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8)
2023(8326)
2022(6903)
2021(6437)
2020(5265)
2019(11762)
2018(11656)
2017(22402)
2016(12390)
2015(13702)
2014(13599)
2013(13513)
2012(12427)
2011(11373)
2010(11604)
2009(11319)
2008(11127)
2007(10234)
2006(9394)
2005(8621)
作者
(34604)
(29891)
(29205)
(27914)
(18343)
(14119)
(13113)
(11348)
(11298)
(10389)
(10206)
(9800)
(9383)
(9351)
(9337)
(8831)
(8624)
(8530)
(8496)
(8405)
(7538)
(7263)
(7208)
(6920)
(6752)
(6742)
(6640)
(6523)
(5997)
(5943)
学科
(51781)
经济(51680)
(48833)
(46911)
管理(36420)
农业(32588)
(26668)
企业(26668)
业经(20071)
(16737)
方法(16029)
(14187)
数学(13535)
数学方法(13408)
中国(12930)
农业经济(12362)
(12262)
(10543)
地方(10131)
(9531)
农村(9512)
(9479)
(9382)
银行(9366)
体制(9086)
发展(9019)
(9014)
(8933)
(8918)
贸易(8913)
机构
学院(178622)
大学(174054)
(77404)
经济(75883)
管理(69741)
理学(60020)
研究(59486)
理学院(59465)
管理学(58658)
管理学院(58343)
(50787)
中国(50720)
农业(38319)
(36982)
(35531)
科学(33945)
业大(32537)
(29576)
中心(29551)
(28974)
财经(28041)
研究所(26201)
(25419)
农业大学(23335)
经济学(22636)
(22113)
经济管理(21842)
(21603)
(21572)
北京(21487)
基金
项目(116659)
科学(93058)
研究(89166)
基金(85885)
(73829)
国家(73081)
科学基金(63222)
社会(59065)
社会科(55563)
社会科学(55550)
(46828)
基金项目(45911)
教育(39041)
自然(38557)
自然科(37632)
自然科学(37625)
(37607)
编号(37035)
自然科学基金(36965)
资助(33168)
成果(30002)
(29781)
(29199)
(26869)
(25827)
重点(25736)
课题(24816)
国家社会(24727)
(24544)
(23702)
期刊
(96336)
经济(96336)
(58008)
研究(52818)
中国(41927)
农业(38652)
(28628)
学报(27240)
科学(26544)
(25886)
金融(25886)
管理(22942)
大学(22537)
业经(22525)
学学(21768)
(17099)
农村(15223)
(15223)
教育(14957)
农业经济(14748)
财经(14019)
问题(13921)
技术(13833)
(11921)
(11695)
经济研究(11490)
世界(11083)
经济问题(10188)
社会(9675)
农村经济(9532)
共检索到279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健康  高沐晗  
选择性剥离与外部发展障碍是自组织小额信贷的两大制度缺陷,解决的办法是合理引入非市场机制及配套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并从利率、政府政策及法律制度诸多环节加以引导与扶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运书  
虽然我国《物权法》开启了担保制度的新篇章,但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主力军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信贷担保实践中仍然面临许多障碍,包括不动产担保资源枯竭、担保动产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和保证泛滥导致保证人代付能力削弱等方面。必须针对农村特色不断完善担保制度,才能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更好地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卜文辉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问题主要是由于有效信用制度的缺失。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农户与农信社之间的搏弈过程,指出违约本金、违约过程、违约惩罚、守信收益以及贷款追收成功率等是影响搏弈双方选择合适的均衡路径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俊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在进行划分的时候会依据组织形态和资金来源来进行,最终分为三种,分别是非政府组织机构、新型金融机构和正规金融机构。在非政府组织和新型金融机构当中具有很多的问题,其中内部管理体制和法律地位缺失的问题比较常见,而且法律制度体系并不明确,所以为了可以对主体地位和准入与退出机制进行确定就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从而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顺利进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伟平  
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是农户间、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基于共同利益目标而自愿结成的自组织形式,依托该类自组织控制农户贷款信用风险具有如下优势:一是成员间、成员与自组织间相对而言双方信息对称;二是自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长期合作、关联交易等行为形成了履约收益始终大于违约收益的激励机制;三是自组织强有力且能落实到位的违约处罚措施始终保持了对恶意违约行为的惩罚威胁。鉴于自组织的上述特点和实践中不良率低的良好效果,建议大力发展农村中介自组织,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农村中介自组织利用微型金融技术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伟平  
