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42)
2023(16268)
2022(13804)
2021(13028)
2020(10843)
2019(24977)
2018(24968)
2017(47485)
2016(25819)
2015(29435)
2014(28923)
2013(28533)
2012(25724)
2011(23116)
2010(23486)
2009(21693)
2008(21392)
2007(19259)
2006(17072)
2005(14912)
作者
(73814)
(61545)
(60921)
(57904)
(38895)
(29437)
(27644)
(24137)
(23178)
(21854)
(20883)
(20689)
(19399)
(19384)
(18723)
(18685)
(18370)
(18106)
(17600)
(17334)
(15297)
(15171)
(14904)
(14247)
(13900)
(13833)
(13667)
(13599)
(12496)
(12148)
学科
(103750)
经济(103641)
(83881)
管理(80035)
(63058)
企业(63058)
(51282)
方法(46739)
数学(40375)
数学方法(39652)
农业(34140)
业经(28826)
(26646)
中国(26454)
(21018)
地方(20939)
(20603)
技术(20220)
理论(18314)
(16606)
财务(16520)
财务管理(16486)
(16352)
贸易(16342)
(16289)
银行(16249)
(16180)
(15885)
企业财务(15607)
(15497)
机构
学院(362438)
大学(359542)
管理(149880)
(141525)
经济(138222)
理学(128992)
理学院(127659)
管理学(125261)
管理学院(124585)
研究(115332)
中国(90183)
(76612)
科学(72496)
(72375)
(64339)
业大(58976)
(57216)
农业(55236)
中心(54758)
(54399)
研究所(51924)
财经(50484)
北京(48066)
(47089)
师范(46674)
(46028)
(44215)
(41273)
经济学(40119)
经济管理(39939)
基金
项目(246610)
科学(194182)
研究(182393)
基金(177773)
(154214)
国家(152817)
科学基金(132438)
社会(114133)
社会科(107836)
社会科学(107803)
(98442)
基金项目(94369)
自然(85903)
自然科(83922)
自然科学(83906)
教育(83043)
自然科学基金(82380)
(80945)
编号(76235)
资助(72880)
成果(60731)
重点(54268)
(53495)
(52557)
(52430)
课题(51611)
创新(48982)
科研(46588)
国家社会(46443)
大学(45665)
期刊
(161721)
经济(161721)
研究(102702)
中国(74498)
(73105)
学报(56261)
管理(55191)
科学(53044)
农业(49677)
(49330)
大学(44066)
学学(41583)
教育(40964)
技术(34096)
(33510)
金融(33510)
业经(31838)
(25406)
财经(23456)
经济研究(22864)
问题(21218)
(19953)
(19389)
图书(19059)
技术经济(18983)
科技(18759)
理论(17101)
现代(16992)
统计(16530)
资源(16252)
共检索到536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尹爱田  孟庆跃  井珊珊  刘晓云  严非  于保荣  
为进一步将慢性病费用科学的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文章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慢性病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通过筹资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将慢性病费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管理也是可行的。建议通过建立慢性病保障基金等方式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补偿,并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级管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曙光  程艳敏  尹爱田  
目的:探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不同筹资额度下将门诊费用纳入大病统筹基金的慢性病病种,核算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大病统筹基金后的筹资增加额与原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结余额的缺口。方法:采用费用等级迭代的方法确定慢性病的病种,将基金增加额与原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结余额进行比较。结果:测算出不同筹资额下纳入的慢性病病种及对应的筹资额度的增加额。结论:采用迭代方法确定出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大病统筹基金管理具有可行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曙光  程艳敏  尹爱田  
目的:探索将门诊费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基金的慢性病病种的筛选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论证。方法:将疾病负担尺度与费用尺度相结合,取二者交集,从最终的疾病谱中选取10种慢性病作为拟纳入的病种;通过测算参合者个人在原先交费基础上多缴纳的费用额度,来论证疾病纳入的合理性。结果:选取了10种慢性病作为拟纳入的病种;测算出10种慢性病不同补偿比下参合者个人在原先基础上多交纳的费用额度。结论:将慢性病人门诊费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基金管理具有可行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陶立波  杨莉  
目的:探讨农村居民常见慢性病的疾病经济负担与经济风险。方法:以自填式调查问卷方法,对212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56人,糖尿病患者56人)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的最近一年疾病经济负担和经济风险进行调查,以多元回归模型对疾病经济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年人均收入为4352元,人均年医疗费用为1809元,其校正RR值为4.42。糖尿病患者的人均年收入为10508元,人均年医疗费用为11472元,校正RR值为11.61。将这2个疾病的数据合并,其人均年收入为6010元,人均年医疗费用为4361元,校正RR值为7.72。以LnRR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住院与否变量是惟一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其偏回归系数为1.86,P<0.01。结论:慢性病人群的疾病经济负担和风险较高,且糖尿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和风险要远高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经费风险的影响因素中住院与否是最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井珊珊  尹爱田  孟庆跃  严非  刘晓云  于保荣  
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居民慢性病患者的就医选择行为,通过对农村居民慢性病患者在各机构的就医选择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就医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确诊和治疗的患者比例逐步提高,但是慢性病患者的治疗费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经济困难依然是慢性病患者不进行治疗的重要原因。应该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规范慢性病患者的就医行为,将慢性病的经常性治疗落实在基层医疗机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井珊珊  尹爱田  孟庆跃  刘晓云  严非  于保荣  
