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1)
- 2023(5542)
- 2022(4508)
- 2021(4258)
- 2020(3415)
- 2019(7619)
- 2018(7414)
- 2017(14175)
- 2016(7711)
- 2015(8461)
- 2014(8385)
- 2013(8677)
- 2012(8056)
- 2011(7447)
- 2010(7479)
- 2009(7001)
- 2008(6753)
- 2007(6331)
- 2006(5689)
- 2005(4952)
- 学科
- 农(48266)
- 济(39294)
- 经济(39257)
- 农业(32199)
- 业(27877)
- 业经(15205)
- 农业经济(12288)
- 方法(11721)
- 收入(11360)
- 管理(11288)
- 数学(10644)
- 数学方法(10576)
- 中国(9846)
- 发(9598)
- 地方(9498)
- 村(9365)
- 农村(9345)
- 财(8656)
- 发展(8471)
- 展(8470)
- 制(8000)
- 土地(7268)
- 建设(7063)
- 企(6985)
- 企业(6985)
- 劳(6744)
- 策(6744)
- 劳动(6739)
- 人口(6715)
- 及其(6538)
- 机构
- 学院(114289)
- 大学(107357)
- 济(53728)
- 经济(52841)
- 农(44340)
- 管理(43179)
- 研究(42304)
- 理学(37841)
- 理学院(37501)
- 管理学(36859)
- 管理学院(36679)
- 中国(33820)
- 农业(33276)
- 业大(25406)
- 科学(24995)
- 京(21902)
- 所(21900)
- 中心(20358)
- 农业大学(20264)
- 财(20264)
- 研究所(19833)
- 江(17418)
- 经济管理(15939)
- 业(15846)
- 财经(15730)
- 经济学(15505)
- 发(15137)
- 省(14958)
- 范(14768)
- 科学院(14718)
- 基金
- 项目(77589)
- 科学(61437)
- 研究(58979)
- 基金(56753)
- 家(49625)
- 国家(49071)
- 科学基金(41593)
- 社会(39497)
- 社会科(36945)
- 社会科学(36938)
- 省(31458)
- 基金项目(30472)
- 农(27464)
- 编号(25129)
- 自然(24704)
- 划(24563)
- 教育(24133)
- 自然科(24090)
- 自然科学(24088)
- 自然科学基金(23644)
- 资助(21946)
- 成果(19146)
- 发(18652)
- 部(17642)
- 重点(17022)
- 国家社会(16905)
- 课题(15968)
- 创(15805)
- 业(15644)
- 制(15597)
共检索到174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升
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和马尔可夫链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布的动态演进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双峰"状,一直处于两极分化状态。从其分项收入来看,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由"双峰"演变为"单峰"状,两极分化现象逐渐消失,收入差距缩小。从马尔可夫链的稳态分布来看,各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仍然保持较大差异,短期内难以实现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钰
运用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基于我国1990~2010年的农村居民纯收入分组数据,对农村居民收入分布及其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就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分布演进特征来看,收入分布呈现出双峰分布,两峰的峰度值在不断减小,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人群的集中趋势逐渐减弱;从代表性省的农村居民收入分布来看,收入分布密度曲线从单峰向双峰演进,总体上各个省的低收入人群聚集度在逐渐减小,低收入者在不断地向中高收入阶层跃进;从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分布来看,我国区域间的农村居民收入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军 丁晓晓 孙东旭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是共同富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2014—2020年中国居民收入省级数据,直观展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本特征和空间格局,深入解析中国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与分布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收入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南北倒U型”的分布态势;基尼系数双维分解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地区差距总体呈收敛趋势,区域间的工资性收入差距是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收入增长势头强劲,相邻省份间存在正空间相关性。研究结论为新时期有的放矢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于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志礼 王青 来国超
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增长,1980-199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递增6.96%。但是分阶段考察,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趋缓,1980-1984年为15.1%,1985-1988年为4%,而1989-1991年仅为0.7%。有些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个别年份出现了负增长,并且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这些都将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小康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对我国地区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动态势、差距程度以及引起变动的因素、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以及加快中西部发展步伐的方略和对策进行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宏伟 刘咏梅
为了探索农村居民收入的周期趋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章采用B-N分解法对农村居民收入及其影响因素变量进行了周期趋势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具有基钦短周期与朱格拉中周期的混合型特征,具有稳健的确定趋势及波动渐弱的随机趋势。影响因素变量的周期与其具有协同性,确定趋势与其具有长期关联性,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稳定的物价、不断改善的农业生产条件以及长期财政支农政策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林兴 黄祖辉
