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0)
- 2023(8741)
- 2022(7125)
- 2021(6755)
- 2020(5231)
- 2019(11957)
- 2018(11612)
- 2017(22718)
- 2016(12281)
- 2015(13611)
- 2014(13331)
- 2013(13430)
- 2012(12396)
- 2011(11042)
- 2010(10741)
- 2009(9925)
- 2008(9249)
- 2007(8509)
- 2006(7638)
- 2005(6370)
- 学科
- 济(57082)
- 经济(57035)
- 农(49578)
- 业(34335)
- 农业(33212)
- 管理(22004)
- 地方(18388)
- 方法(18284)
- 数学(17189)
- 业经(17076)
- 数学方法(17049)
- 中国(14466)
- 农业经济(12517)
- 财(12514)
- 收入(12082)
- 企(11960)
- 企业(11960)
- 发(11621)
- 制(10158)
- 发展(9610)
- 展(9601)
- 村(9561)
- 农村(9540)
- 土地(8805)
- 学(8534)
- 环境(8245)
- 贸(8075)
- 贸易(8069)
- 易(7796)
- 建设(7606)
- 机构
- 学院(167712)
- 大学(157921)
- 济(72237)
- 经济(70751)
- 管理(61521)
- 研究(57850)
- 理学(53362)
- 理学院(52807)
- 管理学(51920)
- 管理学院(51644)
- 农(49996)
- 中国(45258)
- 农业(37573)
- 科学(35632)
- 京(32343)
- 业大(32335)
- 财(29807)
- 所(28786)
- 中心(28639)
- 江(26825)
- 研究所(26055)
- 范(23491)
- 农业大学(23468)
- 师范(23361)
- 省(22963)
- 财经(22885)
- 经济学(21278)
- 州(21229)
- 经(20843)
- 经济管理(20766)
- 基金
- 项目(115808)
- 科学(90849)
- 研究(89729)
- 基金(81397)
- 家(70047)
- 国家(69296)
- 科学基金(59039)
- 社会(57841)
- 社会科(54205)
- 社会科学(54191)
- 省(50035)
- 基金项目(44122)
- 编号(38961)
- 教育(38422)
- 划(38377)
- 自然(34927)
- 自然科(33983)
- 自然科学(33978)
- 自然科学基金(33303)
- 资助(30957)
- 农(30190)
- 成果(29656)
- 发(28456)
- 课题(26217)
- 重点(25765)
- 部(24803)
- 创(23739)
- 国家社会(23694)
- 发展(23634)
- 展(23256)
- 期刊
- 济(90089)
- 经济(90089)
- 农(57206)
- 研究(47040)
- 农业(39088)
- 中国(36866)
- 学报(25863)
- 科学(24752)
- 业经(22639)
- 大学(20930)
- 财(20616)
- 学学(20110)
- 业(17285)
- 融(16866)
- 金融(16866)
- 管理(15783)
- 教育(15253)
- 农业经济(14916)
- 农村(14268)
- 村(14268)
- 技术(14192)
- 问题(13606)
- 经济研究(11689)
- 资源(11673)
- 版(11188)
- 经济问题(10308)
- 世界(10016)
- 财经(9751)
- 农村经济(9574)
- 社会(9367)
共检索到253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佩琪 李超
最近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从收入结构看,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中超过90%的收入来自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根据灰色综合关联度系数,工资性收入对居民家庭纯收入的影响最大,而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最小。基于灰色理论的均值GM(1,1)模型(EGM)的预测结果显示,河北省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倍增目标将在2016年前实现。而要顺利实现收入倍增目标,需要基于河北省实际情况和农民收入构成特点开展"造血式"扶贫、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劳动者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和引导市场力...