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是农户间、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基于共同利益目标而自愿结成的自组织形式,依托该类自组织控制农户贷款信用风险具有如下优势:一是成员间、成员与自组织间相对而言双方信息对称;二是自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长期合作、关联交易等行为形成了履约收益始终大于违约收益的激励机制;三是自组织强有力且能落实到位的违约处罚措施始终保持了对恶意违约行为的惩罚威胁。鉴于自组织的上述特点和实践中不良率低的良好效果,建议大力发展农村中介自组织,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农村中介自组织利用微型金融技术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万方  陶晓红  
根据中国小额信贷组织场域制度化与结构化过程,定义小额信贷的组织技术运作种类发展、各省(直辖市)的覆盖率进程、组织结构形式的变迁、被纳入正式金融体系的比例变化等四组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其中环境压力与组织发展的制度逻辑关联。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场域变迁中,技术环境的发展能够优化制度环境,意味着组织创新往往能刺激制度发展;环境压力与组织形式是脱耦的;小额信贷在正式制度的嵌入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其组织创新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温华  
对于金融领域来说,发行小额信贷是一次大胆的创新,这种信贷方式将非正规法律的灵活性以及正规法律的严谨性充分融合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发展壮大。在我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包括非政府组织、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创新金融管理局面以及完善"三农"服务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理应得到各类银行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战勇  谢华模  谢文君  
本文分析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运作制度框架,讨论了制度功能和制度缺陷,并提出了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天荣  
微型金融组织同时兼有社会扶贫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特性,但中国的农村微型金融组织却出现了功能异化,与传统金融组织之间有同质化的趋势,其关键在于中国农村微型金融组织的目标定位与制度设计的不协调。监管部门出台的各种规定和政策为农村微型金融组织形成正式结构提供了一个合法的依据,进而为其行为提供了规则或规范,然制度设计中缺少专门的评价标准以及强有力的监管约束,农村微型金融组织无法用社会价值标准来确定组织中各要素的价值,更不能阻止其追逐利益而偏离初衷的行为。实践当中的决定、通知、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实际上是对微型金融组织的临时、非制度化的规管,尚未上升到法律层面,难以减少组织的动荡和维持组织的稳定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萍  
农村小额信贷纠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解决成本比较高,效果却差强人意。针对此,有必要对当前的纠纷机制成本展开研究,明确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农村小额信贷纠纷解决的效率。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小额信贷纠纷解决的成本因素展开研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纠纷解决效率的有效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海嘉  张照涓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难以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加之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导致农村信贷资金严重外流,农民贷款难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问题之一,而发展农村小额贷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小额信贷的渊源及在我国的实践,并对小额信贷之“江津模式”做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构建一种新型的、符合我国国情、具有较强普适性的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模式;最后从法律角度探讨了如何完善小额信贷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盛华  
现阶段,农村金融创新的关键是形成多个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同时对农村金融组织的金融业务进行创新,创造或引进适应农民需求和农业生产特点的金融产品。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对传统信贷方式进行创新的成果,对我国农村金融创新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彩英  
我国民间金融活动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然而,我国法律并未正视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长期将其置于政府不予认可的"灰色地带"。这种法律制度的缺失,造成民间金融的运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甚至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对我国的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加以规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惠波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虽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其内在制度缺陷已经越来越明显。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在比较各种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