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1)
2023(14297)
2022(12026)
2021(11422)
2020(9419)
2019(21636)
2018(21124)
2017(39893)
2016(21102)
2015(23603)
2014(23044)
2013(22635)
2012(20685)
2011(18690)
2010(18184)
2009(16610)
2008(15791)
2007(13658)
2006(11863)
2005(10222)
作者
(57069)
(48414)
(47708)
(45619)
(30059)
(23031)
(21678)
(18991)
(18415)
(16715)
(16472)
(16197)
(14869)
(14825)
(14713)
(14595)
(13996)
(13967)
(13875)
(13548)
(11760)
(11569)
(11484)
(11150)
(10952)
(10754)
(10378)
(10315)
(9629)
(9627)
学科
(93625)
经济(93439)
(59790)
管理(51136)
(50945)
方法(41498)
(38386)
企业(38386)
数学(36417)
数学方法(35950)
农业(33833)
中国(26871)
业经(25744)
(20266)
(17327)
贸易(17319)
(17059)
(16994)
地方(16911)
(15489)
(14599)
(13068)
环境(13054)
(12906)
银行(12887)
农业经济(12588)
(12524)
(12444)
理论(12420)
(12393)
机构
学院(292261)
大学(289918)
(130050)
经济(127945)
管理(115452)
理学(101108)
研究(100419)
理学院(100067)
管理学(98336)
管理学院(97796)
中国(79159)
(61940)
(60427)
科学(59322)
(54551)
(48532)
中心(48139)
农业(47186)
业大(46800)
研究所(44460)
财经(44336)
(40952)
经济学(40562)
(40515)
(37767)
北京(37609)
师范(37452)
经济学院(36710)
(35428)
经济管理(33237)
基金
项目(206910)
科学(165521)
基金(154535)
研究(153200)
(134748)
国家(133581)
科学基金(115542)
社会(102398)
社会科(96166)
社会科学(96140)
基金项目(81615)
(78218)
自然(72587)
自然科(70955)
自然科学(70939)
自然科学基金(69674)
教育(68772)
(65943)
资助(62071)
编号(61702)
成果(48230)
(47364)
重点(46291)
(45169)
国家社会(44049)
(43105)
教育部(40800)
课题(40549)
创新(40337)
科研(39934)
期刊
(140180)
经济(140180)
研究(82360)
(64891)
中国(56432)
农业(44745)
学报(44077)
科学(43144)
(39281)
管理(38218)
大学(35474)
学学(33697)
业经(28095)
(27430)
金融(27430)
教育(25882)
技术(24753)
经济研究(21581)
(21436)
财经(21068)
问题(19572)
(18238)
世界(16974)
(15376)
统计(15237)
资源(15139)
农业经济(14924)
农村(14800)
(14800)
(14074)
共检索到425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萌  杨龙  周立  
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更为重要,但较少研究从多维视角关注农村居民不平等的变化与分解。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2015年间的8轮调查数据,使用三种多维不平等指数测量农村居民的多维不平等状况,分析其变动趋势,并按照区域、性别群体和维度进行不平等分解。研究发现:在2005—2010年和2011—2015年两个阶段,农村居民的多维不平等水平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2005—2015年总体分析,农村居民的多维不平等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最大值,三种多维不平等指数测量的结果一致。从区域的角度分析,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的多维不平等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多维不平等水平最低。区域内部多维不平等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率高于区域之间的贡献率。从性别的角度分析,农村女性居民的多维不平等水平高于男性,男女群体内部的多维不平等水平高于男女组间的不平等。从维度的角度分析,收入维度对农村居民多维不平等的贡献大于教育维度和健康维度。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从多维视角关注农村居民不平等水平总体上升的问题,重点关注区域内部、性别群体内部的多维不平等,降低收入维度对农村居民多维不平等的贡献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友华  
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关于农村社区部分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险建设得最好,但也只有不到40%的人能够享受到。另外,养老保险、教育救助等内容在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中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万宗  徐娟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工业出口强度与行业内部工资不平等的非单调关系。研究表明,出口强度与不平等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不平等首先随着出口强度的增加而上升,到达顶峰之后逐步回落,实证结果在多项扩展研究中表现稳健。本文进一步利用DFL方法将不平等分解为价格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发现价格效应是不平等变化的主要因素,所以出口主要通过改变劳动力技能回报影响不平等。本文认为,中国深化改革离不开扩大开放,工业发展需要瞄准精加工、提升产品质量这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从而达到提升出口强度、获取出口工资溢价、提高行业整体收入水平的目的;同时,也能够降低行业内的收入分化,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整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万宗  徐娟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工业出口强度与行业内部工资不平等的非单调关系。研究表明,出口强度与不平等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不平等首先随着出口强度的增加而上升,到达顶峰之后逐步回落,实证结果在多项扩展研究中表现稳健。本文进一步利用DFL方法将不平等分解为价格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发现价格效应是不平等变化的主要因素,所以出口主要通过改变劳动力技能回报影响不平等。本文认为,中国深化改革离不开扩大开放,工业发展需要瞄准精加工、提升产品质量这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熙保  朱兰  
本文采用201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定量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影响城镇内部不平等的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城市劳动力市场个体差异的扩大。较高的城镇化率具有工资溢出效应,但不同特征的个体获益不同。高职业技能个体从城镇化进程中获益大于中低职业技能个体,且城镇化率更高的城市具有更大的行业间工资溢出系数级差。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降低城镇不平等程度的关键在于提高就业质量,加大对低技能劳动者的教育和职业技能投入,同时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成栋  任建宇  高璇  
安居乐业一直是是中国社会的理想,住房作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和2015年的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的方法对房价、住房不平等和城市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与2005年相比,2015年城市居民幸福感上升;十年间,有房和有多套房对居民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显著增加;现居住住房面积大会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但无显著性变化;结合交互项分析发现房价通过住房产权增加财富来影响幸福感;此外,房价和住房不平等会通过主观社会地位影响幸福感。最后,结合我国国情,笔者从稳定房价和降低住房不平等来提高居民幸福感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航燕   任昱昭   李佳佳  
