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5)
2023(15573)
2022(13489)
2021(12569)
2020(10549)
2019(23998)
2018(24010)
2017(46073)
2016(25079)
2015(28331)
2014(28369)
2013(28268)
2012(25967)
2011(23600)
2010(23626)
2009(21931)
2008(21402)
2007(19278)
2006(17207)
2005(15396)
作者
(74312)
(62313)
(61515)
(58598)
(39276)
(29872)
(27760)
(24280)
(23755)
(22093)
(21114)
(21085)
(19773)
(19608)
(19338)
(18997)
(18695)
(18340)
(17847)
(17696)
(15545)
(15322)
(15036)
(14373)
(13980)
(13974)
(13842)
(13821)
(12718)
(12376)
学科
(101610)
经济(101456)
(75726)
管理(71635)
(53886)
企业(53886)
(51980)
方法(42679)
数学(36982)
数学方法(36596)
农业(34135)
业经(27770)
(27025)
中国(25722)
(24724)
(21665)
地方(19889)
(18137)
贸易(18128)
(17612)
(16818)
(16056)
银行(15998)
环境(15453)
理论(15328)
(15290)
(15212)
财务(15142)
技术(15107)
财务管理(15107)
机构
学院(361338)
大学(361275)
(145380)
管理(142342)
经济(142139)
研究(123436)
理学(123360)
理学院(122022)
管理学(119960)
管理学院(119334)
中国(93704)
(78591)
(77119)
科学(76793)
(67055)
(62822)
业大(61306)
农业(60668)
中心(57005)
研究所(56953)
(54440)
财经(52679)
北京(48353)
(47911)
(46375)
师范(45884)
(43929)
(43274)
经济学(42364)
(40281)
基金
项目(246706)
科学(193206)
研究(180187)
基金(178951)
(156696)
国家(155317)
科学基金(132509)
社会(113406)
社会科(107042)
社会科学(107010)
(96873)
基金项目(95130)
自然(86215)
自然科(84139)
自然科学(84117)
自然科学基金(82630)
教育(80820)
(80707)
编号(74406)
资助(73105)
成果(60190)
重点(54869)
(54532)
(52616)
(50833)
课题(50318)
(47568)
创新(47489)
科研(47195)
国家社会(46495)
期刊
(168610)
经济(168610)
研究(106481)
(78879)
中国(74420)
学报(61450)
科学(56012)
农业(53579)
(49654)
管理(49350)
大学(47279)
学学(44878)
教育(37072)
(34038)
金融(34038)
业经(31887)
技术(29175)
财经(25341)
(25335)
经济研究(24327)
问题(22344)
(21509)
(19896)
理论(19084)
业大(17685)
科技(17571)
实践(17561)
(17561)
技术经济(16963)
图书(16810)
共检索到539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建宇  李林  
一、引言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药品配送体系不够完善,药品市场供给严重不足,部分地区乡级和村级卫生机构就医条件较差,也缺少医疗人才,导致广大农村居民的药品消费结构与城镇地区居民差异较大。在河南和贵州两地的实地调研,均显示农村居民购药和就医的习惯,以小病自己吃药为主,大病去往市级以上医院就医为主。一方面,农民较易受到医疗保健价格的影响,改变自己的消费结构,选择不吃药自己抗病;另一方面,整体上根据马斯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苏  夏国祥  
目的:研究城镇化对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的影响及传导机制。方法:基于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城镇化与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及传导机制。结果:城镇化有利于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增加;收入效应、老龄化效应和示范效应均在城镇化作用于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的过程中表现为正向部分中介效应;在并行中介效应中,收入效应和老龄化效应的中介作用均显著,而示范效应不显著;城镇化通过影响收入效应,进而作用于老龄化效应,最终对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产生积极影响的传导路径是存在的。结论:城镇化在直接促进农村医疗保健消费增加的同时,还能通过收入效应、老龄化效应和示范效应间接对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应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释放城镇化红利,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消费需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振然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1993至2012年的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水平等数据为例,实证研究区域间医疗保健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面板数据模型结果显示:整体而言,收入、教育、经济发展、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等因素显著地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水平;分区域估计来看,收入、教育、经济发展、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水平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广川  马超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探讨农村内部医疗保健消费不平等及其与收入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4-2011年数据,本文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和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对医疗保健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医疗保健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118,表现为缺乏弹性。2004-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不平等保持在较高水平,基尼系数均超过0.8,其中收入的贡献介于10%-13%之间,且在所有因素中其重要性排在第四、五位。这一结论在不同的不平等指标下依然稳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文倩  王良健  
