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2)
- 2023(16596)
- 2022(14147)
- 2021(13331)
- 2020(10850)
- 2019(24862)
- 2018(24939)
- 2017(47141)
- 2016(25525)
- 2015(28572)
- 2014(28728)
- 2013(28443)
- 2012(26241)
- 2011(23873)
- 2010(24396)
- 2009(22727)
- 2008(21424)
- 2007(18999)
- 2006(17309)
- 2005(15707)
- 学科
- 济(107160)
- 经济(107041)
- 业(75767)
- 管理(66578)
- 企(53044)
- 企业(53044)
- 农(51652)
- 方法(38941)
- 中国(36258)
- 农业(34478)
- 数学(33432)
- 数学方法(33088)
- 地方(29124)
- 业经(28987)
- 融(28453)
- 金融(28452)
- 银(27635)
- 银行(27595)
- 行(26721)
- 财(25557)
- 制(25471)
- 学(20826)
- 贸(18037)
- 贸易(18018)
- 发(17750)
- 易(17453)
- 体(17378)
- 理论(16847)
- 技术(16601)
- 环境(15739)
- 机构
- 学院(357894)
- 大学(355452)
- 济(146327)
- 经济(142994)
- 管理(140149)
- 研究(126628)
- 理学(119860)
- 理学院(118531)
- 管理学(116705)
- 管理学院(116045)
- 中国(101139)
- 京(76979)
- 科学(76219)
- 农(72876)
- 财(67258)
- 所(63897)
- 中心(59146)
- 研究所(57634)
- 业大(56710)
- 农业(55467)
- 江(54580)
- 财经(51976)
- 范(49287)
- 北京(49271)
- 师范(48868)
- 经(47287)
- 院(44970)
- 州(44708)
- 经济学(42275)
- 省(39394)
- 基金
- 项目(237487)
- 科学(186176)
- 研究(179534)
- 基金(169568)
- 家(146734)
- 国家(145343)
- 科学基金(124322)
- 社会(112310)
- 社会科(106060)
- 社会科学(106032)
- 省(94155)
- 基金项目(90349)
- 教育(80748)
- 划(78075)
- 自然(78049)
- 自然科(76152)
- 自然科学(76138)
- 编号(75884)
- 自然科学基金(74760)
- 资助(68528)
- 成果(62106)
- 发(55061)
- 重点(52865)
- 课题(52108)
- 部(52083)
- 创(49284)
- 创新(45867)
- 国家社会(45650)
- 发展(44621)
- 项目编号(44470)
- 期刊
- 济(173357)
- 经济(173357)
- 研究(112092)
- 中国(80414)
- 农(74387)
- 学报(55129)
- 科学(52176)
- 农业(50132)
- 管理(49549)
- 财(48627)
- 融(48047)
- 金融(48047)
- 教育(44852)
- 大学(42974)
- 学学(40320)
- 业经(32751)
- 技术(31092)
- 经济研究(25035)
- 财经(24771)
- 业(23554)
- 问题(23038)
- 经(21081)
- 图书(18494)
- 理论(18098)
- 版(18016)
- 科技(17295)
- 技术经济(17115)
- 世界(16895)
- 现代(16803)
- 实践(16555)
共检索到557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防
我国小型金融机构理论与实践,与国际上的微型金融组织及相关理论密切相关。目前,试点中的小型金融机构主要是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组织等。这些小型金融机构的试点与发展,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低成本、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但是,实践中也存在法律地位不明确、准入门槛过高、资金来源不畅、市场定位上偏离经济弱势群体等问题,影响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因此应当明确法律地位,培养农村金融本土人才,培育农村金融本土资本,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一心一意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
小型金融机构 比较优势 “三农”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杰
本文回顾了国际小型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经验,从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市场、融资渠道、金融产品与服务等方面分析和总结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不足,提出促进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 创新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义奇
在政策支持,市场也有较强需求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风险控制问题。有关部门应以硬化风险约束和建立良好治理机制为前提,来设计、推广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在机构本土化、地方政府干预、监管体制、市场退出以及建立简单透明的机构运作体制等方面,尝试突破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风险控制难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方秀丽
浙江省作为较早进行农村中小金融改革的省份,在改革中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正在探寻解决的办法,对其他地区的农村中小金融改革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梳理出浙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业务创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产权制度和员工整体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浙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海峰
就亚洲和整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BAAC)是公认的少数几家较为成功的农业发展银行之一。以世界银行衡量农村金融的两大标准——服务覆盖面和经营可持续性来看,BAAC确实最大范围地覆盖了作为目标客户的数以百万计的农户,并较好地保持了财务的可行性和经营的可持续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喜梅
"三农"问题的解决,资金瓶颈是关键。但原有政府主导型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效率低下,因此,需要在原有农村金融体系旁边,发展一种具有活力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这种双轨制改革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改革模式,它的发展基础应该是农村二、三产业,新的小型金融机构要与农村经济主体密切合作,协调发展,同时,国家也要提供制度上的支持。
关键词:
双轨制 农村小型金融 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沅鑫
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新生事物,其发展过程中不免出现一些问题,文章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明确市场定位,深化金融创新,通过保险降低经营风险,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农村 金融机构 发展 扶贫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玉英 任爱华
在当前政府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从分析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状入手,在分析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建英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特点、风险成因分析、风险管理探究、风险管理对策建议等四个方面的探析,试图找出加快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健康快速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河南 农村 小型金融机构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慕冰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改革中稳步健康发展"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也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持续强化、改革工作持续深化和服务工作持续优化的五年。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县域及乡村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涉农信贷投放最多、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和均等化建设贡献度最大的一类机构群体,成为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红
农村金融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大量的信贷服务,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激励理论指导下的农村金融机构迸发出新的活力,增强了其在农民心中的影响力,但是在实际运营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政府过渡扶持等等。长此下去会阻碍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因此,本文结合激励理论视域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意见,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激励理论 农村金融机构 发展对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晓光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和进一步推广,其已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三农"的新生力量,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产权清晰、结构简单,能够提供多样化、灵活性的金融服务的突出优势,总体来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因素,如信息不对称、注册资本少、门槛低、政策性风险高等,从而导致了其脆弱性。因此,今后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构建全面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皓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主要是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组织尚未形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利益博弈模型分析,指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源自农民的内在需求,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加强风险控制能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监管和政策扶持机制、优化金融环境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朝云 廖航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被认为是解决"三农"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的新希望;传统上,农村金融被认为存在高风险、低收益等经营特征,不适合正规金融机构开展业务。那么新成立的众多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是如何应对这些风险的呢?本文在分析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的基础上,以小型金融机构中的村镇银行(商业金融性质)和农民资金互助社(合作金融性质)为重点研究对象,介绍并分析它们相应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 风险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斌
为统筹城乡经济,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央连续两年下发一号文件,就加强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多方面做出了具体部署。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合作金融制度的设计、运行情况既影响到自身中长期发展的效果,也将直接关系到一号文件施行的有效性,关系到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