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44)
2023(19961)
2022(17259)
2021(15963)
2020(13602)
2019(31220)
2018(30915)
2017(58953)
2016(32568)
2015(36794)
2014(36782)
2013(36459)
2012(33695)
2011(30376)
2010(30228)
2009(28052)
2008(27576)
2007(24779)
2006(21683)
2005(18735)
作者
(98623)
(82774)
(82181)
(78106)
(52041)
(40083)
(37199)
(32643)
(31237)
(29499)
(27963)
(27811)
(26209)
(25946)
(25618)
(25594)
(25424)
(24381)
(23734)
(23583)
(20951)
(20289)
(20079)
(18926)
(18614)
(18564)
(18316)
(18299)
(16893)
(16694)
学科
(131900)
经济(131757)
(92480)
管理(88869)
(69681)
企业(69681)
方法(60236)
(53750)
数学(53007)
数学方法(52328)
农业(35373)
(33392)
中国(32415)
业经(31945)
(29972)
地方(29160)
(24924)
(24353)
贸易(24344)
(23621)
(20398)
财务(20315)
财务管理(20268)
技术(19858)
环境(19746)
理论(19694)
企业财务(19158)
(18871)
(18499)
银行(18408)
机构
学院(468393)
大学(466066)
(181809)
管理(180556)
经济(177821)
研究(157662)
理学(157414)
理学院(155587)
管理学(152504)
管理学院(151687)
中国(116662)
科学(104508)
(102659)
(98546)
业大(82206)
(82026)
农业(80255)
(80037)
研究所(75388)
中心(73813)
(69943)
财经(64678)
(61198)
北京(61087)
师范(60458)
(58994)
(56321)
(56147)
经济学(53736)
(52806)
基金
项目(326926)
科学(253887)
基金(235167)
研究(229463)
(208709)
国家(206944)
科学基金(175418)
社会(142661)
社会科(134797)
社会科学(134754)
(130635)
基金项目(125594)
自然(117784)
自然科(115002)
自然科学(114963)
自然科学基金(112906)
(109401)
教育(105106)
资助(96730)
编号(93376)
成果(74211)
重点(73637)
(70544)
(69915)
(67074)
课题(64205)
科研(63581)
创新(62741)
计划(62483)
大学(59542)
期刊
(198334)
经济(198334)
研究(126872)
(99139)
学报(87542)
中国(86947)
科学(75838)
农业(67352)
大学(64832)
学学(61795)
(60668)
管理(60559)
教育(45598)
(39242)
金融(39242)
技术(39057)
业经(37939)
(33180)
财经(30402)
经济研究(29643)
问题(27636)
(26560)
(25950)
业大(24607)
科技(23760)
图书(22675)
技术经济(22163)
资源(21748)
统计(21481)
理论(21305)
共检索到673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晟  宁德煌  
文章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logit)对影响云南农村居民购买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进行分析。从实证结果发现,教育水平、家庭收入、食品购买地点、主观意识中的风险意识和健康意识这五个变量对云南农村居民购买假冒伪劣食品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艳华  应瑞瑶  
本文从消费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三个层面就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展开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导致欠发达地区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落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维权意识弱、政府监管失灵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应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食品安全的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英  王亚楠  王子文  
本文在对198位苏北和142位苏南农村居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食品购买行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自我保护情况出发,分析了苏南、苏北农村地区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和购买行为的现状,进行了地区差异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在军  
农村日常消费品假冒伪劣的基本特征是农民知假买假,而不是信息不对称,这主要是由于农民可支配收入极为有限的结果。有鉴于此,农村消费品市场治理的基本对策应是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薄华  张萍  
为了切实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人身安全,提高农村食品市场安全水平,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生产经营,现就如何完善和强化农村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食品监管体系建设,有效抵制假冒伪劣食品进入农村市场,提出以下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杨在军  
农村假冒伪劣市场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即"次级产品市场化"的日常消费品与信息严重不对称生产资料市场并存。信息对称的农村日常消费品假冒伪劣盛行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在有限的可支配收入约束下追求低价偏好的结果。以农资为主体的中间产品假冒伪劣泛滥,则主要是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农民处于明显的信息劣势。本文针对农村假冒伪劣的二元结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思路,并特别强调农村假冒伪劣治理不能简单以成本收益论,国家对农村假冒伪劣治理政策上应有所倾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柳  邱力生  
农户的食品安全认知决定着其消费决策以及其对食品安全事件和食品安全监管的反应。笔者采用带罚函数的二元logistic模型对河南省三门峡、安阳市和南阳市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农户性别、年龄等个体特征显著地影响农户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担忧程度。因此,要将农户的个体特征作为重要变量纳入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对食品安全风险更为敏感的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家有儿童的女性农户应该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存儒  武照亮  曾贤刚  