目的:研究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省际差异的动态演变特征。方法: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指数分析、核密度分析及ESDA-GIS等方法对2002—2016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省际差异客观存在并且长期处于非均衡的状态,省际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差异指数分析和核密度分析变化趋向大致上保持一致。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局域空间集聚范围由沿海地区向西南地区扩展。结论:政府在医疗体制改革过程应实施区域差异化战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引导农村居民定期开展健康检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洪洋  胡小平  王彦方  
本文采用2001—2011年连续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正向影响因素是老年人口比例(老年人口抚养比)、收入(特别是家庭经营纯收入)、医疗保健价格分类指数、新农合进度以及区域因素中的西北地区;比较重要的负向影响因素是环境卫生状况和区域影响因素中的中南地区、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针对以上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增加对农村老人医疗保健的补贴性支出,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环境卫生治理,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扩大基本药物目录、降低医药价格,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大对西北等生活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补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先波  田凤平  
本文建立城镇和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份额的非参数恩格尔曲线模型,利用我国1991-200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医疗保健消费的恩格尔曲线、总支出对医疗保健支出份额的边际影响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弹性进行了非参数估计,并分析和比较它们的城乡差异性。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差异性的重要原因在于城乡居民收入和总消费支出水平的巨大差距以及对农村医疗保健投入的不足。减小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差异性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总消费支出水平,并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供给的投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系列研究课题组  
文章认为,近几年来,农村卫生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卫生资源不足;农民医疗卫生需要较高,但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又较低。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是用科学的方法寻找适宜我国农村的医疗保健制度,并探讨其建立、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系列研究包括三个专题:一、合作医疗与自费医疗比较研究;二、影响合作医疗建设的因素研究,三、合作医疗管理研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鲁尔博夫  
医疗保健制度是指筹集和分配使用医疗保健基金的方式。我国现阶段医疗保健制度主要包括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这三种基本形式。在农村,一般实行的是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鄢洪涛  杨仕鹏  
目的: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方法: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基本医疗保险未对农村居民的医疗消费、储蓄以及食品消费产生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水平,降低了6.60%~11.90%。结论:增强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正影响,需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合理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圣春  乐虹  
我国的贫困人口很多,医疗保健消费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西部农村地区疾病损伤占致贫原因的27.3%。医疗消费(特别是大额医疗支出)给农村居民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对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来说更是如此,一方面需要支付大额医疗费,另一方面疾病使劳动能力降低或丧失,这就导致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经济困难是影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在医疗服务消费过程中存在不公平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镜源  
我国的农村集资医疗是群众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医疗保障制度。对于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防止因病致贫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次通过福建省农村居民的家庭卫生服务抽样调查,研究农村居民的医疗消费水平和集资医疗对医疗消费的影响,为确定农村集资医疗的有效性和集资基金筹集的估计提供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侃  瞿华  
文章分析了1990~2011年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服务消费状况,在用2002~2011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和收入的面板数据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业的投入、重视满足城乡中低收入阶层的医疗服务需求、加大对物价的调控力度、实施适当的倾斜政策、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保健业集群式发展、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文军  
苏联人口为2.6亿,其中农村人口将近1亿。农村的医疗保健工作是苏联卫生事业的重要方面,对此,当局十分重视。一、农村医疗保健水平现状50年代,苏联城乡医疗保健水平相差很大,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增设农村医疗机构等,力求使农村的医疗水平赶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毅  
为了研究医疗保健价格的形成机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计量经济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医疗器具及用品价格、保健器具及用品价格、农村与城镇的医疗需求对医疗保健价格并不存在十分明显的影响;过高的药品价格以及过高的挂号、手术、检查的费用才是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药价以及医疗服务费用的增长是调控医疗价格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