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0)
- 2023(15912)
- 2022(13704)
- 2021(12758)
- 2020(10655)
- 2019(24532)
- 2018(24305)
- 2017(47655)
- 2016(25370)
- 2015(28545)
- 2014(28324)
- 2013(27849)
- 2012(25132)
- 2011(22416)
- 2010(22170)
- 2009(20306)
- 2008(19405)
- 2007(16988)
- 2006(14851)
- 2005(12468)
- 学科
- 济(107164)
- 经济(107045)
- 业(76277)
- 管理(69572)
- 企(54402)
- 企业(54402)
- 农(51476)
- 方法(51086)
- 数学(45703)
- 数学方法(45155)
- 农业(34124)
- 业经(27593)
- 财(26303)
- 中国(26239)
- 地方(21532)
- 学(19356)
- 制(18337)
- 贸(17985)
- 贸易(17980)
- 易(17472)
- 技术(16235)
- 务(16229)
- 财务(16161)
- 财务管理(16125)
- 发(15526)
- 环境(15515)
- 企业财务(15346)
- 理论(15011)
- 银(14592)
- 银行(14558)
- 机构
- 学院(355527)
- 大学(353341)
- 管理(146660)
- 济(144931)
- 经济(142012)
- 理学(129010)
- 理学院(127748)
- 管理学(125493)
- 管理学院(124856)
- 研究(111088)
- 中国(85419)
- 京(72456)
- 农(70857)
- 科学(68268)
- 财(63351)
- 业大(57697)
- 农业(54104)
- 中心(53755)
- 所(53074)
- 财经(52169)
- 江(50366)
- 研究所(48537)
- 经(47951)
- 范(45221)
- 师范(44840)
- 北京(44551)
- 经济学(43519)
- 州(40861)
- 经济管理(40198)
- 院(39961)
- 基金
- 项目(253188)
- 科学(200588)
- 研究(186605)
- 基金(185769)
- 家(160386)
- 国家(159008)
- 科学基金(138707)
- 社会(119601)
- 社会科(113225)
- 社会科学(113194)
- 基金项目(99153)
- 省(98752)
- 自然(89557)
- 自然科(87490)
- 自然科学(87471)
- 自然科学基金(85889)
- 教育(84497)
- 划(81769)
- 编号(77071)
- 资助(76014)
- 成果(60221)
- 部(56207)
- 重点(55404)
- 发(53634)
- 创(52394)
- 课题(50720)
- 国家社会(49621)
- 创新(48854)
- 科研(48564)
- 教育部(48483)
- 期刊
- 济(153390)
- 经济(153390)
- 研究(98734)
- 农(72072)
- 中国(61258)
- 学报(54538)
- 科学(50733)
- 农业(48761)
- 管理(47853)
- 财(45901)
- 大学(43128)
- 学学(41013)
- 融(34378)
- 金融(34378)
- 教育(33130)
- 业经(31526)
- 技术(30321)
- 财经(24295)
- 经济研究(22638)
- 业(22006)
- 问题(21681)
- 经(20554)
- 版(18236)
- 理论(17512)
- 图书(17234)
- 技术经济(16967)
- 科技(16813)
- 统计(16679)
- 实践(16186)
- 践(16186)
共检索到498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彬 吴东立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主要分析了两个问题: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受到信贷约束程度的差异及受到信贷约束影响因素的差异。通过有效甄别农村住户和城镇用户样本信息,分析发现: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其主要原因是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时的收入更低,家庭负担大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两类家庭皆存在信贷约束现状,但城乡居民受到信贷约束的程度依据个人特征与家庭特征的不同而表现各异,由于农村居民自身收入水平较低、家庭负担大等因素,农村居民面临的信贷约束在整体上要高于城镇居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毕玉江 裴瑱
笔者主要基于消费存在惯性这一基本思路,基于GMM方法使用全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消费惯性存在的情形下,居民收入增长、财政支出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惯性特征,而且其变化趋势是不同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惯性特征是逐渐强化的,而农村居民消费的惯性则经历了"U"型变化。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惯性 动态面板数据 影响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春燕
本文不涉及1991年之前的城乡居民替代行为,而只对1992年至今的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探讨。文中数据除非特别注明,均由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一、1992年以来,随着经济生活逐步市场化,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储蓄替代行为同以前相比,都有了根本性改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松彪 曾世宏 袁旭宏
性别差异对农村居民落户城镇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农村男性和农村女性落户城镇的难易程度,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加容易落户城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已婚的人群中这一结果非常显著,而在未婚人群中则并不显著。这说明,农村女性很可能更加容易通过婚姻实现落户城镇,而男性则不然。这一结论很好地解释了当前我国城镇的大量"剩女"和农村的大量"光棍"并存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性别 婚姻 城镇化 户籍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温兴祥
本文运用CHIP2013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实证考察本地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使用本地非农就业网络作为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表明,本地非农就业家庭的年生活消费总额比农业就业家庭显著高出15.5%-28.2%。机制分析表明,收入提升和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是本地非农就业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可能机制。受雇形式的本地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大于本地自雇就业,且本地非农就业对多数消费项目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市场发生结构转变的新形势下,农村地区非农就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发挥农村消费市场在提升内需中的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李佶蔓 唐李伟
结合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不同区置间的不同影响: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小于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当有限;而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越过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变得非常显著。因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小额信贷增长率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显著增长。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农村居民收入 STAR模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力朋; 陈锦然;
