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3)
- 2023(11425)
- 2022(9491)
- 2021(8572)
- 2020(6647)
- 2019(15018)
- 2018(14804)
- 2017(28006)
- 2016(14921)
- 2015(16558)
- 2014(16633)
- 2013(16926)
- 2012(16290)
- 2011(15259)
- 2010(15568)
- 2009(14574)
- 2008(14070)
- 2007(12931)
- 2006(12173)
- 2005(11329)
- 学科
- 济(92614)
- 经济(92536)
- 农(50074)
- 业(45076)
- 农业(33727)
- 管理(32920)
- 地方(28938)
- 中国(26547)
- 方法(23192)
- 业经(22428)
- 企(21483)
- 企业(21483)
- 数学(20445)
- 数学方法(20330)
- 发(16339)
- 地方经济(16284)
- 学(15274)
- 制(14463)
- 财(13904)
- 发展(12832)
- 农业经济(12810)
- 展(12809)
- 融(12744)
- 金融(12742)
- 贸(12379)
- 银(12373)
- 贸易(12367)
- 银行(12356)
- 行(12139)
- 环境(12015)
- 机构
- 学院(227540)
- 大学(221265)
- 济(109684)
- 经济(107701)
- 研究(88566)
- 管理(82056)
- 理学(69410)
- 中国(68806)
- 理学院(68583)
- 管理学(67638)
- 管理学院(67218)
- 农(55966)
- 科学(50763)
- 京(47214)
- 所(45570)
- 财(44799)
- 农业(42116)
- 研究所(40743)
- 中心(39941)
- 业大(37021)
- 江(36307)
- 财经(34497)
- 经济学(34016)
- 范(31711)
- 师范(31470)
- 经(31220)
- 院(30412)
- 北京(30257)
- 经济学院(30242)
- 省(29028)
- 基金
- 项目(142816)
- 科学(112644)
- 研究(109052)
- 基金(102138)
- 家(88521)
- 国家(87653)
- 科学基金(73923)
- 社会(72975)
- 社会科(68749)
- 社会科学(68735)
- 省(56997)
- 基金项目(53852)
- 教育(46480)
- 划(46259)
- 编号(44951)
- 自然(42676)
- 自然科(41593)
- 自然科学(41584)
- 自然科学基金(40802)
- 资助(40056)
- 发(38982)
- 成果(36587)
- 发展(32465)
- 重点(32032)
- 农(31963)
- 展(31957)
- 部(31650)
- 课题(31034)
- 国家社会(30842)
- 创(28971)
- 期刊
- 济(143003)
- 经济(143003)
- 研究(74255)
- 农(61882)
- 中国(55645)
- 农业(41908)
- 学报(33727)
- 科学(33662)
- 财(31211)
- 管理(28491)
- 业经(27453)
- 大学(27056)
- 融(26924)
- 金融(26924)
- 学学(25978)
- 经济研究(21341)
- 教育(21314)
- 技术(19652)
- 问题(19405)
- 业(19325)
- 财经(17718)
- 世界(15757)
- 经(15496)
- 农业经济(15420)
- 农村(15270)
- 村(15270)
- 经济问题(13834)
- 技术经济(13156)
- 资源(12681)
- 版(12460)
共检索到373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福
自改革开放以来 ,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 ,仍面临较多难点 ,诸如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 ,乡村富余劳动力众多且素质低下 ,转移服务体系不健全 ,二元体制转型缓慢 ,各省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区转移竞争激烈等。针对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促进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殿发 欧阳自远 王世杰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口 -资源 -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 ,贫困与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严重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持续发展和反贫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更新观念 ,以生态环境重建为切入点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调整产业结构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把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勋来 李国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产业间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是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转移。这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同时揭示了我国劳动力转移效应的时间阶段性与区域差异性。
关键词:
农村 富余劳动力 资源配置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世辰 任媛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在回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从转移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指明与WTO直接相联系的转移,并进一步完善了WTO背景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思路: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领域,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活动空间,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来安排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坚持灵活多样的转移方式,并辅之以相应的土地政策,要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好服务工作。
关键词:
WTO机制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青
本文从分析“三农”问题入手 ,切入“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重大课题 ,遵循科学发展观之要求 ,提出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思路与相应对策 ,强调了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高度来把握与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 现代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杰 费明胜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本文论述了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制约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原因,以及未来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趋势,最后,提出了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农村富裕劳动力 劳动密集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吕世平,丁虹
本文以东西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较为切入点,通过对两者的异同分析,认为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转移之路;并进一步论证了其历史必然性,指出了需要注意的几种不良倾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列伟 崔和瑞 李晓丽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地实现合理、健康、持续地转移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基于此,系统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提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伊冬曼
随着我国建设小康进程的深入,"三农"问题日益显得突出。直接体现在农民收入上,城乡差距的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抑制了整个市场的消费。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227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为436万人,每年还新增20多万人。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已经转移的有136万人,其中跨区域流动的很少,出省及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永生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正趋于平缓,未来实现转移的难度在逐渐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有新的定位。通过对2010~2030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的估算,本文认为继续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并逐步把进城的农民工转化为当地的市民;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双向"流动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根本出路和理性选择。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市民化 返乡创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章新华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而农村全面小康的重点之一就是怎样有效地转移富余劳动力,对此,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明梅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实现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央党校第23期一年制中青班第4课题组 张松涛
【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重庆新阶段发展的"314"总体部署,明确提出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2007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凤山 阎国庆 任国岩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的高低与农民数量的多少密切相关 ,因此 ,要想富裕农民 ,就必须减少农民。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诸多制约因素明显的情况下 ,必须寻找有效途径和采取相关措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途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世豪 万春红
文章基于中心—外围模型中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分析了调查问卷中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并深入分析了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农村劳动力空间流动的理论机制,提出了促进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合理转移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