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8)
2023(10642)
2022(8650)
2021(7805)
2020(6249)
2019(13768)
2018(12836)
2017(23821)
2016(13278)
2015(14267)
2014(13964)
2013(13845)
2012(12665)
2011(11365)
2010(11263)
2009(10495)
2008(10223)
2007(9288)
2006(8245)
2005(7113)
作者
(39310)
(33574)
(33067)
(31277)
(20454)
(16148)
(14669)
(13023)
(12578)
(11559)
(11457)
(10798)
(10439)
(10271)
(10260)
(10222)
(9937)
(9628)
(9611)
(9301)
(8531)
(8133)
(8008)
(7760)
(7726)
(7403)
(7383)
(7110)
(6779)
(6725)
学科
(56541)
经济(56442)
(49022)
(44229)
管理(33185)
农业(32610)
(22528)
企业(22528)
方法(19977)
业经(19208)
数学(18293)
数学方法(18156)
(16214)
中国(15154)
(13209)
农业经济(12349)
收入(11780)
地方(11712)
(11051)
(10937)
贸易(10929)
(10715)
(9849)
(9694)
(9461)
农村(9443)
发展(9400)
(9394)
(8594)
银行(8560)
机构
学院(191927)
大学(187188)
(82288)
经济(80860)
管理(72830)
研究(65459)
理学(64376)
理学院(63720)
管理学(62745)
管理学院(62425)
(60097)
中国(50516)
农业(46202)
科学(41105)
业大(39828)
(37456)
(35133)
(33314)
中心(31155)
研究所(30447)
农业大学(29274)
(27969)
财经(27839)
(25521)
经济学(24851)
(23661)
经济管理(23388)
师范(23345)
(23292)
(22858)
基金
项目(135855)
科学(106676)
基金(99701)
研究(96729)
(89298)
国家(88417)
科学基金(74739)
社会(64878)
社会科(61132)
社会科学(61118)
(54041)
基金项目(53564)
自然(47372)
自然科(46257)
自然科学(46241)
自然科学基金(45443)
(44508)
教育(41740)
编号(38336)
资助(37977)
(34583)
(30357)
重点(30313)
(29965)
成果(29183)
(28355)
国家社会(27866)
(26784)
(26684)
创新(26538)
期刊
(94448)
经济(94448)
(65796)
研究(51002)
农业(44555)
中国(38869)
学报(36774)
科学(32529)
大学(28446)
学学(27700)
(24616)
业经(23540)
(20377)
管理(20108)
(19437)
金融(19437)
农业经济(14616)
问题(14158)
农村(14083)
(14083)
教育(13674)
财经(13215)
(13195)
经济研究(13162)
技术(12571)
业大(11970)
(11248)
世界(11206)
农业大学(10803)
经济问题(10181)
共检索到276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康慧  张晓林  
引入"农村居民收入质量"视角,在对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充足性、结构性、稳定性、成本性、知识性等5个维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对山西省11个地市的664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质量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控制变量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解释变量收入的充足性(花销后节余满意度)、结构性(最主要收入来源占比)、稳定性(近三年更换工作次数)、成本性(获取收入的活动范围)、知识性(工作技能水平)对农村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均有影响,基于此,依赖于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拓展农村居民增收的第三就业空间,实现农村居民就地就业的同时增加了收入来源,提高了收入充足性,降低了收入获取成本,最终可实现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玲  魏中龙  
本文基于北京市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北京市农村居民收入满意度的两个构成要素分别为:一是收入水平要素,包括收入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二是收入分配制度要素,包括农村的社保制度、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各种税费负担。其中收入水平对收入满意度作用最大。进一步方差分析发现,地区、年龄、学历、行业、收入水平特征在收入满意度构成要素上呈现显著差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荣华  陈琰  
本文将Logistic回归方法运用于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首先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选取五个影响因素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调查数据,科学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家庭年收入、居住区域和对社会公平的看法这三个因素对江苏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因此,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以社会公平为目标推进政治经济建设将成为提高江苏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磐石  赵燕  
民族地区农民幸福感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为衡量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育水平提供新视角,对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增进农民切身利益有着积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研究首先阐述剖析以农民幸福感为切入点来探析促进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相关研究的内涵及其意义;从需求升级、群体对比、欲望变迁及创富能力等角度剖析影响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幸福感关联度的关键因素;给出以城镇化为动力,以提升农民素质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等策略来同步增强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幸福感水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寇垠  刘杰磊  
满意度是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为科学评估东部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对东部9省市92村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东部农村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满意度水平有待结构性优化,四类子项满意度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数量满意度、便利性满意度、宣传满意度和质量满意度,其中数量满意度对综合满意度影响权重最大,质量满意度影响权重最小。不同类型满意度受不同因素影响,职业、文化程度、个人幸福感对所有类满意度都有显著影响,而年龄、收入、重要性评价因不同类型满意度而存在显著性差异。未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考虑居民个体差异,加强宣传推广,将提高服务在居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作为方向,呼应民生、民心、民愿,让农村居民能通过参与服务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助力美好生活愿望的达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延中  江翠萍  