本文通过将省级、城市数据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微观数据相匹配,在测度环境基尼系数基础上,采用Probit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环境不平等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测度下的环境不平等显著降低了居民幸福感,而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烟粉尘测度下的环境不平等却显著提高了居民幸福感。环境不平等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区域和城乡异质性,环境不平等对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工业废水测度下的环境不平等对城镇居民的影响比农村居民大,工业废气则相反。在环境不平等影响幸福感的路径中,经济增长和健康状况是重要的作用机制,经济增长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健康状况只发挥中介作用。因此,加强环境治理,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建设与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对新时代中国政府提高居民幸福感,走出“伊斯特林悖论”有重要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若愚  屈沙  
基于连续6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主要采用Logit模型和FFL分解方法,针对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工资水平差异及其成因问题进行探究。实证结果表明,当下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隔离现象依然存在。公有制单位中城乡工资差距存在"黏性地板效应",从长期来看有所缩小;非公有制单位中城乡工资差距随收入水平及时间的变化,趋势均较为平缓。从城乡工资差距的来源来看,公有制单位主要源于户籍歧视,且随时间变化有所下降;而非公有制单位则主要源于特征差异。为进一步验证结论的稳健性,借助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进行实证对比,结果表明上述结论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为建立更加公平、规范、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进一步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缩小劳动者人力资本差异的同时,需要借助更为有效的户籍制度改革以弱化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歧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全峰  
从农村走向城市,乡城迁移者的主观幸福感不仅关系到自身福利还关系着我国城镇化进一步的推进以及质量的提高。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采用有序概率模型研究发现,分析乡城迁移对迁移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时需要考虑迁移者城市户籍获取情况。未获取城市户籍的乡城迁移并未显著改变迁移者幸福感,而取得城市户籍的乡城迁移显著增加迁移者的幸福感。通过进一步的Oaxaca-Blinder差异分解发现,取得户籍的乡城迁移者幸福感高于其他群体主要是由于收入效应、机会不平等、对未来经济社会地位预期、医疗养老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润田  李碧珍  叶鑫宇  
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分析了互联网的使用对于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能够显著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这一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本文还分别对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与是否参加新农合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分析结果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群体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高收入和东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同时发现,对于不同性别和是否参加新农合的不同群体,互联网的使用均有显著正效应。由此可见,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居民健康具有显著影响,合理规范互联网制度,引导农村居民正确使用互联网对农村居民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全峰  
从农村走向城市,乡城迁移者的主观幸福感不仅关系到自身福利还关系着我国城镇化进一步的推进以及质量的提高。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采用有序概率模型研究发现,分析乡城迁移对迁移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时需要考虑迁移者城市户籍获取情况。未获取城市户籍的乡城迁移并未显著改变迁移者幸福感,而取得城市户籍的乡城迁移显著增加迁移者的幸福感。通过进一步的Oaxaca-Blinder差异分解发现,取得户籍的乡城迁移者幸福感高于其他群体主要是由于收入效应、机会不平等、对未来经济社会地位预期、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因素引起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怡  杨骏  
现有研究大都是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静态分解,很少涉及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形成机制。基于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研究1988~2010年间较长的时期内,农村居民家庭各种收入来源构成的变动如何影响了总体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变化,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并以此为据,提出更具针对性的缓解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苏林森  程思琪  
已有的收入对文化消费影响的研究多基于宏观层面,较少关注"收入→消费"作用机制的中介和调节因素。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从个体层面分析了收入等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收入、消费主义和社会交往对文化消费均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且收入通过消费主义和社会交往可间接促进文化消费;城市居民收入对其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农村居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宁  李雪峥  崔健  
以陕西省岐山县G村社会调研数据为基础,对西部农村居民的政治关注度、参与度、满意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认为西部农村居民的政治参与水平不高。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政治参与水平的人口学变量以及政治效能感因素,研究发现:人口学的关键变量、内在与外在的政治效能感均对政治参与有显著影响,为此提出通过有效的社会治理举措,以改善人口学变量中关键因素,提升农民的政治效能感,从而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政治参与水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冬  
本文考虑到了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基于CHNS数据对中国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居民长期收入不平等程度要低于单独年度,但是仍然呈现出上升的态势;(2)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的非农收入依然是农村居民长期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来源,且其对长期收入不平等的贡献不断增加;(3)非农就业在农村居民之间的流动性较低,这意味着政府在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作为将来的工作重心的同时,也需要为农村居民创造公平的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