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居民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情况,通过对农村居民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因经济困难未治疗和未住院的慢性病患者比例随收入的降低而呈升高的趋势,并且不同收入组的慢性病患者自付费用也呈现出较明显的不公平性。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应该为低收入人群慢性病患者提供保障卫生服务利用的措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管军  张亮  綦斐  王佃国  段海平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农村慢性病综合管理过程中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参与作用,没有切实结合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独有特点,致使实际干预效果有限。但社会资本理论的引入为农村慢性病综合管理模式的建立、完善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切入点和应用起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娟  于保荣  孟庆跃  王伟  
目的:对样本地区农村居民5种常见慢性病的疾病经济负担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农村地区慢性病对家庭所造成的经济负担情况。方法:样本地区的选择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数据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慢性病患者家庭的收支情况、5种常见慢性病的直接医疗费用和直接非医疗费用及间接费用。结论:慢性病患者家庭的年医疗费用明显高于非慢性病患者家庭的年医疗费用支出;5种常见慢性病的经济负担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较高;在农村地区要降低慢性病的经济负担需要强化慢性病的规范化治疗和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慢性病管理的网络建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洋  杨金侠  杨树圣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慢性病发病形势严峻,而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机制尚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有效遏制慢性病的发展势头。文章通过分析健康维护组织(HMO)模式的作用机制,提出把HMO模式引入到农村地区的慢性病防控中,即把新农合资金按人头拨付给乡镇卫生院管理和使用,激励农村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提供慢性病防治服务,以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资金短缺、人员积极性低等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令国  张晔  刘志彪  
2009年国家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解决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然而新农保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还有待评估和验证。本文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8—2011年两期面板数据,使用倾向分值匹配基础上的差分内差分方法(PSMDD),评估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养老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新农保提高了参保老人的经济独立性,降低了老人在经济来源和照料方面对子女的依赖,参保老人对社会正式照料的需求有所增加;同时,提高了参保老人在居住意愿和实际居住安排上与子女分开居住的可能性。因此尽管新农保的实施期限不长,但已对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冯达  赵锐  田淼淼  侯文静  冯占春  
目的:了解山西省农村居民常见慢性病的疾病经济负担与经济风险。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山西省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最近一年疾病经济负担和经济风险现状。结果:高血压患者年人均纯收入为3 692.34元,人均年治疗费用为3 716.29元,其校正RR值为11.23;糖尿病患者年人均纯收入为4 497.63元,人均年治疗费用为4 297.95元,校正RR值为10.61;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年人均收入为3 578.90元,人均年治疗费用为2 919.01元,校正RR值为9.10;三种疾病患者中分别只有32.41%、38.71%和24.29%的人对医疗费用有20%以上支付能力,支付能力很低。结论:山西省农村慢性病人群的疾病经济负担和风险较高,糖尿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和风险要高于高血压和慢性病支气管炎患者;慢性病患者对医疗费用的支付能力很低,且有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适  周永刚  王志刚  
自2009年开始,中国进入后新农合时代,新农合在增进农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方面效果突出,但面临的阻力不断增大。本文运用Heckman双阶段模型和一手调研数据研究农村居民对新农合参与的影响因素、满意度、支付意愿等重要问题。当前参合居民对新农合满意度较高,可接受的最大参合费用均值为185.55元·人/年。防大病、节省医药开支是农村居民继续参合的主要原因,参合费用太高则成为参合者中断参与新农合的首要因素,而医院诊疗费用增幅过大、参合费用上涨太快、大病报销比例偏低、政策宣传不够等则是参合者的主要担忧。个人特征变量对个体参与意愿与支付意愿选择的影响比较微弱,家庭特征变量(家庭年收入、是否有欠款、是否通村公路、医疗距离、是否开通有限电视)和参与特征变量(参合时长、新农合满意度、门诊报销是否超出补偿上限、是否报销过住院(手术)费)等是决定参合者参与意愿与支付意愿的关键变量。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适  周永刚  王志刚  
自2009年开始,中国进入后新农合时代,新农合在增进农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方面效果突出,但面临的阻力不断增大。本文运用Heckman双阶段模型和一手调研数据研究农村居民对新农合参与的影响因素、满意度、支付意愿等重要问题。当前参合居民对新农合满意度较高,可接受的最大参合费用均值为185.55元·人/年。防大病、节省医药开支是农村居民继续参合的主要原因,参合费用太高则成为参合者中断参与新农合的首要因素,而医院诊疗费用增幅过大、参合费用上涨太快、大病报销比例偏低、政策宣传不够等则是参合者的主要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君  
目的:通过对社区慢性病管理中政府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行为模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以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方法:文献研究、博弈分析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结果:(1)政府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投入力度取决于时间偏好和投入回报率水平;(2)政府的投入结构、考评方法和政策支持力度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病管理工作中的努力水平。结论:(1)提高政府对慢性病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对居民健康的保障责任;(2)选择合理的投入模式,保证政府对社区慢性病管理投入的有效性;(3)采用有效的制度设计,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参与慢性病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艺  李新举  
"整村搬迁"、"迁村并点"和"旧村改造"都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本文对山东省泰安市实施的农村居民社区改造模式进行了实地调查,从区位特征、整治目标、驱动机制、资金筹集机制、生活成本等角度对三种模式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整村搬迁"模式比较适用于煤矿开发区和交通不便地区,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农村自然条件、耕作半径、产业结构、社区规模、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等,合理确定新村位置。"迁村并点"模式比较适用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农民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农民生活保障方面仍然需要完善。"旧村改造"模式比较适用于居民点比较分散,小农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