研究表明,当前农村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还比较低,作为中间变量的医疗机构评价、医护人员评价、药品评价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初始变量中除农村居民的年龄、区域、职业、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满意度外,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主要患病类型、患病后主要诊疗方式等因素间接影响其医疗服务满意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天慧  胡霜  贺家欣  
村主任受教育程度既关系到基层人才队伍质量,也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于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面板数据,分析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总收入,并且在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和农民群体内部异质性并存情况下,村主任增收渠道和效应产生了不同的受益群体,能够显著增加种植大户的人均农业收入和低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非农收入。在山区等信息封闭的地区,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对农民家庭收入及结构影响更明显,能增加山区农民家庭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减少其人均救济低保收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农民家庭分类施策、因材施策,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与减少相对贫困、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天慧  胡霜  贺家欣  
村主任受教育程度既关系到基层人才队伍质量,也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于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面板数据,分析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总收入,并且在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和农民群体内部异质性并存情况下,村主任增收渠道和效应产生了不同的受益群体,能够显著增加种植大户的人均农业收入和低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非农收入。在山区等信息封闭的地区,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对农民家庭收入及结构影响更明显,能增加山区农民家庭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减少其人均救济低保收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农民家庭分类施策、因材施策,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与减少相对贫困、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荣华  陈琰  
本文在提出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21个县(市、区)1121个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现状。本文发现,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综合得分为3.12,即基本满意,其中,家庭关系得分最高(3.67),经济状况得分最低(2.09)。本文还通过象限图分析考察了各具体领域的满意度及其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产生了积极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人际关系和政府公共政策,而经济状况、工作和环境是阻碍其生活满意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成前  王鸿儒  倪志良  
本文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CGSS)数据库,运用线性及有序概率模型探讨了财政支出、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户籍改革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工具变量回归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因果效应;(2)财政教育和城乡社区支出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却不显著;(3)户籍改革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人群异质性,男性的提升作用略高于女性、中老年人高于青年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户籍改革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地位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但社会交往机制却不显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成前  王鸿儒  倪志良  
本文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CGSS)数据库,运用线性及有序概率模型探讨了财政支出、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户籍改革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工具变量回归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因果效应;(2)财政教育和城乡社区支出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却不显著;(3)户籍改革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人群异质性,男性的提升作用略高于女性、中老年人高于青年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户籍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易明  
一、收入增长的制度效应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标志着完全计划经济运行体制在农村的结束。1978年作为农村传统经济体制和体制改革的“时间分水岭”,以此为界将1949年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维昊  周广肃  
文章使用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新农保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管是未满60周岁的居民参加新农保缴费,还是60周岁以上的居民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均显著提高了其生活满意度。这充分说明了新农保在农民主观福利水平提高和社会和谐程度改善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国应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宣传支持力度,提高新农保的保障和参与程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洁  
我国产业集聚区大多位于东部区域,其产业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而中国的西部区域,情况是截然相反的,相对落后。实施地区平衡计划,需将各种原因划入研究的范围,研究产业聚集度的相应走向,扩大影响范围,开拓扩展力,帮助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整体提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灵芝  马小辉  
本文在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理论基础上,借鉴坎贝尔和曼昆的λ假说理论所运用的分类研究方法,运用2002~2008年分阶层的收入和消费数据,研究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阶层结构和平均消费倾向。研究发现,在整个农村经济内部,收入分配状况比较稳定,收入差距恶化的现象不明显;农村的总体收入水平和消费层次低下,但平均消费倾向较高;农村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高收入户的平均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效应下的平均消费倾向比较相近。这说明,促进总消费增长,要结合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的事实,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调节收入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