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1)
2023(15020)
2022(12639)
2021(11643)
2020(9898)
2019(22545)
2018(22054)
2017(41908)
2016(23115)
2015(25620)
2014(25179)
2013(25112)
2012(23405)
2011(20998)
2010(20918)
2009(19455)
2008(19283)
2007(17460)
2006(15350)
2005(13330)
作者
(68974)
(58347)
(57659)
(54945)
(36538)
(28212)
(26344)
(22969)
(21817)
(20489)
(19728)
(19416)
(18339)
(18247)
(17985)
(17823)
(17795)
(16929)
(16784)
(16553)
(14697)
(14183)
(14084)
(13368)
(13289)
(13003)
(12897)
(12764)
(11819)
(11762)
学科
(94723)
经济(94625)
(66776)
管理(56549)
(51533)
(41779)
企业(41779)
方法(40447)
数学(36454)
数学方法(36138)
农业(34045)
中国(25636)
业经(25066)
(23349)
地方(22447)
(19170)
(18967)
(18389)
贸易(18385)
(17863)
(16170)
银行(16108)
(15254)
(14733)
金融(14730)
(13814)
环境(13525)
技术(13361)
(13358)
财务(13339)
机构
学院(326379)
大学(321909)
(130747)
经济(127949)
管理(122200)
研究(110403)
理学(105653)
理学院(104416)
管理学(102524)
管理学院(101930)
中国(87053)
(82108)
科学(72386)
(66705)
农业(64066)
业大(59891)
(58910)
(57628)
中心(53594)
研究所(52809)
(50660)
财经(46754)
(42497)
(41751)
(41730)
师范(41224)
北京(40782)
农业大学(40507)
(40051)
经济学(39519)
基金
项目(224694)
科学(174293)
基金(161354)
研究(158753)
(143203)
国家(141876)
科学基金(119686)
社会(100698)
社会科(95012)
社会科学(94980)
(91824)
基金项目(86922)
自然(78559)
自然科(76699)
自然科学(76671)
(75505)
自然科学基金(75303)
教育(70564)
编号(64576)
资助(64346)
成果(50722)
重点(50502)
(49370)
(48324)
(46573)
科研(44056)
课题(43694)
创新(43609)
(43512)
计划(43281)
期刊
(146210)
经济(146210)
研究(89672)
(82951)
中国(63831)
学报(61525)
农业(56063)
科学(52807)
大学(45439)
(44554)
学学(43422)
管理(36674)
(35251)
金融(35251)
业经(30690)
(27649)
教育(26163)
技术(25039)
财经(21902)
经济研究(21281)
问题(21177)
(20116)
(18594)
业大(17462)
资源(16268)
科技(15770)
技术经济(15663)
农村(15597)
(15597)
农业大学(15301)
共检索到479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玲  屠鹃  
自然灾害风险感知水平是影响风险防范意识和行为的直接原因,研究个体对于自然灾害风险感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农村居民地震风险感知与地震保险需求"微观调查数据作为样本,从多角度分析了云南省楚雄州农村居民对于地震风险的感知水平,同时研究了个人的灾害经历、风险暴露程度、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和其他特有因素对于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经历对于风险感知具有正负两种效应;风险暴露程度与风险感知水平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诸如年龄、性别、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都会对个体的风险感知产生明显的影响;特有因素中,政府对于地震的宣传和发放的地震应急包会降低个人的风险感知水平。最后,本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艳  杨树华  徐淑升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以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方案为背景,利用遥感和GIS等先进的空间模拟技术,综合考虑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楚雄州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楚雄州划分为2个一级生态区、9个二级生态亚区、17个三级生态功能区。在完成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宏观生态环境管理的需要,将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区进行统筹和归并,把楚雄州划分为农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区、林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城镇农业与居住生态功能区,并对各生态功能类型区进行了概述,阐明各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和生态保护...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祝伟  陈秉正  
识别影响居民巨灾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建立合适的巨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震风险为例,选择北京、大理、成都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于地震风险的认知是影响其保险需求的关键因素之一,并且居民关于地震风险的不同类型的认知对地震保险需求的影响不同。另外,居民的防损行为、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灾后的政府救援政策也是影响居民地震保险需求的显著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存儒  武照亮  曾贤刚  
为理清气候变化感知影响农户生计的基本路径和内在逻辑,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镇农户调查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气候变化感知对其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感知对农业生计策略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但对非农业策略呈现显著正向影响;2)气候变化感知同时通过适应性行为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计策略,进一步推动农业生计策略向非农化方向发展;3)气候变化感知对生计策略的影响路径表现出明显的农户个人因素差异和农业生产环境差异,风险喜好型和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农户群体更倾向于调整和转变生计策略,存在农业补贴和农业基础设施较完备时农户倾向于坚持农业生计策略。本研究能够为政府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气候变化政策、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贵云  
作为现代社会的先导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业对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章对楚雄州商贸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楚雄州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安晓镜  杨未艳  朱姝  王晓庄  