关键词:
收入倍增 农村居民 收入结构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永新 于婧 监文慧
城乡居民收入倍增不是简单的收入数字的倍增,而是实际购买力倍增,由于我国居民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存在收入差距,因此也不能简单地强调居民收入的平均倍增。因此,要从系统的角度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倍增进行全面研究。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重点研究如何从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几个方面实施突破。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收入倍增 路径突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晓丹 赵晓娜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居民人数多。对吉林省而言,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是关键。从全国各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对比情况看,吉林省农村居民收入尽管并不处于下游,但来源结构单一,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营性收入结构也有待完善。对比日本的"收入倍增"计划时期大幅提高农民收入的方法和国内较发达地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的措施,吉林省应从扶持农业发展、维护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及保障农民工转移等方面入手,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虹 艾熙
中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问题集中于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要推进西部全面小康,重点就在于实现西部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倍增。本文通过对西部农村农民收入与消费的实证研究,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西部农村居民 收入与消费倍增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景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玉霞
当前,消费需求不振,生产领域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何提升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通过建立分布滞后模型,对1982年以来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不确定性的变动情况及其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藉以剖析收入不确定性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中的作用。河北省的分析结论对于我国其他省份具有重要的样本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收入不确定性 协整检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一娜 任今今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三农"问题的焦点,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当前在我国明确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目标不但是河北省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农民收入倍增所存在的制约因素,据此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改善财产交换、加大政策扶持和改善产品交换等四项举措。
关键词:
农民收入倍增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桂婷 李国璋
基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以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作为研究重点,选择河北省作为研究区域,通过1993~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该区域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统计分析,意图探寻在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如何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找到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倪琳 宋安安 郑艳东 张长春
[目的]当前的村庄整治实际工作中,特别对于山区生态较脆弱的区域,在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前需考虑区域生态条件,统筹好村庄整治工作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使村庄向着生态友好型发展。[方法]文章选择太行山区的河北省涞源县为研究区域,首先以生态服务性和生态脆弱性为出发点,综合评价县域生态重要性,以此评价结果作为基础来约束未来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生态安全性,然后以改善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原则,对285个行政村的整治潜能进行评价,最后将整治潜能评价结果落在生态重要性分区图上,运用互斥矩阵模型,将农村居民点合并为重点发展区、积极发展区、转型发展区、限制发展区4种整治区域,并针对不同整治类型区提出不同的整治模式及发展方向。[结果]涞源县农村居民点分布在重点发展区的面积为1 565.52hm~2,积极发展区面积为1 648.92hm~2,转型发展区面积为619.32hm~2,限制发展区面积为550.84hm~2。[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山区农村居民点的资源优化整合,同时在居民点整治活动时空安排及区域生态保护方面也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玉东 郝晋珉 杨立 王丽敏 郭德吉 贾智海 武秀梅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空闲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是各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活动的统称,其实质内容之一是从空间上对土地利用进行优化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是我国进行土地整治的重要区域,对于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进行分类研究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的前提和基础工作。曲周县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部,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农村人口的集聚地,对于其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分类进行研究,对于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论文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发展基础、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取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评价指标,利用量化后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倩 王健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很多,本文利用持久收入模型对河北省26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农民收入是影响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并对非收入因素进行分析。根据河北省农村消费与收入的现状,提出了增加农村消费需求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消费需求 收入因素 分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丁玉霞 樊俊荣 张忠凤 张晓光 刘钺 迟日梅
对河北省485名农村居民信息需求调查问卷的分析,其需求的主要特点是多样化、时尚化,网络成为农民获取信息的新途径。河北省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等。河北省要想满足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信息服务者应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等。
关键词:
河北省 农村居民 信息需求 信息服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阮小莉 廖勇 贾蜀苇
要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倍增计划",必须充分发挥消费的桥梁作用。本文利用1978~2012年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在分析收入与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计量模型和相关图表从四川省农村居民整体收入、不同的收入类型和不同的收入来源三个层面分别探讨对消费的影响,进而得出系统性的相关结论,并提出促进四川省农村居民消费、落实"倍增计划"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倍增计划 农村居民 收入 消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传岗
十八大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社会发展成果让广大人民所共享的必然。本文围绕什么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质就是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针对政策性增收、农地资产性增收与农业生产性增收停滞,而人力资本与土地资本化增收将成为推进农民收入倍增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福利性增收是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的前提,人力资本增收是动力,农地流转增收是终点,并提出优化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要"三步走"。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倍增 增收流 新思维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祖辉
居民收入倍增是指实际收入倍增是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基础上的"双倍增",是缩小城乡差距基础上的"公平感倍增",是协同发展基础上的"幸福感倍增"。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还有诸多难点。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要确保劳动者收入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确保居民收入增长率与经济总量增长率同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的比重;调整企业与居民的税收政策。
关键词:
居民收入倍增 城乡居民 增收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