利用中国2001—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提高具有正向影响,在控制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后,农业信贷支持水平每提高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将提高0.146%;但是,与民生支出和财政支农支出相比,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较小,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此外,我国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强,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弱。提高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应创新信用模式,丰富农村信贷产品种类;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农村金融整体效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建立健全农业信贷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正辉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阐述了农村居民信贷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关系,设定了农村经济增长与信贷之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农村居民信贷与经济增长进行因果检验,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居民信贷的实证模型。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贷 农村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德勇 王雪峰
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但是中国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农村居民的消费却一直启而不动。本文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五个拉动效应:就业效应、结构效应、市场效应、配置效应和成本效应,同时基于我国1990年到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VAR模型,检验了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居民消费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书云 周凌瑶
本文利用1978—2008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又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化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国在继续坚持城镇化发展长期战略的同时应通过扩大消费来加速推进城镇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诗娥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不仅在消费水平上,而且在消费结构上都存在很大差距。进一步的分析探讨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落后等因素是出现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消费 差距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姜凌 高文玲
本文利用2000~2010年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设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广义距方法研究了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能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习惯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我国可以通过有效地加快城镇化发展、引导农民改变消费方式来促进消费。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更好地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居民消费 广义距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小芳 汪发元
城镇化是驱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选取2005-2012年我国31个省(市)的横截面数据,构建城镇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含明
本文运用2002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实证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为了克服内生性,选用了样本中各个城市市委书记上任时距离退休年限作为要素市场扭曲的工具变量。回归结果表明:(1)要素市场扭曲对于城镇居民的劳动性报酬具有稳健的负向影响;(2)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提高了我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报酬水平,但对城镇居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机会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总体而言,中国渐进性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收入分配 财产性报酬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薛贺香
发展服务业要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而城镇化是扩大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突破口。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城镇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有助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短期促进作用不强,但长期作用显著,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农村居民消费、推进城镇化建设,但对于城镇化具有短暂的时滞性。据此,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两方面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农村居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镇化对农村居民膳食质量影响研究
高房价与城镇居民创业——基于CHIP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统计低估与农村居民收入统计高估初探
吉林省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模式分析
数字化背景下普惠金融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分析
城镇化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收入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基于来源结构视角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2000~2010)
中国农村居民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基于1989年~2009年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PSM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