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1)
- 2023(17949)
- 2022(15523)
- 2021(14422)
- 2020(12225)
- 2019(28096)
- 2018(27959)
- 2017(54381)
- 2016(29145)
- 2015(32895)
- 2014(32818)
- 2013(32444)
- 2012(29537)
- 2011(26369)
- 2010(26546)
- 2009(24532)
- 2008(23905)
- 2007(21133)
- 2006(18665)
- 2005(16040)
- 学科
- 济(123758)
- 经济(123618)
- 业(88260)
- 管理(84946)
- 企(66462)
- 企业(66462)
- 方法(59605)
- 数学(52807)
- 数学方法(52033)
- 农(51936)
- 农业(34549)
- 财(33994)
- 业经(30665)
- 中国(29725)
- 学(23850)
- 地方(23255)
- 制(21474)
- 贸(20659)
- 贸易(20651)
- 务(20402)
- 财务(20316)
- 财务管理(20267)
- 理论(20023)
- 易(19992)
- 企业财务(19319)
- 技术(18637)
- 环境(17117)
- 和(17001)
- 银(16578)
- 银行(16538)
- 机构
- 学院(418492)
- 大学(416931)
- 管理(169805)
- 济(167957)
- 经济(164506)
- 理学(148492)
- 理学院(146947)
- 管理学(144075)
- 管理学院(143305)
- 研究(131633)
- 中国(98539)
- 京(86351)
- 科学(81279)
- 农(78594)
- 财(76335)
- 业大(65993)
- 所(64667)
- 财经(61917)
- 中心(61901)
- 农业(60397)
- 江(59831)
- 研究所(58847)
- 经(56546)
- 北京(53775)
- 范(53567)
- 师范(53100)
- 经济学(50256)
- 州(48837)
- 院(47184)
- 财经大学(46003)
- 基金
- 项目(289913)
- 科学(229003)
- 基金(211942)
- 研究(211817)
- 家(183772)
- 国家(182206)
- 科学基金(158244)
- 社会(134560)
- 社会科(127304)
- 社会科学(127267)
- 省(113174)
- 基金项目(112190)
- 自然(103213)
- 自然科(100891)
- 自然科学(100868)
- 自然科学基金(99070)
- 教育(97522)
- 划(94046)
- 资助(87985)
- 编号(87571)
- 成果(69467)
- 部(64107)
- 重点(63741)
- 发(60573)
- 创(59816)
- 课题(58509)
- 创新(55699)
- 科研(55477)
- 国家社会(55455)
- 教育部(55286)
- 期刊
- 济(180032)
- 经济(180032)
- 研究(115536)
- 农(77473)
- 中国(74364)
- 学报(66096)
- 科学(59942)
- 管理(57798)
- 财(57761)
- 农业(52853)
- 大学(51194)
- 学学(48370)
- 教育(42146)
- 技术(37179)
- 融(35319)
- 金融(35319)
- 业经(34697)
- 财经(29486)
- 经济研究(27866)
- 业(25166)
- 经(25041)
- 问题(24330)
- 图书(24096)
- 统计(21282)
- 版(21115)
- 技术经济(20535)
- 理论(19863)
- 策(19363)
- 科技(19183)
- 商业(18842)
共检索到596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平 陈启杰 杨烨军
本文运用VAR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信息消费是公共投资的Granger原因,信息消费和公共投资是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而反向因果关系均不存在;从长期看,公共投资是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之间互为Granger原因。居民收入和公共投资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产生持续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中短期,公共投资的作用显得相对较小,在长期,公共投资的作用将增大;信息消费和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李佶蔓 唐李伟
结合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不同区置间的不同影响: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小于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当有限;而当农村小额信贷增长率越过位置参数时其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变得非常显著。因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小额信贷增长率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显著增长。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农村居民收入 STAR模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任志强
本文根据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ECM)理论,对1978—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进行协整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实际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在长期中,收入增长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德勇 贾晓芳
本文以湖南省为例,选取1995-2013年湖南省农村居民纯收入和八类消费项目支出数据,在分析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运用E L E S模型实证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纯收入间的关系。结论如下:随着收入的增加,湖南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食品仍为消费重点,以生存型消费为主;边际消费倾向表明,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意识较强,食品、居住、医疗保健是其消费热点;收入弹性结果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逐渐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收入 ELES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凌 任维哲
本文就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对象选定陕西省,通过指标确定、数据收集、统计性分析、模型构建、模型分析这些环节,具体确定了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路径。通过对该路径的深入分析,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农村居民 收入水平 VAR模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周密 赵晓琳 黄利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公共产品主要供给制度。该制度以其筹补结合的供给方式,弥补了由于税费减免导致的财政资金短缺加之村民筹资不足带来的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缺失,有效促进了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上村级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能够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但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提供的村级供给产品需要农民、村集体承担一部分建设费用,且后期管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那么实施多年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否真正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以及这种影响是短暂的还是持久的?其内在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呢?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实施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并探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作用路径。