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1)
- 2023(15364)
- 2022(12979)
- 2021(12254)
- 2020(10512)
- 2019(24460)
- 2018(24253)
- 2017(47041)
- 2016(25402)
- 2015(28964)
- 2014(29056)
- 2013(28568)
- 2012(26257)
- 2011(23571)
- 2010(23699)
- 2009(22077)
- 2008(21745)
- 2007(19690)
- 2006(17141)
- 2005(14955)
- 学科
- 济(113793)
- 经济(113687)
- 业(77224)
- 管理(70231)
- 企(55226)
- 企业(55226)
- 方法(55203)
- 农(52085)
- 数学(49930)
- 数学方法(49162)
- 农业(34465)
- 财(28351)
- 业经(27606)
- 中国(26532)
- 地方(23412)
- 贸(23385)
- 贸易(23379)
- 易(22790)
- 制(20335)
- 学(19571)
- 务(17120)
- 财务(17058)
- 财务管理(17007)
- 企业财务(16115)
- 技术(16080)
- 理论(15769)
- 银(15475)
- 银行(15446)
- 融(15087)
- 金融(15084)
- 机构
- 学院(365144)
- 大学(361034)
- 济(151071)
- 经济(147956)
- 管理(145172)
- 理学(126663)
- 理学院(125337)
- 管理学(122833)
- 管理学院(122186)
- 研究(114956)
- 中国(89567)
- 农(74186)
- 京(74019)
- 科学(70973)
- 财(67443)
- 业大(58506)
- 所(57363)
- 农业(57030)
- 中心(56933)
- 江(55535)
- 财经(54142)
- 研究所(52034)
- 经(49359)
- 范(46727)
- 师范(46302)
- 经济学(46152)
- 北京(45529)
- 州(43738)
- 经济学院(42058)
- 经济管理(40628)
- 基金
- 项目(248678)
- 科学(196949)
- 基金(181719)
- 研究(181133)
- 家(157228)
- 国家(155863)
- 科学基金(135451)
- 社会(115742)
- 社会科(109623)
- 社会科学(109593)
- 省(99536)
- 基金项目(96192)
- 自然(88109)
- 自然科(86140)
- 自然科学(86120)
- 自然科学基金(84578)
- 教育(84191)
- 划(81668)
- 资助(75384)
- 编号(74488)
- 成果(59009)
- 部(55537)
- 重点(55320)
- 发(53110)
- 创(51394)
- 课题(50320)
- 科研(48172)
- 创新(47978)
- 国家社会(47773)
- 教育部(47749)
共检索到529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闫荣国
基于公用经费支出与学校规模之间非线性变化的理论框架,利用陕西省X县423所农村小学的调研数据,对学校规模、地理位置与校际公用经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校际公用经费支出与学校规模之间呈现三次曲线关系,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公用经费支出显著正相关的学校地理位置和教师数、寄宿生数的交互作用,对曲线形态无实质性影响,但使学校最优规模有所降低。实证结果在表明农村小学公用经费支出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的同时,为改进公用经费的拨付模式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闫荣国
基于2014年陕西省域1655个农村教学点调查数据,分析了师资配置、办学硬件设施水平与教学点校际规模之间的计量关系。结果表明:资源配置水平的高低可显著解释教学点规模大小的变化,资源配置的低水平导致农村教学点规模不断萎缩的判断有坚实的统计支撑依据。基于此,应改变现行教育资源配置的"偏大嫌小"倾向,通过提高经济待遇以激励年轻、高学历及小学科教师到教学点任教,加大支持力度以推动教学点更新校舍、添置教学设备、完善信息化设施及改善生活条件等举措以稳定教学点规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志军 李婷婷
本文根据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各1个省2003-2006年学校层面的教育经费数据,以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Theil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考察了小学校际教育经费支出差异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生均经费的校际差异总体上呈现了扩大趋势,其原因既可以归结为农村小学内部的差异占主导作用,又可以归结为县内差异的贡献在逐渐上升。其政策含义是,针对中西部地区以省和县为瞄准对象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同时,还需要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以促使县级政府在县内学校间的经费分配更加公平。
关键词:
教育经费 小学 Theil系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春 乔文 王芳
本文采用陕西省陕北和关中地区32个乡(镇)农民对农村公共品评价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归为五类,在此基础上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农民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对农村道路、教育、医疗卫生、农田水利设施、生活饮水、生活垃圾处理及政府和村委会对农村公共品的支持情况等的满意度有优先次序性,除家庭人均收入外,其他农民个体特征对农民满意度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农民满意度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赖昀 薛肖飞 杨如安
面对学前教育普及化趋势,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学校迎来巨大挑战,教师资源的配置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基于陕西省X市农村学前教师资源现状的调研,发现学前教育教师数量缺口巨大且结构失调,教师质量参差不齐,相关主体对教师资源配置认识不足,导致学前教育教师资源配置质量不高,影响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前教育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应拓宽学前教育教师资源的补充渠道,采用多途径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质量,增强相关主体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构建学前教育高效循环监督机制等。
关键词:
农村地区 教师资源配置 学前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倪彬 陈文博 毛建青
基于我国30所“双高计划”高水平高职学校2016-2020年的预算数据,研究其经费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比较后发现:我国“双高”院校存在支出规模较小且历年增速较慢,支出规模与办学规模不符;同一地区内支出规模的校际差异远大于区间差异和归属间差异;支出结构差异性小且稳定,特色化办学无法保障等问题。为促进我国高水平高职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高职学校支出规模;规范财政分权,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高职学校差异;建立差异化的拨款标准,细化预算科目,彰显“千校千面”的办学特色,进而有效配合“双高计划”实施进程和职业本科建设,服务高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焰 崔玉平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31个省域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事业经费支出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省际高教经费支出的收敛与空间依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全国高教经费支出省际差异变化显著,不存在稳定的σ-收敛;全国及西部地区高教经费支出增长率与期初支出水平呈反比例变动关系,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中部和东部区域不存在俱乐部收敛。为此,应提高欠发达省域高教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这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财力资源均衡配置的进程;同时,也应注重相邻省域高教经费支出增长速度、高教规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对省际高教经费支出收敛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经费 差异 收敛 空间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红霞 王征兵