为理清气候变化感知影响农户生计的基本路径和内在逻辑,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镇农户调查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气候变化感知对其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感知对农业生计策略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但对非农业策略呈现显著正向影响;2)气候变化感知同时通过适应性行为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计策略,进一步推动农业生计策略向非农化方向发展;3)气候变化感知对生计策略的影响路径表现出明显的农户个人因素差异和农业生产环境差异,风险喜好型和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农户群体更倾向于调整和转变生计策略,存在农业补贴和农业基础设施较完备时农户倾向于坚持农业生计策略。本研究能够为政府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气候变化政策、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玲  屠鹃  
自然灾害风险感知水平是影响风险防范意识和行为的直接原因,研究个体对于自然灾害风险感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农村居民地震风险感知与地震保险需求"微观调查数据作为样本,从多角度分析了云南省楚雄州农村居民对于地震风险的感知水平,同时研究了个人的灾害经历、风险暴露程度、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和其他特有因素对于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经历对于风险感知具有正负两种效应;风险暴露程度与风险感知水平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诸如年龄、性别、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都会对个体的风险感知产生明显的影响;特有因素中,政府对于地震的宣传和发放的地震应急包会降低个人的风险感知水平。最后,本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辉婕  鲁盼  汪兴东  
[目的]探究农村居民生态产品购买的受偿水平并对其补偿标准进行精确测度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补贴政策,以最大效用地推动农村居民的生态消费。[方法]基于江西省658个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采用样本选择模型分析农村居民生态产品购买的受偿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测算其补偿标准。[结果]农村居民生态产品购买受偿水平受资源禀赋、生态认知和政策感知等因素共同影响;测算出农村居民生态产品购买受偿水平的动态调整区间为32.79~36.36元,政府支持农村居民购买生态产品的最优受偿率应为20%。[结论]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高度重视农村居民资源禀赋对其受偿水平的影响,加强农村居民资源禀赋积累;二是提高农村居民对生态产品的认知,强化生态产品政策宣传;三是建立管控与激励相结合的生态补偿制度,科学确定生态补偿标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琳  蔡乐  杨媚  陶杰  赵科颖  
目的:分析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农村居民冠心病的直接、间接和无形经济负担。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该地1519名35岁以上的村民,通过现场问卷调查,获取冠心病的患病及经济负担资料。结果:该地农村居民冠心病的患病率为1.58%,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17%,女性为1.20%。男性冠心病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冠心病患者人均直接、间接和无形经济负担分别为9053.6元、1164.6元和4550.2元。该地村民冠心病总的经济负担为2383369元,人均疾病经济负担为4967.6元。53%的冠心病患者靠借款或变卖家产支付医疗费用。结论:冠心病给丽江市古城区农村居民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应该采取措施降低冠心病的经济负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晓彤  王天新  
口碑传播作为中国农村居民在生活中传播信息内容最丰富、最受信任的沟通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各种购买选择。本文从口碑传收双方特征、口碑信息类型与口碑传播对中国农村居民购买决策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入手,兼具考察产品类别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口碑传播者专业能力、意见领袖、感知风险、关系强度和口碑信息类型均显著影响口碑传播对中国农村居民购买决策的影响力,同时,产品类别的调节作用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其芳  
通过对湖南省112户农村居民的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超半数以上的农村居民不愿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还未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农村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养儿防老的态度、政府宣传商业养老保险的影响程度等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剑  
农村居民选择超市或集市购买的决定因素对"农改超"和"农超对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全国28个县(市)的1308位农村居民进行随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既选择农村集市又选择超市购买产品,但农村居民选择两者购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感知程度等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选择集市或超市购买的共同决定因素包括产品质量可靠性和购买便利性;不同的决定因素体现为,农村居民选择在集市购买主要取决于购买文化与习惯,而选择在超市购买则取决于超市销售服务水平,这种决定因素的差异导致农村超市与传统集市互补共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安敏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夯实"三农"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总量的角度分析了云南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深入剖析了云南农村居民在不同时期8类消费支出项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影响程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如何促进云南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