- 财经(28079)
- 业(27495)
- 经济研究(26708)
- 问题(25451)
- 经(24012)
- 版(23290)
- 图书(22916)
- 科技(20496)
- 业大(20253)
- 技术经济(20161)
- 资源(19758)
- 理论(19535)
- 统计(19282)
共检索到616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晓宁 甄瑾慧
本研究主要关注“数字中国”时代背景下农村居民数字贫困的成因、状态及其关系结构,研究样本是来自山西省晋中市左权、灵石、太谷、和顺、榆社五县的50位农村居民,采用一对一深度访谈方法获取田野调查数据,通过质性编码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当前农村居民数字贫困状态重点表现为数字化物质贫困、数字化素养贫困和数字化意识贫困三个方面;②农村居民数字贫困成因包含数字化努力不足、数字化支持欠缺以及数字化体验不佳三个维度;③三种数字贫困成因对数字贫困状态形成10条作用路径,其中既包括三种成因维度对数字贫困状态的直接影响,也包含以其中某个维度作为中介变量形成的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农村居民数字贫困成因与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研究发现,数字化体验为数字贫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与消减实践土壤,为此,基于前述质性分析,本研究从信息生态理论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视角提出了我国实施农村居民数字贫困消减行动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秀玲 田国英 潘云 张振 张文丽
运用Atkinson(1987)单维贫困测量与Alkire和Foster(2008)多维贫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农村居民贫困情况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从单维视角看,山西农村贫困主要体现在饮用水、消费、收入三个方面,全省三个主要贫困区存在差异;从多维视角来看,山西省农村居民存在多维贫困现象,考虑的贫困维度越多,贫困程度越严重。东部太行山区与北部高寒冷凉区的饮用水问题也比较严重,北部高寒冷凉区相比其他两个地区其教育问题较为突出,北部高寒冷凉区与西部吕梁山区的住房问题也需要关注。因此,山西今后要从多维度识别和瞄准贫困,针对地区贫困特点予以扶持。
关键词:
单维贫困 多维贫困 贫困测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文炯 张昱
以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66个社区726份居民日常行为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生命历程视角,研究了中小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间行为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居民在时间利用和活动空间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在时间利用上,工作日随居民年龄的增加,工作/学习"双峰"特征逐渐消失,休闲活动比例呈上升趋势,购物活动由分散转向集中并有向上午延伸的趋势;休息日主要以休闲、购物活动为主。在活动空间上,居民对不同空间的依赖性存在显著差异,但街道、社区仍然是居民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相比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居民在时间节奏和时间分配上有明显差异性,但在空间范围变化上表现出一致性。推进街道、社区两级社区生活圈建设,特别是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促进居民行为需求与城市公共资源供给的有效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近年来,晋中市物价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务实、为民"的工作理念,始终把保持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作为价格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综合运用价调基金、价格监测、价格诚信建设、价格检查等手段,加强市场价格调控。一是抓大户,发挥价格调控基地和价格诚信单位的作用。2007年,动用市级价格调节基金210万元,对大寨农牧、泽榆畜牧、太谷正林、榆社绿健等20个对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成家
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热电联产等资源环保产业,从生产到管网运输再到资源再利用呈现不同的环节特征,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形成必须按环节制定。本文首先分析了资源环保产业的特点对价格形成的影响,其次提出了资源环保产业价格形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阐述资源环保产业按环节定价的经济意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环保产业 污水处理 价格形成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帅
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简称"指标到校"政策)是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初中在校生源的均衡配置,改善教育均衡和扩大教育公平。山西晋中经过多年探索,为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样本。这项政策使原本涌入县城的择校生向农村初中回流,缓解了城区优质初中的"择校热",恢复了农村薄弱初中的生机活力。农村学生上优质高中的机会明显扩大,初中素质教育水平也得到一定提升。但同时也引发了中考"同分不同命"现象,以及与初高中教育质量、高考升学率和城镇化发展相关的争议。
关键词:
高中招生 指标到校 教育均衡 教育公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若兰 谢雨兰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农业的阐述中提到要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极为主要的是搞好"三农"问题,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只有选择一个优势产业才会更好的发展。文章根据主导产业的理论及选择基准,运用区位商和比较优势的方法对山西省晋中市农业结构内部各行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农业方面,晋中由于环境限制,适合种植旱作物,优势区域是寿阳县和榆次区;在林业方面,优势区域是灵石县和介休市,灵石县的核桃行业发展很广;在畜牧业方面,介休市、平遥县和太谷县则是优势地区;在渔业方面,榆社县发展很好,为优势区域,为全市渔业做出巨大贡献。综上所述,根据晋中农业发展的现状,结合晋中市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优势,积极选择与识别能够带动晋中都市农业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结合晋中地区环境情况,将晋中划分为现代农业核心圈、平川高效发展圈、高地生态农业圈、太行循环产业圈和中部丘陵林果圈五个圈进行合理布局,这是现阶段晋中市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晋中市 农业产业 区位商 选择 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斌
山西省晋中市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损害,为进一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保卫“京津冀生态协同圈”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急需开展晋中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前期研究,为制定区域总体治理规划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下一步实施晋中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生态修复 综合治理 思路研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旅游业被列为支柱产业之一。山西省是文物资源大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提到一个重要日程上。晋中市晋商文化底蕴深厚,资源集中,是晋商文化旅游的热点城市。通过指出晋中市晋商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晋商文化旅游未来发展的战略举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凤升
为了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选取1990-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构建了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自发消费为94.87元(以1990年为基期),边际消费倾向大约在0.63-0.74之间波动,即农村居民收入每增加100元,将有大约63-74元被用于生活消费支出。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呈逐年提高、增长速度加快的趋势,但与城镇居民相比,消费和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应当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
关键词:
消费 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敏
本文从收入流动视角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个体动态收入特征,运用收入流动矩阵法测量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长期贫困程度小于年度贫困,收入流动减缓了长期贫困程度,但贫困户即使脱离贫困,但脆弱性较强,返贫概率较大,其未来几年的平均收入仍较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风险更大,收入缺乏稳定性,贫困地区贫困农户收入向上流动的概率较高,有利于贫困人口相对收入位置上升,有利于贫困户脱贫。
关键词:
收入流动 动态贫困 绝对收入 相对收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昊源 崔琪琪
当前,个体性、顽固性贫困已经成为我国农村贫困的主要形式。因此,从微观层面揭示农户贫困的特征和原因对于有效扶贫至关重要。该文采用农村居民家庭的调研数据,基于五种不同的贫困识别标准,运用Logestic模型,从户主特征、家庭基本状况、家庭资产状况和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四个方面研究了农户的贫困特征,剖析了农户贫困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贫困特征 贫困原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近年来,晋中市物价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创新、务实、为民"的工作理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对放开商品价格监管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全省率先推行明码实价,大力推进价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兆征
一、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一)现状分析。近年来,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起伏较大,增速较快,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07年、2009年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