厘清少数民族初中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对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云南省楚雄州少数民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及自尊、多元文化意识所起到的链式中介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自尊和多元文化意识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2)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直接效应显著,自尊、多元文化意识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出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作用机制,应以深化少数民族学生对多民族社会文化的了解为重点,在培养学生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提升其自尊和多元文化意识水平,进而提高其国家认同的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安敏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夯实"三农"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总量的角度分析了云南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深入剖析了云南农村居民在不同时期8类消费支出项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影响程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如何促进云南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梅  
本文根据全国和云南省1986-2005年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数据,建立全国和云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型,对云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规律进行研究,并且与全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作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云南省农村居民不仅基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低于全国农村居民,而且样本期间平均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全国农村居民的结论,认为这一切都是云南省农村居民收入过低造成的,对此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措施和对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翔  李云仙  李幸  
科学合理的产品设计及费率厘定是农房地震保险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基于1950—2013年间地震风险造成的农房经济损失,采用极值理论对年度地震风险损失进行分析;采用VaR法对云南省不同风险区域的农房地震保险费率进行厘定,研究农房地震保险的价格。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农房风险存在不同等级,而不同风险区域的户均保费不同。同时,基于VaR定价时置信度对费率的影响,置信度设置越低保费越低;反之,置信度设置越高,保费越高。其次,研究表明扩大保险覆盖率可以降低保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卢阳旭  赵延东  
文章使用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社会调查数据,着重分析了震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社会网络和灾后恢复的制度性安排等因素对农村家庭获得住房重建资金的方式和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震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社会网络资源量较丰富的家庭能够获得更多住房重建资金。家庭社会网络中亲戚比例较高对于家庭获得亲友借贷的金额有正面作用,但对获得更多建房资金却有负面影响。政府统一建房补贴和银行贷款政策都更偏重于处在受灾更严重地区的家庭。可见,灾后重建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社会网络遵循"相对优势法则"配置资源,而政府灾后恢复制度则更可能遵循"相对需求法则"进行资源配置,二者共同支撑着灾后恢复重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丽  俞守华  区晶莹  黄灏然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接受情况与城市仍有差距,因此研究农村用户接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参考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Zeithaml感知价值理论以及瑞典顾客满意指数模型等经典理论,结合农村居民的电子商务接受实际情况分析农村居民电子商务接受的影响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电子商务接受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价值、绩效期望、主观规范、行为态度、行为意向对农村居民电子商务接受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通过改善以上7个因素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村居民电子商务接受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晟  宁德煌  
文章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logit)对影响云南农村居民购买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进行分析。从实证结果发现,教育水平、家庭收入、食品购买地点、主观意识中的风险意识和健康意识这五个变量对云南农村居民购买假冒伪劣食品有显著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雅琴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重要内容之一的义务教育在云南省的财政支出总额并不低,但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相比却存在较大差距。为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应从义务教育经费标准着手,研究云南省"民族、山区、贫困"的特殊省情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最终实现根据客观需要确定支出标准的目标。实证研究发现,山区面积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产生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廷昆  
本文试图从实践的角度探索出少数民族学生校本化德育教育模式,解读和诠释楚雄州民族中学自主创设的德育联系户制及其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创新做法、创新效果、社会反响和实践意义,以及不断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性、针对性、基础性、实效性和层次性;加强德育渗透系统研究,构建切合学校实际、以培养素质全面的少数民族学生为目的、以班级为实体、以宿舍为载体、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