运用《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0)中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数据,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的假定,建立消费函数模型对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消费水平也在逐年增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96%用于生活消费。因此提出了通过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继续加强实施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等措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进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陕西省 农村居民 收入 消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冉云芳 石伟平
利用2000-2011年全国各省的面板数据,对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基础上,对形成差异性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省际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的非均衡性呈缩小态势;省级财政收入与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支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校学生数与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支出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二、三产业结构比重与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并无关联;地区性基础和资源禀赋对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支出并无明显的一致性关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桦 郭亚军 刘广全
本文依据陕西省吴起县农户面板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退耕规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表明:无论是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之初还是在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之时,退耕农户的收入都在提高;退耕还林工程补贴政策对中低收入层次农户收入具有长期的提升作用,对高收入层次农户收入的影响具有阶段性;耕地面积、农业劳动时间对中低收入层次农户收入的正向影响效应在减弱,甚至对高收入层次农户的收入有负向影响;农林牧业投入、外出务工劳动力比例、非农劳动时间对所有农户的收入在退耕还林工程两个时期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应对中低收入层次农户继续进行退耕还林补贴,继而增强低收入农户农地经营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
目前我国不仅存在着教育经费支出总量不足、相对量偏低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教育资金 条件下,普遍存在着教育经费支出的低效益现象。其原因主要有学校规模偏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学校地 区布局不合理、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当以及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教育改革力 度,实施充分有效的政策,提高教育经费的支出效益。
关键词:
教育经费 支出 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宁 李雪峥 崔健
以陕西省岐山县G村社会调研数据为基础,对西部农村居民的政治关注度、参与度、满意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认为西部农村居民的政治参与水平不高。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政治参与水平的人口学变量以及政治效能感因素,研究发现:人口学的关键变量、内在与外在的政治效能感均对政治参与有显著影响,为此提出通过有效的社会治理举措,以改善人口学变量中关键因素,提升农民的政治效能感,从而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政治参与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斌 宁泽逵
当代以徐勇等为代表提出的村干部双重角色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该双重角色理论缺少量化分析支撑。作为双重代理人的村干部,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偏不倚的"中间人",还是有所偏重?皆需要量化、验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村干部角色代理权重的概念,并试图在这一分析框架下量化村干部角色代理倾向。并认为,村干部具有天生的向村民代理人角色倾斜的潜质,同时指出,当代村干部角色代理方向应是在村民自治的精神下更多的为民服务。
关键词:
村干部 代理权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根能 鄢妮 徐丽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外商直接投资对陕西省出口贸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陕西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和陕西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它们之间的短期偏离会向长期均衡调整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几点启示和政策建议,希望对陕西省外资引导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玉春 唐娟莉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公共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内在关系,认为农村教育、电力、道路、水利和通讯设施对农业生产、非农生产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具有显著影响,农村公共服务也发挥了显著作用。陕西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合理选择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全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西部农村家庭父母教育卷入现状及成效——基于陕西省宁强县4643份数据的实证研究
农地规模经营对地理标志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陕西省和山东省6个县的调查
比较视角下退耕还林补偿的农村经济福利效应——基于陕西省79个退耕还林县的实证研究
代际视角下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基于陕西省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幸福院是中国农村养老模式好的选择吗?——基于陕西省榆林市R区实地调查的分析
代际视角下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基于陕西省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与优先序的实证分析——基于陕西省农户层面的实地调研
子女随迁对农村家庭基础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基于2019年千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户消费行为两阶段LES-AIDS模型分析——基于陕西省农村住户的微观实证
中国农村出生登记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陕西省CH县三个村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