然后运用中国县域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实证检验。文章在搜集2002年-2015年全国1869个县域经济数据基础上,从各省政府、省农委历年相关工作文件中查找1869个县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起始年份,最终形成26166组县域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实施能够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影响程度总体上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并探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 赵菊花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是制约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的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本文以LCH-PIH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模型,采用中国1993-2008年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的长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均大于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提升消费具有乘数效应;财产的消费效应微弱。基于不同来源收入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提升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水平,促使工资性收入成为一种常态、趋于稳定的收入,创造条件让农村居民享有更多的收益性财产和适当扩大政府的转移性支付是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雪 于冷
本文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农民收入—消费结构开展了实证性研究。对农民的消费行为提出了有别于以往一般研究的基本假设,从投资的角度对广义消费支出进行了新的分类;对近年我国农民收入—消费增量数据建立典型相关分析模型,验证了主要假设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顾晶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显著,其中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 消费 协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树曼 张岳恒
以收入—消费理论和协整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收入与消费关系的模型,并用以分析广东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研究表明,广东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存在不可逆的棘轮效应,广东农村居民的当期消费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较大,广东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理性回归的特点,广东农村居民的消费率,其下降趋势在短期内不易改变。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 消费 协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行健 王俊海
本文从我国经济转型已经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这一角度出发,提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可能也处在变化之中。然后本文利用1978—2004年有关数据建立变参数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虎 杨登峰
近期,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以刺激内需为目的的政策,而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是最为重要的消费主体,因此,研究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对扩大内需,发挥政策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全国30个省市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面板数据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了时间因素引致的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逐年提高,地域因素引致的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差异显著的结论。
关键词:
居民消费 面板数据模型 地区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巍 蒋远胜
运用2014—2021年四川省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选择系统,用GMM方法对涉农信贷和农业保险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加储蓄对收入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申请贷款会在当期促进收入增长,后期因面临还款压力而使收入降低,参加农业保险通过增强风险意识和享受防灾服务而支持收入增长,获得农险赔款在短期内与收入负相关,但长期内可促进收入水平提升。
关键词:
涉农信贷 农业保险 面板数据 GMM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静
文章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及产生的原因和对消费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对收入变化较敏感,且市场经济后比市场经济前敏感性加强;收入的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力;并且中国农村居民不会也不能根据一生的收入来安排即期消费。因此,建议通过减少农村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感受,来实现扩大农村消费,而政府要从两个方面来达成这一目标,包括制定农业风险控制体系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高艳 聂荣
正确厘清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与收入结构的关系,探知其对消费的影响,是实现我国扩大农村内需战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1993-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造联立方程模型,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收入结构与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收入结构之间存在着正向互动影响关系,收入结构存在区域差异,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也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检验结果体现出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收入结构与消费变动——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
财政专项扶贫的减贫效应分析——基于农村居民收入分组数据的实证检验
外出务工收入与农户储蓄行为:基于中国农村居民的实证检验
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基于收入结构的视角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江苏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研究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效应检验——基于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性变化研究——基于收入解构模型的分析
少子化、老龄化与农村居民消费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农村信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的长期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