本文基于分布动态的视角,尝试采用有限混合高斯分布模型来研究中国省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趋同性问题。本文运用有限混合高斯分布模型考察了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分布,发现3 1个省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两个子分布构成,两个子分布间几乎不存在流动性,中国省际农村居民收入呈现一种双峰锁定式的俱乐部趋同。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地区趋同 有限混合高斯分布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习江平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的国家,基于人均GDP或劳均GDP的经济趋同研究可能存在问题。如果城乡差距较大,且各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一致,基于GDP衡量的地区差异中便会包含城乡差异的因素在内,而与经济增长理论中要研究的"经济趋同"出现背离。本文采用各省1978年~2006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利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即便将城乡差异的因素分离开来,中国还是不存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趋同。
关键词:
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 收入趋同 二元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田成诗
近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变化最快的一段时期,然而"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民收入是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本文利用趋同检验、核密度估计以及转移矩阵等方法刻画了我国省际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动态演变。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比富裕地区有更高的增长率,从而导致省际农村收入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但不同省份的相对收入状况的变动却有所不同。
关键词:
收入分配 趋同 演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华超 温涛
本文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以扩大内需这一现实背景出发,利用2005年全国31省市的截面数据实证了影响农村居民各种主要消费支出的各种收入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各种消费支出的影响各不相同,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需要加大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水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梦冰
刺激农村家庭消费和缩小消费分布差距,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2002年和2013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现状及演变趋势,并探讨了导致农村地区消费差异扩大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一时期,农村家庭的收入和消费不平等都经历了一个较快的上升期,但农村家庭间消费不平等的程度和增幅要低于收入不平等。分析导致农村居民消费不平等扩大的结构性原因后发现,除食品支出外,其他各类分项消费的增加都会扩大总消费分布的差距。回归分解的结果表明,收入和财产是影响农村地区消费分布差距的重要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生 司书耀
本文基于中国农村经济的结构特征和居民决策行为,建立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动态增长模型及其消费意愿动态变化的测度模型。基于各省(自治区)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显示:政策环境因素的收入效应具有渐进性,时滞约为3年;而其对消费意愿的影响是突变性的,并且具有记忆能力。在收入加速增长的过程中,消费意愿的反应滞后于收入增长;而当收入增长减速时,消费意愿的反应超前,相位差均为1年左右。农村居民不仅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的收入弹性也是递减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明山 潘迎冰 罗力 李春芳 蔡琳 崔欣 叶真 徐润龙 曾国经 陈瑜 郭清 郝模
目的:评价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公平的能力。方法:应用GINI系数和洛伦兹曲线原理,分析筹资、医疗费用和新农合偿付对农村居民收入公平的影响。结果:(1)新农合筹资导致的GINI系数变化非常微弱,筹资后GINI系数只上升了1.7个百分点;(2)新农合偿付对发生医疗费用人群收入公平影响显著,作用力度为42.6%。其中,秀洲区最大,作用力度为45.5%;常山县最小,作用力度为7.6%;(3)不同的新农合偿付方案使其对在不同级别医院发生的住院费用偿付所带来的对GINI系数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同的。结论:疾病经济负担明显加重了农村居民收入分布的不公平;新农合在改善上述不公平方面的作用已经有相当程度的体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天慧 胡霜 贺家欣
村主任受教育程度既关系到基层人才队伍质量,也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于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面板数据,分析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总收入,并且在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和农民群体内部异质性并存情况下,村主任增收渠道和效应产生了不同的受益群体,能够显著增加种植大户的人均农业收入和低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非农收入。在山区等信息封闭的地区,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对农民家庭收入及结构影响更明显,能增加山区农民家庭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减少其人均救济低保收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农民家庭分类施策、因材施策,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与减少相对贫困、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村主任 农村居民 受教育程度 增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天慧 胡霜 贺家欣
村主任受教育程度既关系到基层人才队伍质量,也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于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面板数据,分析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总收入,并且在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和农民群体内部异质性并存情况下,村主任增收渠道和效应产生了不同的受益群体,能够显著增加种植大户的人均农业收入和低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非农收入。在山区等信息封闭的地区,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对农民家庭收入及结构影响更明显,能增加山区农民家庭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减少其人均救济低保收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农民家庭分类施策、因材施策,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与减少相对贫困、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村主任 农村居民 受教育程度 增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易明
一、收入增长的制度效应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标志着完全计划经济运行体制在农村的结束。1978年作为农村传统经济体制和体制改革的“时间分水岭”,以此为界将1949年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